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已经完成了预设的目标。
不但吃下了富饶的横河,在波撕湾设立了中转站,还控制了圣殿,最重要的罗开也打了下来。
中原通往黑大陆的运输道路已经打通。
比起通过贸易获取的三瓜两枣。
黑甲军自己抓的俘虏效率不知道高出了多少。
婆罗洲,黑大陆,中西亚,欧区每年至少向中原输出上百万的奴隶。
工业发展是需要血肉为养分的。
输出再多的奴隶都不够喂养这个巨兽。
西域的道路就是因为损耗太高。
才没有开始全面修建。
一路上需要打通的无人就有四五个之多。
里面水源物资,什么都没有。
时不时刮起的沙暴还要吞噬工作人员。
这需要填进去多少人命。
张渔歌想的很简单,做法也足够粗暴。
西域土地虽然贫瘠,但是并不缺乏耕作的土地,甚至相比中原来说,西域更合适大规模耕作。
中原百姓太多了,常年耕作的土地如果不能获得长期的休养,情况只会加速恶化。
黄河边上寸草不生,就是耕作了几千年付出的代价。
下游连一口清澈的水都喝不上。
时不时泛滥的河道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每年总有洪灾吞噬人命。
与其修修补补的治理,不如直接把人全部迁移走。
婆罗洲和埃极有的是耕作的土地。
再不济中亚还有大片尚未开发的黑土地,只要火车修到那里。
将来真想回故土也不过是一张车票的费用。
但是现在,全国的土地必须大规模的开始休养生息。
海外的粮食在未来很长时间之内将成为主要供给。
本地生产的粮食只能用于补充,和维持基本的耕作,和保证生产技术的迭代更新。
农业研究将彻底锁死在国内。钢铁和工业也是如此。
一等资源是政治,二等资源是科技,三等资源是生产。
为了保证中央集权能永远的落实下去。
政治中心和科技研发永远都不会离开中原区域。
而低价值的基础产品可以放在外面。
中原最理想的版图是完全控制五大洲四大洋。
但是考虑到生育问题。
这个愿望几乎不可能在张渔歌有生之年实现。
百姓的教育就是一道跨不过去的门槛。
距离不一定产生美,但是一定会产生叛军。
除非召唤几十亿的黑甲军出来。
否则这些问题将来只能留给未来的君主处理了。
不过真这么做。
别的不说。
全世界都将成为零和一的世界。
到时候高级的人类将成为社会主流。
男欢女爱则变成异类...
张渔歌想到这里菊花一紧,顿时打消了这个可怕的念头。
同时又开始痛恨起,黑甲军只有男兵没有女兵的弊端。
返程的路上非常轻松。
不赶路的旅程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百吨王最近沉迷马色,好几天没看见它了。
它太懒了,发情期居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
于是张渔歌在它的伙食里加了一点神奇的力量。
一开始百吨王没发现,没过几天就不肯吃东西了。
闻到不对劲的味道就打马夫和厨子。
张渔歌就把东西掺进它晚上喝的酒里。
有了酒精味掩盖,果然没被发现。
百吨王现在白天躺在板车上睡觉,被同类拉着走。
晚上喝了酒就去找小母马。
小日子过的不比自己差。
......
人闲下来的时候就会犯懒。
虽然是最后一支离开的队伍,但是张渔歌并没有携带奴隶。
就是畜生也该有休息的时候吧,奴隶每个月还能有几天假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