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势渐弱,海面趋于平静。退潮开始,更多礁石露出水面,黑沉沉地连成一片。
他起身沿边缘下行,每一步都格外谨慎。行至最低处时脚下一滑,险些跌入水中,急忙抓住岩石稳住身体,掌心已被划破。
血珠滴落在石上,转瞬被涌来的海水冲刷干净。
他继续前行,专注注视着水下视野最清晰的区域。退潮时常会裸露部分海底,若有沉船,或许能见到残骸。
走出约二十米,他在一道裂缝前停下。水流从两侧绕行,在中间形成漩涡。他蹲下身,伸手探入,触到一块坚硬物体,表面光滑,似为金属。
用力一拽,纹丝不动。
正欲换个角度再试,通讯器突然震动。
他取出一看,是周大海发来的消息:“陈天豪进了接待站,点了你的名字。赵秀兰在旁边记录。”
陈岸删除信息,关机,将通讯器塞进口袋。
他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要么谈话,要么调查,甚至直接动手。但他此刻不能回去。
声呐仪仍在工作,那个信号始终存在。它不像普通沉船,形状、深度、反射强度皆异常。
更重要的是——
第一次签到的坐标,就在这片海域。
他返回设备旁,确认数据仍在记录。屏幕上那个强反射点依旧清晰,偶尔轻微晃动,但位置未变。
他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东经119°32′,北纬18°07′,1983年4月7日,第一次签到。
这个位置与当前所在,相距不足三百米。
他合上本子,凝望海面。
雾已散尽,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远处码头忙碌起来,有人搬运箱子,有人拍照,俨然是迎接重要人物的架势。
而这里,一片寂静。
唯有仪器的蜂鸣与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交织回荡。
他坐下,从包中取出备用电池,插上电源。设备重启后,他启动深度扫描,将频率调至最低。
几秒后,屏幕呈现新图像。
那不仅仅是一块金属。
周围还有三个较小的反射体,呈三角排列,宛如某种阵列。
他放大其中一个,边缘带有锯齿状突起,绝非船舶构件。
倒更像是——
天线。
他久久盯着屏幕,手指悬在拍照键上方,终究没有按下。
就在此时,眼角余光捕捉到水面异样。
猛地抬头。
一艘橡皮艇从主岛方向驶来,速度不快,却笔直朝这片礁石逼近。驾驶座上的人戴着墨镜,身穿白衬衫,袖扣整齐扣紧。
是马明远。
他一手握舵,一手持平板,边看边微调航向。
陈岸立即关闭屏幕,拔掉电源,将声呐仪塞进背包。他站起身,假装收拾物品,似乎准备离开。
橡皮艇越靠越近。
他背着包往高处走去,刻意放慢脚步,像是在犹豫是否该留下。
橡皮艇靠岸,马明远跃上礁石,皮鞋踩在湿滑的石头上,差点摔倒。
“陈岸!”他喊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十分清晰,“你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