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脸色变幻数次,最终猛地一咬牙,对着凌皓躬身一礼,语气无比诚恳甚至带着一丝羞愧:“凌…凌师兄!方才是我等有眼无珠,冒犯了师兄!师兄不仅不怪罪,反而为我等指点迷津…我等…感激不尽!以后凌师兄但有差遣,我王莽绝无二话!”
其他几人也连忙跟着行礼道歉,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凌皓坦然受了他们的礼,淡淡道:“同为宗门弟子,互相砥砺前行本是应当。只是希望诸位师兄日后,凡事需重实证,勿要人云亦云。”
“是是是!师兄教训的是!”几人连连点头。
“今日之事,以及诸位师兄的检测数据,还望保密。”凌皓补充了一句。
“一定一定!我等立下心魔誓言!”王莽几人连忙保证。开玩笑,这种丢人的数据谁愿意往外说?更何况凌皓还握着他们的“把柄”和改进方案呢!
送走了千恩万谢、态度恭敬无比的几人,承钧看着他们的背影,激动地对凌皓道:“师尊!您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凌皓笑了笑:“不是收拾,是解决问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而不是争强好胜。他们提供了数据,我给出了解决方案,各取所需而已。”
他顿了顿,看向承钧,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不过,这也提醒了我们。随着我们这条路越走越宽,必然会引来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好奇、合作,还是质疑、敌意。我们必须尽快提升自身的实力,这才是根本。”
承钧闻言,神色也严肃起来:“弟子明白!弟子一定刻苦修炼,绝不拖师尊后腿!”
“刻苦是必须的,但更要讲方法。”凌皓走进静室,再次拿出炭笔和糙纸,“之前为你找到了共振频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需要为你制定一份详细的、个性化的‘科学训练计划表’。”
“科学训练计划表?”承钧好奇地凑过去。
“没错。”凌皓一边飞快地书写,一边解释,“修行不是埋头苦练就行。需要精确的计划、合理的时间分配、针对性的项目、以及实时的数据反馈和调整。”
他在纸上画出了一个表格框架。
“首先,是‘每日能量共振引导训练’。每天固定三个时段,每次一炷香时间,利用优化后的共振频率,帮助你巩固和延长体内五行平衡的状态。这是核心,是修复你先天内耗的关键。”
“其次,是‘基础功法适应性调整修炼’。你的五行循环初步建立后,需要修炼与之契合的功法。目前没有现成的,我需要基于你的能量模型,对宗门最基础的《五行养气诀》进行适应性修改,调整其灵气吸收和运转的侧重点,使其更适合你的体质。每天修炼两个时辰。”
“第三,‘体能及经脉强化训练’。你的经脉因为长期内耗而相对脆弱,需要循序渐进地强化。包括特定姿势的导引术(基于瑜伽和物理治疗原理改良)、以及服用微量‘淬脉散’辅助。每天半个时辰。”
“第四,‘能量感知与精细操控训练’。利用一些简单的能量小球(不同属性)、或者我设计的‘微控符文板’,训练你对不同属性能量的感知力和精细操控能力。这对你未来运用五行力量至关重要。每天一个时辰。”
“第五,‘理论知识学习’。每天至少一个时辰,学习我编写的《修真基础科学原理》入门教材,理解能量、频率、循环、数据等基本概念。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最后,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每天必须保证四个时辰的深度睡眠,饮食需严格按照我制定的‘五行平衡灵食配方’,确保能量补充的均衡和高效。”
凌皓洋洋洒洒,很快制定出了一份从卯时到亥时,安排得满满当当、却又条理清晰的每日计划表。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时间、甚至预期的数据指标(比如共振训练后,五行循环稳定时间需达到x秒)。
承钧看着那份计划表,眼睛都直了。这…这也太详细了!简直像是把修行变成了一种…一种精密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目的和标准!
“这…师尊,这么多项目,我能完成吗?”承钧有些忐忑,这强度看起来很大。
“放心,时间的安排考虑了劳逸结合和你的承受能力。”凌皓指着计划表,“而且,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每天监测你的身体数据和精神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比如今天疲劳度高了,就减少体能训练量;今天能量共振效果特别好,就适当延长引导时间。一切以数据为准,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
科学化、个性化、数据化!这就是凌皓的训练理念!
承钧看着那份计划表,虽然感到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和信心!他知道自已每一天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预期能达到什么效果。这远比以前盲目地、绝望地打坐练气要强一万倍!
“弟子明白了!弟子一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承钧郑重地接过计划表,如同接过一份神圣的使命。
“很好。”凌皓满意地点点头,“从明日起,便开始执行。我会全程监控你的数据。此外…”
他目光微闪,想到了什么:“你的训练,或许可以和王莽他们那几个‘对照组’形成互补。我会邀请他们定期过来检测,一方面监控他们改善方案的进展,另一方面,他们的常规修炼数据,也可以作为你的参考和对比。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到科学训练法的优势所在。”
承钧恍然大悟,原来师尊留下那几人还有这层深意!果然一切都在师尊的计算之中!
第二天开始,承钧便严格按照凌皓制定的“科学训练计划表”开始了他的修炼生涯。
过程无疑是艰苦的。能量共振引导需要极高的精神专注,常常让他头晕眼花;改良版功法的运转磕磕绊绊;体能训练更是让他浑身酸痛…
但是,每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就能看到师尊在一旁专注地记录数据、调整方案的身影,以及“七代目”屏幕上那清晰显示出的、每一次微小进步的数据曲线!
今天五行循环稳定时间比昨天增加了0.5秒! 今天吸收灵气的杂质率下降了百分之二! 今天对火属性能量小球的操控精度提高了!
每一个微小的数据进步,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动力!这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成长!
科学训练法的威力,开始初步显现。
而凌皓,在指导承钧的同时,也没有放下其他工作。小树的调养在稳步进行;“七代目”在持续升级;灵草数据库和丹药分析在稳步推进;甚至他还抽空改进了石磊的“惰性灵根共鸣阵法”,使其效果提升了百分之十。
他的“修真基础科学原理”讲坛,也迎来了第二批、第三批学员。口碑开始发酵,越来越多对现状不满或充满好奇的弟子偷偷跑来听讲。一种新的思潮,正在灵溪宗内悄然萌芽。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忙碌而充实。
直到几天后,木执事一脸凝重地找到了凌皓。
“凌师侄,出事了。”木执事语气沉重,“丹堂的钱长老那边,遇到了大麻烦!他那边…可能急需你的仪器相助!”
凌皓眉头一挑:“哦?什么麻烦?”
木执事压低了声音:“是关于一批即将交付给坊市重要客户的‘筑基丹’!好像…出了大问题!丹堂自已解决不了,检测手段都用尽了,也查不出根源!眼看交货日期临近,若是违约,宗门损失惨重不说,信誉也将大跌!钱长老都快急疯了!”
筑基丹?大批量质量问题?传统手段无法检测?
凌皓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博士微微一笑,新的副本,送上门来了。 科学检测手段,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