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24章 自制测灵仪,数据精准显

第24章 自制测灵仪,数据精准显(1 / 2)

夜色如墨,灵溪宗杂役弟子居住区早已陷入沉寂,唯有虫鸣偶尔划破宁静。但在凌皓那间偏僻破旧的小木屋里,却亮着微弱而稳定的光芒,仿佛一颗不甘寂寞的星辰。

“皓哥,人带来了!”阿土压低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紧张,他从门外探进头,身后跟着两个睡眼惺忪、满脸不情愿的杂役弟子。一个是白天围观时帮凌皓说过话的黑瘦少年,叫石头;另一个则是看起来憨厚壮实的大块头,叫铁柱。

两人被阿土从被窝里拉起来,本是一肚子牢骚,但一进门,看到凌皓和桌上那散发着奇异血色光晕、还连着灵石拖着几根铜线的“测灵石”,顿时睡意全无,瞪大了眼睛。

“凌…凌皓师兄…你这是…”石头看着那造型奇特的仪器,感觉比张师兄那块更吓人。

“别紧张,请你们来帮个小忙。”凌皓露出一个尽可能和善(但在对方看来可能有点像骗小白鼠做实验)的笑容,“白天张师兄那测灵石,你们也看到了,误差太大。我稍微改了改,想请两位师弟帮忙测试一下新效果,看看数据准不准。”

“改…改了?”铁柱瓮声瓮气地,看着那发光的石头直往后缩,“这…这东西不会炸了吧?”

“放心,稳定性测试已经做过了。”凌皓拍了拍他的“一代目原型机”,语气充满自信,“绝对安全,而且比张师兄那个准多了。来,石头师弟,你先来。”

石头将信将疑,但在凌皓鼓励(和一旁阿土虎视眈眈)的目光下,还是小心翼翼地把手放了上去。他依言运转基础引气诀。

嗡…血色纹路光芒流转,迅速汇聚,亮起一片清晰而稳定的土黄色光芒,光芒中等偏上,内部光路顺畅,显示出他土属性灵根,资质尚可,经脉通畅度一般。

“嗯,土属性,强度中等,经络通畅度…百分之六十二左右。”凌皓摸着下巴,根据光芒的亮度、纯度和内部光流的顺畅程度,报出了一串粗略的“数据”。他暂时还无法精确量化,但已经有了初步的评判标准。

石头自己都愣了,他只知道自己是土灵根,具体怎么样,以前张师兄只会说“尚可”或者“一般”,从未如此…清晰过!

“真的…好像更亮更清楚了?”石头喃喃自语。

“下一个,铁柱师弟。”凌皓示意。

铁柱看着石头没事,也壮着胆子把手放上。他一运转功法,测灵石顿时爆发出强烈的、近乎耀眼的土黄色光芒,浓郁纯正,而且内部光流粗壮澎湃,几乎没什么阻滞!

“哦?”凌皓眼睛一亮,“土属性,纯度很高!强度上等!经络通畅度…接近百分之八十五!好家伙,铁柱师弟,你这资质当杂役弟子可惜了啊!以前测的时候怎么回事?”

铁柱挠了挠大头,憨憨地说:“上次张师兄测,就说我是土灵根,还行…然后就把我分来种地了…” 他对自己具体多“行”根本没概念。

凌皓无语。这误差何止是大到哭,简直是瞎了眼!铁柱这资质,放在外门都算中上了,居然被埋没在这里种地?传统测灵石和它的使用者,真是误人子弟!

有了石头和铁柱这两个成功案例(小白鼠),凌皓对自已的魔改仪器信心大增。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欲望熊熊燃烧。

这一夜,阿土就像个最敬业的地下党交通员,又陆续“邀请”了四五位关系还算不错、或者好奇心重的杂役弟子过来。

小木屋里仿佛成了一个秘密实验室。每个弟子在忐忑不安地将手放在那奇怪的发光石头上后,都会看到前所未有清晰、明亮、甚至能显示内部能量流动细节的光芒,然后听到凌皓报出一串让他们似懂非懂却又觉得无比精准的“数据”。

“水属性,偏寒,强度中等偏下,但经络异常柔韧,通畅度百分之七十八…适合修炼阴柔类功法。” “火属性,强度不错,但纯度不足,夹杂少量木气,经络有几处明显节点堵塞,通畅度只有百分之五十五…需要先疏通经络,否则容易修炼出岔子,火气攻心。” “咦?你是罕见的变异风属性?虽然强度很弱,但纯度极高!怪不得以前测灵石没反应,它根本就没设计检测这种稀有属性的通道!经络纤细但通畅,需要专门的风属性功法才能引导…”

每一个判断,都远比张钧那千篇一律的“尚可”、“一般”、“劣等”要精准和详细得多!甚至还能指出修炼上的隐患和方向!

来的弟子们从最初的怀疑、忐忑,逐渐变为震惊、信服,最后几乎是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离开凌皓的小屋,并自觉地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隐隐感觉到,凌皓师兄正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送走最后一位“志愿者”,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凌皓毫无倦意,反而精神亢奋。他拿着炭笔,在一张巨大的粗纸上飞快地记录、画图。纸上已经写满了各种符号、数据和简易的人体经络图。

“样本量还是太小,但规律已经初步显现了。”凌皓双眼放光,对一旁哈欠连天的阿土分析道,“灵根属性并非单一,很多人都有微量的伴生属性,只是传统方法无法检测。灵根强度、纯度、经脉通畅度、韧性…这些变量共同决定了修炼效率和潜力方向!”

“而且,确实存在像我和那个风属性小子一样的特殊案例,因为能量场频率或强度超出传统仪器的检测范围而被误判!”

“所以,”凌皓猛地一拍桌子,结论脱口而出,“不是没有天才,而是检测仪器太落后,把天才当废柴!不是功法不行,而是没有因人而异,量身定制!”

阿土被吓了一跳,懵懂地问:“那…那皓哥,我们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扩大生产!升级仪器!建立数据库!”凌皓大手一挥,气势十足,“一代目原型机验证了可行性,但还需要优化!灵敏度可以更高,稳定性要加强,最好能实现数据量化输出,而不是靠我肉眼估读!”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几天,凌皓的小木屋彻底变成了一个手工作坊兼实验室。他让阿土用仅有的几块下品灵石去换来了更多的铜丝、一些品质稍好点的朱砂兽血、以及各种不同属性的低级灵材边角料。

他开始了疯狂的迭代研发。

“二代目”原型机,他改进了“导电墨水”的配方,加入了微量金属粉末和特定属性的灵植汁液,提升了回路的导通效率和稳定性。

“三代目”,他尝试用更纤细坚韧的灵蚕丝代替铜丝作为部分精细回路的导线,减少了能量损耗。

“四代目”,他甚至拆解了那几块报废的下品灵石,刮取内部蕴含特定属性灵气的粉末,尝试制作不同属性的“滤波符文”,以期能更精确地分析伴生属性…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好几次,因为回路设计失误或者材料冲突,导致 prototype 在通电瞬间“砰”的一声冒起青烟,符文烧毁,前功尽弃。还有一次,尝试引入一种不稳定雷属性材料时,差点把小木屋给点了。

阿土看得心惊肉跳,但凌皓却毫不在意,反而每次都仔细记录失败数据:“失败好!失败是成功之母!看,这个回路设计临界点在这里,下次避开。这种材料稳定性太差,列入黑名单…”

就在这不断的失败、总结、迭代中,“五代目便携式多参数灵根与经脉分析仪”终于诞生了!

它不再是那块原始的测灵石,而是变成了一个略显古怪的装置:核心是一块被刻画得密密麻麻、布满血色、金色、银色复杂纹路的扁平玉石板(是从后山捡来的一块品质尚可的暖玉,灵气导通性更好)。玉石板一侧连接着一个用空心竹筒制作的、里面镶嵌着几块不同属性下品灵石的“能源模块”。另一侧,则延伸出几个用不同颜色丝线缠绕的、类似电极的接触端子,分别对应手掌的不同区域(劳宫穴、少府穴等),以期能更精细地捕捉能量场差异。

整个仪器看起来粗糙、简陋,充满了手工拼凑的痕迹,但那些精密复杂的纹路和隐隐流转的异色光芒,却透着一股超越时代的科技感…或者说,黑科技感!

“成功了!”凌皓看着自己的杰作,激动地搓着手,“能源独立稳定,多触点输入,初步滤波分频,感应灵敏度比一代目提升了至少十倍!应该可以更精确地量化数据了!”

“阿土!快!再试一次!”

阿土早已轻车熟路,将手掌按照凌皓的指示,覆盖在几个触点上。

玉石板上的纹路瞬间被激活!光芒亮起,不再是模糊一片,而是分成了几个区域!主区域亮起浓郁的翠绿色,亮度稳定在一个很高的值;旁边一个小区域,则亮起极其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土黄色;更有一组细小的符文,闪烁着稳定的光芒,显示出一条相对通畅的能量流动路径。

“太好了!”凌皓看着这清晰多了的“显示界面”,兴奋地拿出炭笔和纸,“主属性木,强度…设定标准单位‘皓’,你的强度约为8.5皓!伴生土属性,强度小于0.1皓,可忽略。主要经脉通畅度…预估百分之八十五!优秀!”

虽然“皓”这个单位目前只有他自己知道具体对应什么,但数值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和一声嚣张的吆喝:

“凌皓!滚出来!听说你不但顶撞张师兄,还敢私改测灵法器?真是反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