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37章 能量视觉化技术,灵气流动看得见

第37章 能量视觉化技术,灵气流动看得见(1 / 2)

灵青盟,核心实验室。

凌皓站在一面巨大的光幕前,光幕上流淌着如同星河般璀璨、又如同微观粒子运动般复杂的数据流。他的脸色依旧带着重伤初愈的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光幕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距离上次山门比试,阿土凭借“灵络并联术”和“洞察4型”腕带大放异彩,已经过去了半月。那场比试不仅为灵青盟赢得了两件珍贵宝物,更带来了源源不断想要投靠的人才和寻求合作的宗门。

然而,凌皓并未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深知,无论是“灵络并联术”还是“洞察”系列法器,都依赖于使用者自身的精神感知和对数据的理解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传统修士,甚至灵青盟内部许多新入门的弟子而言,“能量”、“频率”、“优化路径”这些概念依然过于抽象。

“感知的壁垒,是理念传播的最大障碍。”凌皓喃喃自语,“如果不能‘看见’,就很难真正‘相信’,更遑论理解和掌握。”

就像一个从未见过电磁波的人,你很难向他解释手机通话的原理。修真界的灵气、能量流动,对于习惯了“感悟”、“心证”的修士来说,就是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电磁波”。

必须打破这层认知的壁垒!

项目代号:“开天”。

目标:研发一种能够将无形能量流动,转化为肉眼可见图像的技术——能量视觉化。

这并非易事。灵气并非普通电磁波,它更复杂,蕴含着信息与法则,与生命和精神力息息相关。传统的观测手段,无论是神识扫描还是阵法感应,都带有极强的主观性,且无法将结果直观地展示给他人。

凌皓的思路,再次回到了他最擅长的领域——规则解析与工具创新。

“灵气是一种高维能量在场在低维空间的投影,其波动遵循特定的‘大道纹络’……”凌皓在光幕上飞快地推演着,“如果我们能捕捉这些‘纹络’的干扰信号,并通过算法将其降维映射到可见光波段……”

这涉及到了对世界底层规则的深刻理解和高维数学的应用。幸好,凌皓拥有“洞虚之眼”的亲身经验,以及九重天实验室中关于维度理论的部分研究资料。

他首先需要一种对能量波动极其敏感的“感光元件”。寻常的留影石、显影阵根本无法承载灵气蕴含的复杂信息。

经过无数次筛选和试验,凌皓将目光投向了一种极其稀有、通常被用作炼制高阶幻术法器的材料——“虚空水银”。这种材料处于液态与固态之间,对能量波动有着近乎完美的记忆和折射特性。

但如何将“虚空水银”制成可控的“感光面”,又如何将捕捉到的能量纹络“显影”出来?

凌皓带领着研究团队,开始了艰难的攻关。实验室里,各种奇特的材料被组合又拆散,复杂的阵纹被刻画又抹除。失败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因为能量失控引发小范围的爆炸。

“凌师,第三十七号方案,‘谐振显影阵’还是无法稳定捕捉火属性灵气的爆裂特性,成像模糊且持续时间太短。”林风顶着被熏黑的脸,疲惫地汇报着。

云逸子也皱着眉头:“能量纹络的干扰信号太微弱了,而且不同属性、不同强度的灵气,其信号特征差异巨大,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映射模型,难度太大。”

就连璇玑老人,这位见多识广的天机阁副阁主,在尝试用卜算之道辅助推演时,也感到神识消耗巨大,进展缓慢。

“能量的本质,千变万化,蕴含天地至理,想要将其完全‘看见’,近乎窥探天机啊。”璇玑老人感叹道。

凌皓却并未气馁。他站在失败的废墟前,目光沉静。

“我们不需要一次性完全解析所有能量。”凌皓提出了新的思路,“就像认识一个人,我们可以先看他的轮廓,再看他的五官,最后才去了解他的内心。我们可以先建立基础的能量‘光谱’和‘强度标尺’,实现基础的视觉化,再逐步增加分辨率和信息维度。”

他决定采用分层解析的策略:

第一层,能量强度视觉化。用颜色深浅或亮度来表示灵气的浓度。

第二层,能量属性视觉化。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属性的灵气(金绿蓝红黄对应五行)。

第三层,能量流向视觉化。用流动的线条或粒子轨迹来表示灵气的运动方向。

第四层,能量结构视觉化。尝试显示更复杂的能量场结构,如阵法节点、功法运行路径等。

思路确定,研究再次步入正轨。凌皓亲自出手,以“虚空水银”为核心,融合了多种对能量敏感的特殊晶体,炼制出了一面薄如蝉翼、却蕴含着无数细微符文的“感光灵膜”。

接着,他设计了一套复杂的“降维映射符阵”,将感光灵膜捕捉到的高维能量扰动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编码,最终投射到一块特制的“显影水晶”上。

最关键的一步,是建立映射算法。凌皓结合了“织网”系统的部分计算核心,并亲自编写了数万行的规则代码,定义了从能量信号到视觉图像的转换关系。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和精密的过程,任何微小的参数偏差,都可能导致成像失真甚至完全失败。

半个月不眠不休的奋战后,第一代“能量视觉化系统”原型机,终于组装完成!

它看起来像一个造型奇特的单筒望远镜,一端是覆盖着“感光灵膜”的镜头,另一端则是那块“显影水晶”。中间部分布满了复杂的阵法和灵路,连接着一个嗡嗡作响的小型计算核心。

实验室核心成员齐聚,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凌皓将这台被命名为“观天镜”的原型机,对准了实验室中央一个正在缓缓运行的聚灵阵。

凌皓深吸一口气,将一丝灵力注入“观天镜”。

嗡——

轻微的嗡鸣声响起,“观天镜”上的符文逐一亮起,计算核心开始全速运转。显影水晶上先是闪过一片杂乱的光斑和线条,如同没有信号的雪花屏幕。

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

凌皓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镜头上几个微小的校准符文,如同在调试最精密的科学仪器。

渐渐地,显影水晶上的图像开始稳定、清晰起来!

“成了!”林风第一个忍不住低呼出声。

只见在那显影水晶之上,原本空无一物的实验室中央,清晰地呈现出一幅令人震撼的图像——

一个由无数淡蓝色光点构成的、缓缓旋转的漩涡!漩涡的中心,蓝色最深,几乎呈现出靛青色,越往外围,颜色越浅。无数细微的、如同星辉般的光点,正从四面八方被吸引过来,汇入这个漩涡之中!

这正是聚灵阵汇聚灵气的景象!那蓝色的光点,代表的是无属性或者偏向水行的灵气!颜色的深浅,直观地反映了灵气的浓度!

“看!灵气!真的能看见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弟子激动地指着图像,“原来聚灵阵是这样汇聚灵气的!像水中的漩涡一样!”

云逸子抚着长须,眼中满是惊叹:“不可思议!以往我们只能模糊感应灵气流向,如今却如观掌纹!这…这简直是开了天眼!”

璇玑老人更是神情震动,他修为高深,神识强大,能“看”到的细节远比旁人更多,但如此直观、且能与他人共享的“视野”,仍是第一次体验。“凌大师此法,无异于为盲者开目,为暗室启明!此镜若成,天下修行之法,将迎来翻天覆地之变!”

凌皓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移动“观天镜”,对准旁边一个正在燃烧的、用于炼器的“地火阵”。

显影水晶上的图像瞬间变化!原本的蓝色漩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炽烈的红色!火焰形状跃动不休,内部蕴含着惊人的能量,甚至能隐约看到一些不稳定的、代表着能量逸散和浪费的暗斑。

“红色,代表火属性灵气。暗斑区域,是能量利用效率低下的地方。”凌皓解释道,“炼器师可以根据这个图像,优化火焰控制,减少浪费,提升效率和成品品质。”

接着,他又将镜头对准了旁边一盆郁郁葱葱的“凝露草”。图像再次变化,凝露草周围环绕着一层柔和的绿色光晕,草叶本身也在微微呼吸般,吸收着周围的绿色光点,并散发出极其微弱的生命波动。

“绿色,代表木属性灵气和生命能量。”凌皓继续解说,“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灵植的健康状态和能量吸收效率。”

实验室里响起一片兴奋的议论声。所有人都被这神奇的“观天镜”所展现的景象迷住了。原来,他们日常修炼、布阵、炼丹、培育灵植所依赖的能量世界,竟然是如此绚丽多彩、规律井然!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视觉化技术带来的震撼中时,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彻整个灵青盟!

“敌袭!最高警戒!护山大阵遭到猛烈攻击!”守卫弟子急促的声音通过传讯法阵传来。

盟主的声音紧随其后,带着凝重:“凌长老,诸位!是玄道宗、黑煞谷残余,还有…还有几个之前与我们有过摩擦的宗门,他们联合在一起,由三位元婴后期大修士带领,正在猛攻山门!他们声称…声称要摧毁‘科学异端’,夺走所有技术!”

众人脸色骤变!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联合围攻!

“三位元婴后期!”云逸子倒吸一口凉气,“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趁凌长老伤势未愈,将我灵青盟连根拔起!”

“盟主,启动‘铁幕’防御系统,最大功率!所有战斗人员,按预定方案进入防御位置!”凌皓迅速下令,眼神冰冷,“想毁我道统?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科学的力量!”

他看了一眼手中刚刚完成的“观天镜”,心中瞬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林风,带上‘观天镜’原型机和备用计算核心,跟我去前线指挥所!”

“阿土,启动你的‘洞察4型’,接入‘织网’战斗网络!”

“云逸子前辈,璇玑道友,麻烦二位坐镇中枢,协调全局!”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发出,灵青盟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瞬间高效运转起来。

山门之外,黑云压城城欲摧。

玄机子、枯骨老祖,以及一位来自“烈焰宗”、浑身燃烧着熊熊火焰的赤发老者——炎煞上人,三位元婴后期大修士悬浮于空,身后是密密麻麻、杀气腾腾的数百名各派修士。

各种法宝的光芒照亮了天空,恐怖的灵压如同实质,压得灵青盟的护山大阵光幕剧烈波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凌皓!滚出来受死!”炎煞上人声如洪钟,带着灼热的气息,“今日,便是你科学异端的覆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