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2章 飞剑成分初解析,晶体结构缺陷多

第2章 飞剑成分初解析,晶体结构缺陷多(2 / 2)

凌皓首先安排他们休息疗伤,同时让阿土和林风带着他们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

待欧冶启伤势稍稳,便迫不及待地请求凌皓开始研究。

凌皓首先选择的样本,正是那柄作为引子的青锋剑,以及欧冶启带来的几块百炼宗珍藏的、不同品级的炼器材料原矿。

在凌皓的指导下,欧冶启第一次亲手操作“微观洞察镜”,当他将自己的神识与法器连接,看到那块看似纯净的“寒铁”原矿内部,那如同繁星般复杂、却又蕴含着独特规律的晶体结构时,他激动得差点老泪纵横。

“原来…原来铁石之内,亦有乾坤天地!”他喃喃道。

凌皓在一旁,结合图像,为他讲解基础的晶体学知识,晶格、晶胞、位错、空位…这些对于现代材料学来说属于入门的概念,对于欧冶启而言,却如同天书,却又与他毕生的炼器经验隐隐印证,让他时而迷茫,时而恍然大悟,如痴如醉。

接着,凌皓又让欧冶启观察了那柄青锋剑在承受不同力度弯曲和冲击时,内部应力分布的变化,以及裂纹萌生和扩展的过程。

看着光幕上那清晰展现的、材料从完好到损伤直至断裂的全过程,欧冶启彻底信服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法宝看起来完美无瑕,却在关键时刻突然崩碎;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处理工艺,性能会天差地别。

“微观决定宏观…结构决定性能…”欧冶启反复咀嚼着凌皓说出的这几个词,只觉振聋发聩。

“凌大师,依您之见,我这青锋剑,该如何改进?”石铁也早已收起了最初的轻视,虚心求教。亲眼看到自己佩剑内部的“惨状”后,他比谁都渴望能将其修复、强化。

凌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石师侄,你认为,一柄理想的飞剑,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石铁想了想,答道:“当是锋锐无匹,坚韧不摧,灵力通畅,如臂指使!”

“说得很好。”凌皓点头,“那么,从材料的角度,锋锐对应的是材料的硬度和刃口微观形态;坚韧对应的是强度、韧性和抗疲劳性能;灵力通畅对应的是材料的能量传导率和与符文的匹配度;如臂指使则涉及到材料的密度分布、平衡性以及与你自身灵力的亲和性。”

他一边说,一边在光幕上列出对应的材料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

“而你的青锋剑,在硬度上,由于寒铁晶粒粗大,实际硬度并未达到理论极限;韧性因风铜分布不均而存在薄弱点;能量传导因晶格与符文不匹配而损耗;平衡性因内应力分布问题而受影响…”

凌皓条分缕析,将一柄飞剑的性能,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量化、可以改进的工程技术问题。

欧冶启和石铁听得目眩神迷,他们第一次知道,炼器竟然可以如此“理性”,如此“有条理”!

“那…我们该如何做?”欧冶启急切地问。

“首先,是材料的纯化与预处理。”凌皓走到一块寒铁原矿前,“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种‘定向凝固’装置,控制熔融金属的冷却速度和方向,从而获得晶粒细小、取向一致的均匀组织。”

“其次,是合金成分的优化与均匀化。或许可以尝试加入微量的其他元素,比如‘星纹钢’来细化晶粒,或者‘玉髓’来提高韧性,并通过电磁搅拌或超声波震荡等手段,使其分布更加均匀。”

“再次,是成型与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利用计算机…呃,利用‘造化之炉’模拟不同锻造工艺下的应力分布和组织演变,找到最优的锻造温度、变形量和热处理曲线,消除内应力,获得理想的组织性能。”

“最后,是符文与材料的协同设计。在铭刻符文前,先分析材料自身的晶格取向和能量通道特性,然后定制与之最匹配的符文构型,甚至可以考虑将符文直接‘生长’在材料内部,实现真正的灵肉合一。”

凌皓侃侃而谈,描绘出一幅完全不同于传统捶打、淬火、铭文的炼器新图景。

欧冶启听得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炼器世界在向自己招手。他仿佛已经看到,一柄柄性能远超古籍记载、完美无瑕的神兵利器,将从这间实验室里诞生!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理论设想。”凌皓最后说道,“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实验,去验证,去克服困难。而且,要修复焚天锤那样的宝物,涉及到的材料和技术,远比青锋剑要复杂得多。”

他看向欧冶启,目光诚挚:“欧冶长老,百炼宗的千年传承,尤其是对地火之力的运用和各种珍稀材料的认知,是无比宝贵的财富。而科学的方法,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若我们携手,取长补短,或许真能开创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炼器大道!”

欧冶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对着凌皓,郑重地行了一个古老的、代表技艺传承最高敬意的礼节。

“凌大师,老朽欧冶启,愿率百炼宗残部,投入灵青盟麾下,追随大师,共探这炼器新道!但有驱使,万死不辞!”

这一次,他是真心实意,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炼器真理,也为了宗门传承的火种。

飞剑成分初解析,晶体结构缺陷多。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第一步,却如同撬动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即将引发一场席卷整个修真界的材料与炼器革命。

而凌皓的征程,也在这新旧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中,正式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序幕。神剑量产,或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