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8章 数据化阿土试药,体质看得见改善

第8章 数据化阿土试药,体质看得见改善(1 / 2)

丹方专利库的建立与强势推行,如同在东域修真界立下了一根新的规则之柱,虽然引来了暗流涌动,但也为灵青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望与资源。自动化炼丹工坊日夜轰鸣,纯净的“科学灵丹”源源不断产出,支撑着前线战事与后方修炼。

然而,凌皓的探索从未止步。他清楚,丹毒问题根植于整个丹药体系,而“净毒灵包”与“科学灵丹”主要解决的是“排”与“产”的环节。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关乎着丹药效用的最终体现,也潜藏着未被充分认知的风险——个体对丹药的吸收、代谢与反应差异。

同样的丹药,不同资质的修士服用,效果可能天差地别;同样的丹毒,在不同体质的修士体内,沉积部位和破坏模式也可能迥异。传统的“一人一方”虽有其道理,但更多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模糊感知,缺乏量化标准和普适性规律。

“必须建立一套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的丹药效用与安全性评估体系!”凌皓将目光投向了身边最熟悉,也最具研究价值的个体——他的开山大弟子,阿土。

阿土,曾经的“废灵根”,在凌皓的科学修仙法门下,已成功筑基,并且因其特殊的“混沌灵根(隐性)”体质,对能量的吸收、转化和耐受性都异于常人,是绝佳的长期观测和研究对象。

这一日,凌皓将阿土唤至生物医学分析实验室。

“师尊,您找我?”阿土恭敬行礼,眼神中充满了对凌皓的崇敬。如今的他,早已褪去了当年的怯懦与自卑,身形挺拔,气息沉稳,虽只是筑基初期,但根基之扎实,灵力之精纯,远超同阶。

凌皓看着自己这位亲手培养起来的弟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正色道:“阿土,我们虽然在丹毒研究和炼丹自动化上取得了进展,但对于丹药如何在不同个体内发挥作用,如何最大化其益处、最小化其害处,所知仍浅。我需要你协助我,进行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试药’与‘体质监测’研究。”

“试药?”阿土一愣,随即毫不犹豫地点头,“弟子愿意!请师尊吩咐!”

“放心,并非让你服用毒药。”凌皓解释道,“而是让你在严格控制变量和严密监控下,服用各种我们生产的、已知成分和药效的‘科学灵丹’,同时利用我们最新的设备,全方位、无死角地记录你身体在服药前后的所有变化。”

他指着实验室内几台新装配的仪器说道:“这将是一个完全‘数据化’的过程。我们要将你的身体,变成一个透明的、可量化的‘反应场’。”

研究立刻启动。凌皓为阿土量身定制了一套极其详尽的监测方案:

1. 基础体质档案建立: 利用“太虚洞玄镜”进行全身高精度扫描,记录下阿土当前最详细的生理状态——五脏六腑的灵光强度、经脉的宽度与弹性、肌肉骨骼密度、丹田气海容量、神识强度等等,形成一份超过三千个参数的“基础体质三维模型”。

2. 服药过程全监控: 每次试药,阿土都需要进入一个特制的“代谢监测舱”。舱内布满了传感器,能实时监测他服药后,心率、呼吸、灵力流速、核心温度、皮肤电反应、乃至微观的细胞活性变化。同时,通过植入皮下的微型“生物标记物传感器”,追踪丹药有效成分和潜在毒性代谢物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浓度变化曲线。

3. 能量代谢追踪: 凌皓动用了改进版的“万象质谱仪”和“千机色谱仪”,对阿土服药前后的呼出气体、汗液、尿液进行实时分析,追踪丹药能量在体内转化、利用、以及最终代谢废物的种类和数量。

4. 长期效应观察: 每次试药后,都会在特定时间点(如一刻钟、一个时辰、一天、三天后)重复进行“太虚洞玄镜”扫描和血液分析,观察丹药效果的持续时间和可能存在的延迟性影响。

第一次试药,选择的是最温和的“凝元丹(科学优化版)”。

阿土吞下丹药,躺进代谢监测舱。瞬间,海量的数据如同潮水般涌向“织网”系统的专属分析节点。

光幕上,代表阿土身体状态的三维模型亮起,不同颜色的光点和数据流标注着各个部位的变化:

· 服药后30秒: 丹药在胃部迅速溶解,有效成分通过经脉吸收,模型显示其四肢百骸的微小经脉末梢灵光微微亮起,吸收效率高达92%!

· 服药后5分钟: 药力汇入丹田,丹田气海模型显示容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扩张,灵力纯度指标开始提升。同时,肝脏区域灵光活跃度提升15%,开始代谢分解丹药中微量的非活性杂质。

· 服药后30分钟: 药效达到峰值,阿土周身灵力循环速度加快25%,经脉模型显示管壁在灵力的冲刷下微微扩张,韧性指标有微弱提升。代谢产物分析显示,绝大部分杂质已被分解为无害物质,通过肾脏和皮肤排出。

· 服药后2小时: 药效开始缓慢衰退,但丹田气海的容量和灵力纯度维持在一个高于服药前的新平台。扫描显示,其肌肉纤维和骨骼密度有极其微弱的增强。

一次简单的服药,产生了超过十万个有效数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