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40章 展望未来路,能量永动不是梦

第40章 展望未来路,能量永动不是梦(1 / 2)

天道书院玄明子的认可与离去,并未让灵青盟上下松懈,反而像一剂催化剂,激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更远大的雄心。玄明子那句“前路艰险”的提醒,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所有人明白,东域的相对平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间歇,真正的挑战,或许来自那神秘而强大的中域,乃至整个修真界固有秩序的维护者。

核心实验室内,灯火通明。巨大的光幕上,正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海量数据。那是“造化之炉”在全力推演数个新的功法优化方案,为几位卡在瓶颈已久的长老寻找突破路径。低沉的嗡鸣声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研究人员们低声讨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科学与道法交融的独特乐章。

凌皓站在主控台前,目光却并未停留在眼前的功法推演上。他的视线穿透了实验室的穹顶,仿佛投向了无垠的星空,投向了那更深邃、更本质的领域。

“能量…”他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着,发出规律的轻响,“一切的核心,终究是能量。”

阿土侍立在一旁,闻言抬起头,眼中带着思索:“凌师,我们现在不是已经能高效利用灵气了吗?灵石充能技术、灵络并联术,还有‘织网’系统调配整个联盟的能源…比起传统宗门,我们的能量利用效率已经高出数十倍不止了。”

“不够,远远不够。”凌皓缓缓摇头,转过身,目光扫过实验室里那些高效运转的仪器,“阿土,你看这‘造化之炉’,推演一次高阶功法优化,需要消耗多少灵气?”

阿土一愣,立刻调出能源监控数据,看了一眼,不禁咋舌:“相当于…相当于一位元婴初期修士全力修炼一个月的总量!”

“没错。”凌皓走到一面显示着灵青盟全域能源流动图的光幕前,指着上面那些代表能量输送的、粗细不一的流光线条,“这还只是一台‘造化之炉’。未来,我们要将这种技术普及,要为成千上万的弟子量身定制功法,要模拟更复杂的天地规则,要支撑更强大的防御系统和探索工具…甚至,我们有朝一日,若要踏出这片天地,探索星空,又需要何等磅礴的能量支撑?”

他的手指点在光幕上,代表着灵青盟核心区域的能量储备数值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下降,尽管有地下灵脉和灵石充能技术补充,但相对于那未来可能出现的、指数级增长的需求,依旧是杯水车薪。

“我们现在所做的,无论是提高效率,还是开发新技术,本质上都还是在‘开源’和‘节流’的框架内打转。”凌皓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当下的深邃,“我们找到了更丰富的‘矿藏’(虚空能量),发明了更高效的‘开采工具’(充能技术)和‘利用方法’(优化功法)。但我们依然受制于‘矿藏’的总量和我们‘开采速度’的上限。”

云逸子和璇玑老人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实验室,听到了凌皓的话。云逸子抚须沉吟:“凌长老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再局限于寻找和利用现有的能量源,而是要…创造能量?”

“创造或许还言之过早。”凌皓眼中闪烁着科学探索者特有的光芒,“但我们可以追求一种…无限趋近于‘创造’的状态。一个系统,不需要外部输入,或者只需要极小的、可再生的外部输入,就能持续不断地输出我们所需的能量。”

璇玑老人瞳孔微缩,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颤:“凌大师,您说的…莫非是传说中的…‘永动’?这…这违背天道常理!能量守恒乃天地铁律,岂能凭空而生?”

“并非凭空而生。”凌皓走到另一面光幕前,迅速调出了大量的理论模型和公式,“能量守恒,我深信不疑。我所追求的‘永动’,并非制造第一类永动机那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妄想。”

他在光幕上画出了一个简单的循环图。

“看,这是一个传统的能量利用模型:我们从高品位能量源(如灵石、灵脉)提取能量,利用,做功,然后能量以低品位的形式(废热、逸散的灵气)耗散到环境中,不可逆地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熵。这是一个单向的、不断走向混乱和耗尽的过程。”

接着,他又画出了另一个更复杂的、带有反馈环路的模型。

“而我设想的‘准永动系统’,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内部的、可持续的‘能量循环与升级机制’。”他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它能够将系统内部产生的低品位能量、耗散的能量,甚至是我们目前无法利用的某些背景能量(如宇宙背景辐射、微观粒子涨落能),通过某种方式,重新收集、提纯、‘泵送’回高品位状态,再次供给系统使用!”

“这…这怎么可能?”林风也围了过来,听得目瞪口呆,“将废热变回灵气?将混乱重新归于秩序?这…这近乎逆转熵增!”

“并非完全逆转,而是建立一个局部的、动态的‘低熵岛屿’!”凌皓解释道,“就像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对抗熵增、维持高度有序结构的奇迹。我们需要做的,是模仿甚至超越这种自然奇迹,用我们的知识和工具,建造一个更大、更高效、更持久的‘能量生命体’!”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太过超前,让实验室内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同时又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从心底升起。

“我们需要理论突破。”凌皓开始在白板上飞快地写下一个个关键词和公式,“更深层次的质能关系,灵气的本质与创生条件,信息与能量的转换,高维能量与低维空间的交互,因果律与能量循环的关联…”

每一个词语,都指向一个足以让传统修士钻研一生的深奥领域。

“我们还需要全新的技术路径。”他继续列举,“超越现有材料极限的‘能量超导体’,能够捕获并转化极微弱背景能量的‘真空零点能提取器’,实现能量品质逆向提升的‘熵减泵’,以及维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拥有极高智能的‘系统意识’…”

这已不仅仅是修仙,这是在试图扮演…造物主的角色!

“凌长老,这…这条路,恐怕比我们之前走过的所有路加起来,还要艰难千百倍。”云逸子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我知道。”凌皓放下笔,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但这或许是科学修仙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我们应对未来一切挑战的基石。若不能解决能量本质问题,我们终究是在一颗即将枯竭的星球上内卷,永远无法真正走向星辰大海。”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而且,我们并非从零开始。我们有了‘观天镜’,可以窥探能量深层纹络;我们有了‘内景’模型,深刻理解自身能量系统;我们有了‘造化之炉’,可以进行超大规模推演;我们还有了对虚空能量的初步利用经验…这些都是我们踏上这条征途的宝贵积累。”

“我们将这个长期计划,命名为——‘源计划’。”凌皓宣布,“旨在探索能量的终极奥秘,追寻那近乎永恒的能源之梦。”

“源计划…”众人默念着这个名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重量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