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魏武的消息(1 / 2)

冬季的西域大部分地区能把人冻死。

为了赶工程,西域的人口就像得了瘟疫似的,几乎每天都要死亡数千人。

遇到恶劣天气一天损失上万人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黑甲军的百姓,死亡的全是奴隶。

如果百姓或者黑甲军在劳动中死亡,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不但工地要停产,相关负责人还要接受调查。

严重过失的官服需要要移交军法处,到了那里基本就是砍头了。

只是黑甲军制度严明,到现在为止没有出过大的事故,基本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张渔歌看着报损的文件压力很大。

不是心疼死掉的奴隶,而是着急奴隶不够用。

黑甲军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刻意的去虐待奴隶。

恰恰相反,在本国饥寒交迫的奴隶来到这里,不但能获得御寒的衣服,而且吃喝从来都是不限量供应。

如果不想累死,可以选择撑死在食堂。

西域环江实在是太恶劣了,尤其是冬季施工。

土地被冻得和钢板似的,矿山开炮也是雪花夹着石块往下坍塌。

只是张渔歌下有死命令,主路线的贯通必须限期完成。

其余道路则由书院自行决策。

西域通往风谷镇的道路有万里之遥,在物资匮乏,几乎全靠人力的古代,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双向修建,土木学院一半以上的人力,都在为这条主干道服务。

为此投入数百万人,始皇帝修长城也不过三十万。

婆罗洲有大量的奴隶,需要等待冬季结束,才能运往密宗和西域。

那不是一条好的路线,翻越高原损耗太多,如果能获得中原的出海口,情况会好上许多。

黑大陆和中西亚的奴隶运到西域,只能勉强填补损耗的人口。

这种情况至少还需要维持数年的时间,等待道路修通,就可以停止这种高消耗的状态。

现在不行,就是所有人都死光了也要把路给我打通。

张渔歌在文件上写下了按时完工,不得有误的批注。

内心没有因为庞大的死亡人数,而有任何波澜。

只是认为这些工具实在是不堪大用,修个路也能死这么多人。

对张渔歌来说,死掉的人来年还会补齐,而自己却不能在西域久留了。

开春自己便要返程。

中原战事已经迫在眉睫。

海商传来的信息里,中原的舰船已经出现在了婆罗洲。更远的甚至抵达了黑大陆。

再让魏武发育下去,中原大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打下来。

尤其是现在魏武已经完成了改革,武帝对朝堂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巅峰,

丢失四州之地,国内居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南方的氏族豪商死伤殆尽,他们的家资成就了武帝。

虽然失去了四州之地,却对魏武没有太多的影响。

楚州虽富,受益的却不是朝廷,而是张家。

北镜三洲更是拖累,不但没有多少税收,朝廷每年还要从其它州府调集钱粮进行救济。

楚州大部分的钱粮都用来贴补了他们。

魏武相当于用四州之地换来了轻装上阵,没有了他们的拖累,魏武发展飞速。

丢掉了战略纵深的同时也缩短了防线。

很难受魏武是亏了还是赚了。

从风谷镇发兵,要么攻打陵南道,要么强攻燕山天险,两者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不过可以走北面的东夏国,把他们宰了从北面草原进攻魏武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