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生态站的DNA漩涡(1 / 2)

陈岸合上声呐仪的记录本,放进工具箱最底层。刚想回屋换衣服,忽见远处有人骑着自行车疾驰而来,车把上挂着一个帆布包,铃铛摇得急促刺耳。

那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卡其色外套,背着相机包,一停下便从包里抽出一张照片递到陈岸面前。

“陈岸,你看看这个。”

照片由两张黑白照拼接而成。左边是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在工厂门口打卡;右边则是陈岸自己,在渔村码头检查渔网。两人面容几乎如出一辙。

“你是县里的记者?”陈岸问。

“我叫李文远,科技版。”对方喘着气说,“我们收到资料,说你可能是八十年代失踪的技术员。你有没有做过时空移植手术?”

陈岸沉默。他记得那家工厂——前世他上班的地方就在旁边。可这些事,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

周大海拄着拐杖走过来,听见这话猛地将手里的茶杯摔在地上。“你问这个干什么?他是我兄弟,活生生的人,不是你们写新闻用的怪物!”

瓷片溅到记者鞋面,李文远往后退了一步,却没有离开。“我只是想弄清真相。现在全县都在传,说你能预判台风、修好精密仪器,连罗盘都对着你转……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普通人?”周大海冷笑,“那你去海上漂三天试试?看他是不是‘普通’到能靠喝海水活下来。”

陈岸拉住周大海的手臂:“算了。”

他知道迟早会有人来问。只是没想到,开端竟是一张老照片。

“我得去生态站了。”他说,“今天要签到。”

两人朝海边走去。李文远想跟上,被周大海狠狠瞪了一眼,只得止步。

生态站建在礁石平台上,外墙刷着蓝漆,里面摆着几台旧设备。这是县里去年设的观测点,平日无人看管,钥匙一直挂在陈岸腰间。

他打开铁门,走到操作台前。池中盛着从不同海域采集的海水样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咸腥味。他伸手探入水中,指尖触到水面的刹那,脑中响起一道低语:

“今日签到成功,获得基因锁破解术。”

声音极轻,却让陈岸心跳微微加快。

这是第一次在科研场所触发技能。以往都是赶海、修船、寻鱼群才有奖励,而这次,竟是与身体相关的技术。

他转身启动基因测序仪。这台机器是洪叔托关系弄来的,原为检测鱼病所用,勉强也能做人体血液分析。

他抽出三毫升血,放入样本槽。屏幕开始滚动数据,绿色字符一行行向下刷新。

周大海坐在角落抽烟,烟灰落在裤腿上也未拍打。他望着陈岸的背影,始终未发一言。

半小时后,警报骤然响起。

屏幕上跳出一段红色序列,结构异常,不似自然突变。它嵌在正常的dNA链中,宛如一把锁卡住了链条。

陈岸调出走私账本的扫描件——那张烧焦纸页上的加密标记。他将两组图案并列对比。

字符排列一致。

逻辑层级相同。

连校验位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他的手停在键盘上,脑海一片空白。

这不是巧合。谁曾在他体内动过手脚?为何使用与陈天豪相同的加密方式?

“你看什么呢?”周大海走过来,“脸色这么难看。”

“没事。”陈岸关闭屏幕,“数据有点乱,我重跑一遍。”

他不想让周大海知道。这人嘴硬心软,一旦知晓,反而容易坏事。

李文远又来了,这次没进门,只站在窗外拍照。闪光灯一闪,被陈岸抬手挡住。

“别拍了。”他说,“你要写报道,等我给你正式回应。”

“那你打算说什么?”记者靠着窗框,“承认你是穿越来的?还是说这一切都是实验的结果?”

陈岸不予理会。他重新启动程序,将那段异常序列单独提取,尝试解码。

进度条行至87%,突然停滞。

他换了三种算法,均无效。最后输入“澳门远洋贸易公司”作为密钥,界面一闪,弹出新窗口:

【匹配成功】

下方列出五条记录,全是近期走私船的运输编码。其中一条备注写着:“负责人:c.t.h.”

陈天豪。

名字缩写完全吻合。

陈岸盯着屏幕,手指缓缓收紧。他想起前世最后一天,老板站在办公室玻璃墙后打电话,语气平静地说:“项目进展顺利,第二批载体已投放。”

当时他以为是在谈投资。

如今回想,那句话或许根本不是说给投资人听的。

“你真不告诉我?”周大海站到他身后,“刚才你眼睛都直了。”

“现在说了也没用。”陈岸拔出U盘,“等我确认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