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3502章 南下闯荡

第3502章 南下闯荡(1 / 2)

嘉靖十九年(1540)春,钱塘江口烟雨迷蒙。二十五岁的汪直站在一艘即将启航的福船甲板上,望着细雨中的杭州城渐行渐远。他的行囊中除了一套换洗的衣裳,还有两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书——本《四海图说》,一本《渡海方程》。这是临行前汪老先生特意托人送来的,扉页上墨迹未干:涉波涛如履平地,处异域勿忘根本。

汪兄弟,海上风大,还是进舱里说话吧。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汪直回头,见是许栋披着蓑衣站在雨中。这位年近四旬的海商首领面色凝重,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

许大哥,汪直躬身行礼,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了。

许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男儿志在四方。东南沿海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朝廷查得紧,我们只能往南边找出路。

船队沿着海岸线南下,经过台州、温州,进入福建海域。汪直第一次见识到了真正的海上生活。白天,他跟着老水手学习观测星象、辨识风向;夜晚,他在摇晃的船舱里就着油灯研读海图。船过泉州时,他看见港外游弋的官军战船,桅杆上飘扬着大明水师的旗帜。

那是福建巡抚派来巡查的。许栋指着远处的战船说,如今朝廷对私自下海的商船,一律以论处。上月就有三艘商船在漳州被扣,船主都被就地正法了。

汪直心中一凛: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冒险?

许栋冷笑一声:朝廷要禁海,可沿海数十万百姓要靠海吃饭。更别说日本、暹罗、佛郎机人都等着要我们的丝绸、瓷器。这生意,禁不绝的。

经过月余航行,船队终于抵达珠江口的浪白澳。这里是大明海疆最南端的贸易据点,虽然朝廷明令禁止与外番贸易,但实际上已经成为各国商船云集的繁华港口。

汪直第一次登上葡萄牙人的远洋商船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这艘来自果阿的圣卡特琳娜号拥有双层甲板,船首装备着数门佛郎机炮。船舱里堆满了产自美洲的白银、印度的香料和南洋的珍珠。

这些都是用我们的生丝和瓷器换来的。许栋抓起一把墨西哥鹰洋,你看,这些洋钱成色多好。在宁波,一两银子换一千文钱;在这里,一两银子能换一千二百文。光是倒腾银钱,就能赚个差价。

汪直天资聪颖,很快就在这个国际化的港口如鱼得水。他白天跟着葡萄牙商人学习语言,晚上与日本商人探讨行情。不出半年,他已经能够用简单的葡萄牙语与佛郎机人讨价还价,还能用日语与来自平户的倭商谈论京都最新的和歌集。

汪兄弟,你来看看这批生丝。一日,商团中的老商人徐惟学招呼他,按你的眼光,运到倭国能卖到什么价钱?

汪直仔细检查着雪白的生丝,又拈起一丝在指尖揉搓:这是湖州的上等货,若直接运到平户,应该能获利五倍。但要注意,如今倭国正值战国之世,各地大名互相征战。我们要找有实力的大名交易,比如九州岛的岛津家、大友家,他们手握银山,出手阔绰。

徐惟学赞叹道:后生可畏啊!连倭国大名的底细都摸得这么清楚。

汪直谦逊地笑了笑:这都是跟佛郎机人学的。他们在倭国传教,对各路大名的情形了如指掌。

在浪白澳的这几年,汪直逐渐展现出过人的商业头脑和领导才能。他不仅精通多国语言,对海外贸易的路线和规则也了然于胸。从马六甲到长崎,从暹罗到琉球,每条航线的风险与利润,他都计算得清清楚楚。

嘉靖二十三年(1544)春,汪直已经成长为商团中的核心人物。这年他奉命率领三艘商船前往日本平户贸易。船队满载生丝、瓷器和中药材,绕过台湾海峡,直航九州。

航行途中,他们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雨。狂风卷起数丈高的巨浪,船帆被撕成碎片,船舱大量进水。经验丰富的老船长都面如土色,建议返航。

不能返航!汪直站在剧烈摇晃的甲板上,浑身湿透,我们已经走了一半路程,返航的风险更大。传令下去,把所有货物都加固一遍,船员分成三班,轮流排水!

他亲自掌舵,在风暴中坚持了整整两天两夜。当平户岛的海岸线终于出现在天际时,全船的人都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