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得楚州百姓抓耳挠腮,回家一算积分。
完特么犊子了。
卖身契也没那么狠,土地虽然不值钱,但是不妨碍官府卖的贵。
他们需要工作好几年,才能偿还这个巨额的债务。
那会儿孩子都毕业了。
到时候除了去援建密宗,就只剩回家和自己种地这个选项了。
收到家里书信的学生,哭的比爹妈还伤心。
一时间城里的百姓开派对,楚州的百姓抹眼泪。
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坑,是自己学长挖的。
这会经济与发展学院的人,还在掉着鳄鱼眼泪安慰学弟们。
哭的稀里哗啦的学弟在学长的安慰下,提前签了援建密宗就业协议。
因为学长说了,提前签约的学生还能选择岗位,毕业再去就要按需分配。
到时候是去给土木学院当牛做马,还是去畜牧学院放牛马就不好说了。
张渔歌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学院的坏种还是多啊。
我这么善良的一个人,怎么带出这群砍脑壳的兵。
买完爹妈,还要卖人孩子。
自己拿刀架别人脖子上的效率和主动性,完全不如他们这一套组合拳高。
简简单单几十万牛马的就业方向就这么敲定了。
工作和交流可不一样,交流到时间就必须放人回来。
但是签了工作合同,密宗不放人,他们就要一直在那里工作满七年,这一点经济与发展学院的人一个字都没提过。
特么的,在高原待七年,还能看得出来是平原百姓吗。
捏着鼻子给经济学院批了一个甲级评价。
他们可以提前庆祝了,明年的经费翻倍,足够他们霍霍。
学院院长也没办法干涉这件事,只要签了合约,没有张渔歌的签名谁来也不好使。
这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让他们长个教训吧。
而且去密宗待遇从优,没什么不好的。
还能完成大战略,民主融合。
他不在背后推波助澜已经是良心未泯。
副院长的《家庭式移民方案》他都没敢批复,那玩意签了,就不是去工作,而是全家人都要去高原落户。
待满二十年才能回来,户籍还是高原的户籍,在平原的城市不允许购买房子和土地,简直丧心病狂。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把孩子卖给高原七年,就能带着大把的钱财回来。
自己还完血汗积分贷,工作几年城里的房子也有了。
到时候有房有钱,还怕娶不到媳妇吗。
大概吧,如果黑甲军挑完还有剩.....
晚餐时间。
张渔歌耐心的听着海兰珠说自己离开后的趣事。
娜仁花还是冷冷清清的样子,时不时说上两句。
天山的政策是最开放的,只要不犯法,商旅可以自由来往,是张渔歌定下的对外交流窗口。
一个是收集西域的各种情报,另一个是作为民族融合的先锋区。
虽然居民身份获取艰难,依旧无法阻挡西域诸国的热情。
天山书院新成立了对外贸易与交流中心。
桑花部受雇佣,接下了通往西域主干道的护航任务。
所有商队在护航路段都将受到桑花部的保护,仅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
当然也可以拒绝,到时候桑花部会自己拿。
拿多少就不好说了。
大部分商队还是很乐意缴纳这笔钱的,比起他们自己雇佣桑花部这个价格已经很低廉了。
桑花部有黑甲军做靠山,打不过他们还会叫爸爸来参战。
在几次大扫荡之后,通往西域的道路被洗的干干净净。
沿途还设立了许多补给站。
不但可以加水补粮,还有攒劲的节目。
捆绑经营,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