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聋老太太出马(2 / 2)

还有就是,她真是为了傻柱的幸福,让傻柱能有个后才撮合他和娄晓娥的吗?

在剧中,娄晓娥和一大妈被认为是不下蛋的老母鸡。

在大家传统的观念里,生不出孩子就是女人的问题。

聋老太太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封建社会,对这种认识更是根深蒂固。

所以说,她撮合傻柱和娄晓娥是为了让傻柱能有个后,不至于绝户,这个说法就有点无稽之谈。

聋老太太为什么会费尽心思的撮合他们两人在一起,最关键的原因是,娄晓娥是娄半城的女儿,有钱,而傻柱是八级大厨,有手艺。

而他们两人又都傻傻的,好拿捏,撮合了他们俩,肯定会对她感恩戴德。

事实也是如此。

多年后,娄晓娥带着儿子何晓回到了四九城,傻柱问过她一句话:“小娥,你还记得聋老太太吗?”

当时,娄小娥非常动情的说道:“我怎么会忘记她老人家呢,这辈子没能给她养老送终,是我最大的遗憾。”

你看,这两人傻到一块去了。

被聋老太太算计了一辈子,还对她感恩戴德。

要不一个叫傻柱,一个叫傻娥子呢。

书归正传,总之,一个经历过清朝灭亡,军阀混战,抗战救亡,新中国成立等历史时期的小脚老太太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好心和善心呢?

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余生能过得更好一点罢了。

她虽然是五保户,有政府供养,五块钱一个月的水准也就是粗茶淡饭,易中海供养的也不过是以窝窝头,咸菜,白菜为主,想要吃点好的,还得靠傻柱和傻娥子。

却说一大妈二大妈和三大妈见聋老太太答应下来,一个个都高兴得喜出望外。

在他们的印象里,聋老太太是最早住进四全院的住户,没人知道她是什么时候住进来的,反正后面来的住户一住进来时就有她了。

而且她在四合院的年龄也最大,又是五保户,是四合院名副其实的祖宗,逢年过节的时候街道办的王主任都会亲自来慰问。

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让四合院的住户敬畏三分了。

要说从战乱中走过来的普通老百姓,最怕的是和什么人打交道,那一定是官家的人。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不是说说的。

这也使得几千年以来,民畏官的思想,根植到了骨子里。

四合院中老一辈的人,有些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看也看得多了。

聋老太太能和街道办王主任搭上关系,那就说明她不是一般的人。

这也使得聋老太太虽然是一个孤寡老太太,但说话的份量很重,比三个大爷说话还管用。

不止于此,据说聋老太太的关系很硬,和街道办,轧钢厂,甚至更高一级的领导都能搭上话。

现在看来,果然是不假的。

“二大妈,三大妈,你们去旁边的院子借辆板车来,我们拉着老太太去轧钢厂。”

一大妈的声音抑制不住的兴奋起来。

看来多年来的服侍没有白废,老易还是很有眼光的。

“诶。”

二大妈,三大妈扭着身子就跑了出去。

那高兴劲,就像得到了认可的俩小丫头片子,走路都带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