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临近下班的时候,秦淮茹便会上演她的保留节目,洗衣服。
整个95号三进四合院,也只有中院有一个水池,院内二十来户住户,一百多口人的生活用水,洗漱等都在这里完成。
夸张的是,这个水池有一半的时间是被秦淮茹占用的。
秦淮茹也是个狠人,每天洗衣服,哪怕是冬天也不放过,反反复复的洗,看着就勤劳,让人心生好感,又略生怜惜。
特别是大冬天的,那得多冷啊,冰冷刺骨的水笼头下,手都冻得通红,她仍然在拼命的搓洗。
看着这一幕的老少爷们和大姑娘小媳妇,都不由的感叹万分。
贾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贾东旭娶了一个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的好媳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秦淮茹勤劳善良,孝顺贤惠的人设就这样立起来了。
及至在南锣古巷,一提起贾家媳妇,就没有不夸她的。
对于秦淮茹而言,每天坚持不懈的洗衣服,除了立人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拦截傻柱的饭盒。
贾家五口人(1960年槐花尚未出生),只有贾东旭一个人有40斤的供应粮,很明显五口人靠着40斤的供应粮,怎么也活不下去。
虽然贾东旭现在是二级钳工,工资能拿到38.5元,但这远远解决不了五口人吃饭的问题,因为没有多余的粮票。
当然,可以在黑市上买粮食或粮票,但是自从去年开始,粮食价格疯涨,一斤粗粮要卖到四五块钱,白面更贵,可以卖到十来块钱一斤,就这样,还是有市无价。
基本上从今年开始,黑市上就很少看到有粮食出现。
如果没有傻柱的饭盒接济,贾家早就饿死人了。
虽然傻柱带回来的饭盒是剩菜,而且以大白菜,土豆居多,但是轧钢厂食堂的饭菜油水总是比一般人家里的油水要足些。
有时候还有惊喜,轧钢厂每次有招待的时候,傻柱带回来的饭盒就更丰盛了。
红烧肉、糖醋黄河鲤鱼、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这些虽然是剩菜,但也是很多人家过年都难得吃上一回的美味佳肴。
此时,秦淮茹眼见三个陌生的年轻男子走进了中院,也没在意。
她的目标主要还是傻柱带回来的饭盒,直到他们三人走进了后院,才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脸色变得慌乱起来。
她丢下衣服,就直接往家里跑去,一进门就急忙说道:“妈,出事了。”
……
此时,站在靠东侧后罩房前的刘卫民脸上的表情阴沉的可以滴出水来。
开了几次,房门上的挂锁竟然打不开。
这把钥匙应该不会错,这是他从房管科周科长手上拿过来的。
按说,周科长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拿错钥匙给他。
不死心的刘卫民,又拿着另外一把钥匙,插进了旁边耳房上的挂锁锁孔,不论他怎么试,就是打不开。
“会不会是太久没人住了,这锁生锈了?”
站在旁边的孙建设迟疑的说道。
其实,是不是锁生锈了,并不重要,主要是太尴尬了。
他和刘卫民是代表李怀德过来妥善安置张军的。
没想过来却被打脸了。
刘卫民拿过来的钥匙却打不开门锁,这不是荒唐吗?
这让张军怎么看?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故意为难他呢?
孙建设这么说,也是为了缓解尴尬,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让张军别多心。
整个过程张军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熟悉剧情的他已经猜到,估计这两间房被贾家占用了。
“要不你开车回厂里去找一下周科长,是不是钥匙拿错了。”
刘卫民的脸颊有些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