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靠墙的桌子上放着一些育儿书籍和冉秋叶的备课笔记,暖水瓶、搪瓷缸子摆放有序,角落里堆着些白菜土豆,充满了生活气息。虽然不算宽敞,但被冉秋叶打理得井井有条,透着一股书香门第的雅致与温馨。
大领导二人进屋,目光首先就被冉秋叶怀里的婴儿吸引了过去。小家伙刚睡醒,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来客,粉雕玉琢的小脸,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哎呦,这就是柱子家的胖小子吧?真精神!快让我看看!”领导夫人脸上顿时绽放出慈爱的光芒,放下手中的布包,小心翼翼地凑近,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柔嫩的小脸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大领导虽然矜持些,但眼神也柔和了下来,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了笑意,看着孩子,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冉秋叶见二位老人如此喜欢孩子,心里也很高兴,将孩子往领导夫人面前送了送:“伯母您抱抱?”
“好好好!”领导夫人小心地将孩子接过来,熟练地抱在怀里,轻轻摇晃着,“这孩子,眉眼像柱子,挺周正,这鼻梁和嘴巴像你,秀气!将来肯定是个帅小伙!”
大领导也凑近看了看,点头表示赞同,随口问道:“孩子起名字了吗?”
“起了,”冉秋叶笑着回答,“叫何怀安。怀抱的怀,平安的安。”
“何怀安……”大领导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他看向冉秋叶,语气带着考校,也更像是欣赏,“《论语·里仁》有云:‘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虽出处语境不同,但一个‘怀’字,寓意深远。‘怀安’二字,既有‘怀土求安’的质朴愿望,更可引申为‘心怀仁德,安然处世’。这名字起得好,宁静致远,有文化底蕴,可见父母期望之深。”
冉秋叶没想到这位李叔竟然能立刻联想到《论语》,并且精准地解读出了名字的寓意,心中既惊讶又敬佩,连忙点头:“李叔您说得太对了。我和柱子没想那么深,就是希望这孩子以后内心能保持安宁平和,一生平安顺遂。乱糟糟的事情少些,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好。”
“平安是福,安稳难得。你们这愿望,最是实在,也最是金贵。”领导夫人抱着小怀安,感慨地说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对过往岁月和未来不确定性的复杂情绪,但更多的,是对怀中这个小生命的祝福。
大领导深深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孩子恬静的小脸上,又环顾了一下这个虽然简朴却充满温情的小家。他想起了何雨柱在棋盘前那番振聋发聩的话语,又看到了眼前这踏实的生活和承载着希望的新生命。一种难以言喻的慰藉涌上心头。时代的洪流汹涌澎湃,个人如同浮萍,但总有些东西是冲刷不掉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谊,比如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比如生命本身传承不息的力量。
“柱子是个有福气的,娶了你这么个好媳妇,又有了这么个好孩子。”大领导的声音温和而肯定,“你们这个家,很好。”
冉秋叶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招呼二人坐下,又去倒水:“李叔,李婶,您们太夸奖了。柱子他就是实在,对谁都掏心窝子。您二位快坐,我给你们倒杯水。柱子他应该快下班回来了。”
领导夫人将孩子小心地交还给冉秋叶,然后拿过带来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两罐麦乳精,几包用油纸包着的精致点心,还有一块质地很好的深蓝色棉布。“秋叶,一点心意,别嫌弃。这麦乳精给孩子补充营养,点心你们尝尝,这布料子,给孩子做身小衣服,或者你自己做件褂子都行。天冷了,注意保暖。”
冉秋叶一看这些东西,就知道价值不菲,而且极其用心,连忙推辞:“伯母,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您和伯伯来看看,我们就很高兴了!”
“收下吧,孩子。”大领导发话了,语气不容拒绝,“这是我们做长辈的一点心意。明天我们就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留着,也是个念想。”
见二位老人态度坚决,眼神真诚,冉秋叶不好再推辞,只能感激地收下:“那……那我就代怀安谢谢李叔、李婶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何雨柱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和自行车铃铛声:“秋叶!我回来了!今儿食堂刘岚她娘家送来了点新磨的豆腐,我带了块回来,晚上咱……”话音未落,门帘被掀开,何雨柱提着网兜,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一进屋,他看到坐在屋里的两位老人,顿时愣住了,手里的网兜差点掉在地上。他使劲眨了眨眼,以为自己看错了:“大领……李叔、李婶,您们怎么来了?!” 他的惊讶毫不掩饰,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大领导看着他这副目瞪口呆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多日来的阴郁似乎在这一刻被冲淡了不少:“怎么?不欢迎我们这两个老家伙来你家认认门?”
“欢迎!当然欢迎!一万个欢迎!”何雨柱反应过来,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又带着点憨厚的笑容,连忙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搓着手,有些手足无措,“我……我这是太意外了!您们快坐!秋叶,快,把那好茶叶拿出来泡上!”
屋里顿时热闹起来。何雨柱的归来,让原本就温馨的气氛更加热烈。他关切地询问大领导南下的行程准备,絮絮叨叨地叮嘱南方潮湿要注意身体,又兴奋地跟二老显摆自己儿子的种种“壮举”,比如昨天一口气喝了多少奶,今天又怎么试图抓住自己的手指头。
大领导和夫人看着眼前这个耿直、热情、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晚辈,听着他朴实却真挚的唠叨,脸上始终带着欣慰的笑容。在这个即将离别的下午,在这个普通的四合院里,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纯粹的温暖与踏实。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离别在即,但情谊,已经深深地植根于这方小院,植根于彼此的心中。何雨柱和大领导,这两个身份地位悬殊的人,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用最真诚的方式,彼此温暖,彼此支撑,写下了一段超越世俗的忘年交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