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10章 老头惊骇问,师承何高人?

第10章 老头惊骇问,师承何高人?(1 / 2)

老人虚弱的声音在简陋的屋子里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意味。他那双原本因伤痛而有些浑浊的眼睛,在看向凌皓时,似乎清明了许多,甚至透着一股与普通山村老者不符的深邃。

村民们此刻都对凌皓佩服得五体投地,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 “李老爷子,您可算醒了!是这位凌小哥救了您!” “哎呀您当时摔得可真吓人,血流了一地,腿都断了!” “多亏了凌小哥啊!那手法,刷刷刷几下就把血止住了,骨头也接上了!” “真是神了!咱们村李大夫都没这本事吧?”

被称为李老爷子的老者听着众人的话语,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凌皓,那眼神中的探究意味更浓了。他挣扎着想坐起来一些,牵动了伤口,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您别动,伤口刚包扎好,骨折也才固定,需要绝对静养。”凌皓上前一步,语气平和但带着医嘱特有的不容置疑,他轻轻按住老人的肩膀,顺手又检查了一下他额头上敷着草药包扎的情况,“感觉怎么样?头晕吗?恶心吗?除了头和腿,还有哪里觉得特别疼?”

这一连串专业而细致的询问,更是让旁边的村民们啧啧称奇。李老爷子也是微微一怔,似乎很久没人用这种既关切又极其理性的方式跟他说话了。

“头…是有些晕沉,像是灌了铅。恶心倒没有。身上…除了这头和腿,就是些擦碰,无大碍。”老人依言躺好,缓缓回答,然后再次看向凌皓,“小友手法精妙绝伦,处理外伤竟如此老道,不知…师承哪位高人?”

这个问题问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是啊,凌皓这手医术是跟谁学的?从来没听说过啊!

凌皓面色不变,心里却快速权衡。直接说自己是另一个世界的医学博士?怕不是要被当成失心疯。编造一个莫须有的隐世高人?漏洞太多,容易穿帮。

他选择了部分实话和模糊处理,微微一笑道:“老人家过奖了。谈不上师承,只是家中世代行医,自幼耳濡目染,学了些皮毛。后来又喜欢自己瞎琢磨,看了些杂书,对跌打损伤、正骨止血之类的外科小技,略有心得罢了。”

“世代行医?外科小技?”李老爷子重复着这两个词,眼中的惊异之色更浓,“小友太过谦了。你这止血手法,绝非寻常按压;正骨复位,稳准利落,力度角度分毫不差;固定夹板,更是恰到好处,既能制动又不伤筋脉。这岂是‘略有心得’?便是许多成名医师,也未必有如此精准的手法!更难得的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额头上包扎的布条和隐隐透出的草药气息,鼻翼微动,似乎在分辨其中的成分。

“…你用的这草药,紫云英为主,辅以三七草和清心兰…紫云英寻常医者只知其能安神,你却用其汁液外敷,取其微末凝血之效,虽效力不强,但与直接压迫相辅相成,更能缓解局部灼痛。三七草化瘀止血,清心兰宁神消炎…搭配看似简单,却精准地针对了老夫此刻伤情。这用药思路,绝非寻常郎中的路子!”

李老爷子越说越是惊讶,看向凌皓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珍宝。

“你甚至未用灵力探查,仅凭眼观、手触,便能断症如此精确,处理如此得当…小友,你这身医术,绝非‘家中世代行医’和‘看杂书’能解释的!莫非…尊师是某位隐世的丹道圣手,或是精通医道的元婴大能?”

老头显然想多了,自动把凌皓的医术往修仙界的高人身上去套了。毕竟,如此精妙的技艺,在他认知里,绝非凡俗手段。

村民们听得云里雾里,什么“丹道圣手”、“元婴大能”,离他们太遥远。但他们明白了一点:凌皓的医术,好像厉害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连见多识广的李老爷子都震惊了!

凌皓心中暗笑,这老头倒是会自己找补。他正好顺水推舟,故作高深地笑了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老人家好眼力,对药性竟也如此了解。晚辈只是遵从医理,对症施治而已。至于师承,家师淡泊名利,不许晚辈在外提及他老人家名讳,还望见谅。”

这话等于默认了背后有个“高人师父”,但又什么都没说。

李老爷子果然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向凌皓的目光顿时多了几分郑重和…好奇。

“原来如此,是老夫唐突了。”他语气缓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平等论交的意味,“小友救命之恩,老夫李邈,铭感五内。不知小友高姓大名?”

“晚辈凌皓。”凌皓拱手回礼,态度不卑不亢。

“凌皓…好名字。”李邈点了点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因为伤势精力不济,脸上露出疲惫之色。

凌皓察言观色,立刻道:“李老爷子,您伤势不轻,失血不少,需要静养休息,不易多思多言。晚辈先行告退,明日再来为您换药复查。”

说完,他又仔细叮嘱了旁边照顾的村民几句注意事项,包括如何观察老人意识状态,如何喂水,伤口出现什么情况需要立刻找他等等,条理清晰,周到无比。

村民们此刻对凌皓已是言听计从,连连点头。

凌皓这才带着阿土,在村民们感激和敬畏的目光中,离开了李邈的小屋。

回去的路上,阿土兴奋得小脸通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皓哥!你太厉害了!李老爷子可是咱们村最有见识的人!连他都夸你医术神乎其神!你那个师父是不是特别特别厉害的神仙啊?”

凌皓笑了笑,没接这个话题,反而问道:“这位李老爷子,是什么来历?我看他似乎不像普通村民。”那老者的谈吐、眼力,尤其是对药性的精准判断,绝非凡俗。

阿土挠挠头:“俺也不太清楚,李老爷子是好多年前搬到我们村住的,平时很少出门,就喜欢在后山摆弄些花花草草。村里人知道他懂点医术,有个头疼脑热的有时也会找他,但他脾气有点怪,不怎么搭理人。大家都猜他可能以前是个落魄的修士什么的…皓哥,你说他会不会真是个隐藏的高人啊?”

凌皓若有所思。落魄修士?或许吧。但一个对药性如此精通的修士,怎么会落魄到隐居在这小山村?而且,他刚才似乎刻意忽略了一点——李邈在分析他用的草药时,并没有提到“灵力”或“药力”,而是用了“凝血之效”、“化瘀止血”、“宁神消炎”这种更偏向物质层面药理作用的词汇。

这和李邈“可能曾是修士”的猜测有些矛盾。修士看待灵草,首要关注的往往是其蕴含的“灵气”和“药力”,而非其具体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学作用。

这个李邈,有点意思。

回到自己的小木屋,凌皓的心思又活络起来。李邈对药性的深入了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如果能和他交流,或许能极大地加速自己对这个世界灵草药材的“科学化”认知进程!

不过,眼下更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尽快恢复自己的伤势,二是继续完善自己的研究工具——显微镜。

刚才处理伤口时,他对那株“紫云英”的运用,其实就是基于昨天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的一次成功实践。这证明了他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