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百分之四十八,便拥有百分之四十八的投票权!持股百分之五十二,便拥有百分之五十二的投票权!对于一般事项,可由代表日常管理的‘执行机构’(类似现在的各堂口)处理。对于真正关乎宗门命运的重大事项,则必须召开股东大会,进行投票表决。表决时,不是看人头,而是看股权!股权过半,决议即通过!”
凌皓的话如同惊雷,在议事大殿中炸响!
股权决定投票权!股权过半即通过!
这完全颠覆了修真界宗门治理的传统模式!它既不是僵化的一票否决,也不是可能产生不公的简单多数,而是一种基于贡献和实力的、量化的决策机制!
灵溪宗一方迅速在心中盘算:如果评估下来,我方股份接近一半,那么即便对方持股略多,想要通过重大决议,也必须争取到我方的支持,否则无法过半!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制衡!而且,这种制衡是建立在明确的、量化的资产基础上,而非空泛的“制衡”口号!
青木宗一方也在盘算:如果评估下来,我方持股确实占优,那么在一些关键决策上,就能掌握主动权!这比“简单多数”更可靠,因为投票权直接与股权挂钩,避免了对方凭借人数或其他非实力因素干扰决策!
凌皓看着双方陷入沉思,知道自己的提议击中了要害。他趁热打铁:
“此举有三大好处:
第一,公平量化。将两宗的贡献实实在在的摆在台面上,用数据说话,避免无休止的争吵。
第二,效率与制衡兼顾。一般事务高效决策,重大事项股权表决,既保证了效率,又确保了核心利益不被侵犯。
第三,激励与发展。股份比例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哪一宗对新宗门发展贡献更大,其持股比例也可以通过增发股份等方式得到提升,这能极大激励两宗弟子共同努力,将新宗门做大做强!”
他描绘的蓝图,是一个权责清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现代化“修真企业”!
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消化着这个惊世骇俗的构想。
吴长老呼吸有些急促,他看向凌皓,眼神无比复杂。这小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这种办法也能想出来?
木逢春长老脸上的怒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惊和思索。他不得不承认,凌皓的这个“股份制”提案,虽然闻所未闻,但确实巧妙地解决了决策权的核心矛盾,为合并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看似可行的路径。
“此事…事关重大。”木逢春缓缓开口,语气凝重,“老夫需立即回宗,禀明宗主与诸位长老,详加商议。”
吴长老也深吸一口气:“我方亦需时间,内部讨论。”
显然,这个超越时代的提案,需要双方最高层来拍板。
凌皓微微一笑,知道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他成功地将一个可能谈崩的死局,引向了一个充满未知但可能更具前景的新方向。
“理应如此。”凌皓拱手,“关于股份评估的具体细则、评估委员会的组成、股东大会的运作规程等,我方可以先行起草一份详细的《股份制改革方案草案》,供贵方参考。”
谈判暂时中止,双方各自回宗汇报。
消息传回灵溪宗,高层震动!
宗主与诸位长老在听取了吴长老和凌皓的详细汇报后,同样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和激烈的讨论。
有人斥之为“奇技淫巧”,违背祖制;有人则认为这是解决合并难题的“神来之笔”;更多人则是将信将疑,但又被其中蕴含的“公平”与“效率”所吸引。
最终,宗主拍板:“详加研究!若此‘股份制’果真如凌皓所言,能解我宗合并之困,便是违背一些陈规旧俗,又何妨?”
与此同时,青木宗内部,也上演着类似的一幕。
凌皓的名字,第一次真正进入了两个宗门最高权力圈的视野。不再是因为他辩碎契约或者帮弟子维权,而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可能改变宗门治理模式的、划时代的构想。
“股份制改革”的风,开始在两宗之间刮起。
而始作俑者凌皓,则已经埋首于案牍之中,开始起草那份注定将引发更大波澜的《灵溪-青木新宗门股份制改革方案草案》。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要将一个现代经济概念,成功植入一个古老的修仙文明,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观念上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