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700章 竹林七贤之首:一代名士阮籍的醉与醒

第700章 竹林七贤之首:一代名士阮籍的醉与醒(1 / 2)

以《晋书》、《三国志》、《世说新语》等史书记载为依据,整理的晋代名士阮籍的生平年表。

阮籍生平年表(公元210年–263年)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因其任诞放达的行事风格与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被后世视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

一、 家世与早年(210-239年)

公元210年(东汉建安十五年)生于陈留尉氏。其父阮瑀,是着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才华横溢,深受曹操赏识与重用,任丞相仓曹掾属。因此,阮籍出身于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政治地位的士族家庭。

史料依据:《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约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阮瑀去世,阮籍时年约三岁。他由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虽然幼年丧父,但家族的声望和父亲的文学遗产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料依据:阮瑀卒年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文士传》等考证。

少年时期(约220-230年) 天赋显现,史载阮籍自幼聪慧,志向远大。八岁能写文章,酷爱《诗经》、《书经》,并习剑术。他性格恬静,喜怒不形于色,但内心孤高。

闭门读书:他曾一度闭门苦读,数月不出家门。又喜好游山玩水,经日忘归。

史料依据:《晋书·阮籍传》:“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二、 初次涉世与隐居(240-248年)

约公元240年(魏正始元年 初仕即辞,太尉蒋济听闻阮籍的才名,征召他为自己府中的掾属。阮籍起初不愿,在乡邻劝说下勉强赴任,但不久后便称病辞官归乡。

史料依据:《晋书·阮籍传》:“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

公元242年(正始三年)二次短暂出仕,曾任尚书郎,但任期很短,再次以病去职。

正始年间(240-249年)竹林之游,这一时期,阮籍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人,常在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的竹林中聚会,清谈、饮酒、弹琴、吟啸,不问世事,世称“竹林七贤”。这是阮籍一生中相对逍遥的时期。

史料依据:“竹林七贤”的记载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及《晋书》。

三、 高平陵之变后的矛盾与挣扎(249-254年)

公元249年(魏嘉平元年) 政治剧变: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政治环境变得极其残酷和恐怖,“天下名士减半”。这一事件深刻影响了阮籍的处世态度,迫使他更加谨慎。

公元250年(嘉平二年)被迫出仕,司马懿任命阮籍为从事中郎。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继续把持朝政,阮籍仍任此职。这标志着他正式进入了司马氏的幕府,开始了“仕于乱朝”的矛盾生涯。

史料依据:《晋书·阮籍传》:“及宣帝(司马懿)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帝崩,复为景帝(司马师)大司马从事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