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太过诱人的承诺。冉闵心动了。
五月十四,冉闵以阅兵为名,调集麾下精锐突入皇宫。守卫宫门的禁军见是冉闵,竟不敢阻拦——他的威名太盛了。
刘太后闻变,急令张豺率兵抵挡。但为时已晚,冉闵的亲兵已经控制了大殿。
“逆贼!”张豺挺戟来战。冉闵冷笑一声,长槊如电,不过三合就将张豺刺死于阶下。
石世被废,石遵登基。然而他即位不到十日就食言,立侄子石衍为太子。
“陛下曾许我以储位,今何出尔反尔?”冉闵当面质问。
石遵避而不答,反而下诏升冉闵为大司马,明示疏远。更危险的是,他开始暗中调动兵马,准备除掉这个功高震主的悍将。
九月,秋雨连绵。冉闵府邸密室中,烛火通明。
“大将军,不能再等了。”部将王泰急切道,“昨夜宫中传出消息,陛下已密令李农调集禁军,三日内就要动手。”
冉闵负手而立,望着窗外的雨幕。他想起了祖父石虎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自己这些年来为后赵立下的汗马功劳。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古来如此。
“石鉴那边联络得如何?”他忽然问。
“义阳公愿意合作。”另一谋士回答,“但他要求事成后封他为帝。”
冉闵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些石家子孙,大难临头还在争权夺利。
就在这时,府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亲兵来报:“义阳公密使到!”
来者浑身湿透,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大将军,陛下已定于明日早朝动手。”
冉闵展开密信,上面只有潦草数字:“事急,今夜当决。”
他不再犹豫,猛地转身:“传令,点兵!”
当夜子时,邺城雷雨交加。冉闵亲率三千死士直扑皇宫。雨水冲刷着街道,也掩盖了军队行进的声音。
宫门守卫见是冉闵,不敢阻拦。但当他们接近石遵的寝宫时,遭遇了顽强抵抗。
“冉闵造反!”禁军统领张才率兵死战,“保护陛下!”
混战中,冉闵左臂中箭,但他浑然不觉,依然冲锋在前。鲜血混着雨水染红战袍,更添几分狰狞。
“挡我者死!”他怒吼着,长槊翻飞,如入无人之境。
石遵闻变,仓皇逃往凌霄观。郑太后哭喊着拉住他的衣袖:“早听我言诛此獠,何至今日!”
冉闵追至观前,命士兵纵火。火光冲天中,石遵被迫出降。
“陛下可记得当日承诺?”冉闵冷眼看着这个曾经的盟友。
石遵面如死灰:“朕...朕封你为太子...”
冉闵大笑,笑声在雨夜中格外刺耳:“迟了!”手起刀落,石遵人头落地。
次日,冉闵拥立石鉴为帝,自任大将军,封武德王。但他知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石鉴表面上对他言听计从,暗地里却多次密谋除掉他。
最危险的一次是十二月,石鉴暗中指令乐平王石苞夜袭冉府。幸亏冉闵早有防备,将来犯之敌尽数歼灭。
“大王,石家不可信。”谋士进言,“当早作打算。”
冉闵站在城楼上,望着脚下的邺城。这座他守卫了半生的城池,如今成了他的牢笼,也是他的舞台。
“传令全军,严加戒备。”他沉声道,“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寒风中,他握紧了剑柄。乱世之中,唯有强者才能生存。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夜幕下的邺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冉闵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场风暴最终将席卷整个北方,改变历史的走向。而此刻,他只想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