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褪去时,不忘城废墟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晨雾中。潮湿的水汽如同轻纱,缠绕在残破的断壁残垣间,凝结在冰冷的砖石上,泛着冷冽而细碎的微光。我们踩着沾湿的碎石,再次踏入这片沉寂的遗迹,鞋底与湿润的石块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相较于昨日的茫然与焦灼,今日的脚步多了几分笃定——万小通连夜未眠,成功优化了仪器的抗干扰程序,此刻仪器屏幕上的蓝光,比昨日稳定了许多,不再是杂乱无章的跳动。
“仪器已切换至‘混沌波过滤模式’,通过算法屏蔽了大部分低浓度混沌残留干扰。”万小通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上沾着些许晨雾凝结的小水珠,指尖在仪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一组新的数据流,“昨晚捕捉到的那丝能量响应,经过重新定位和信号增强后,确认就在东北方向的石堆区域,而且……信号强度比昨晚清晰了三成,波形也更规整了。”
千花立刻握紧了手中的纸伞,伞柄上的木纹被她攥得微微泛白,草绿色的裙摆随着脚步轻轻晃动,裙摆上的绿叶装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眼底藏着按捺不住的期待:“那是不是说明,我们离辰星石碎片越来越近了?”她一边说,一边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指尖的草绿色能量再次悄悄溢出,如同迫不及待想要寻找同伴的丝线,在空气中轻轻飘荡。
米瑞斯依旧走在队伍最前方,银白色短发上沾了些许晨露,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细碎的光泽,像是撒了一把碎钻。他金色的眼眸锐利地扫过前方的石堆,脚步在石堆侧面一处相对平缓的区域停了下来,随即弯腰,用指尖轻轻拨开覆盖在地面的枯草与表层尘土。
“这里有异样。”他的声音依旧简洁沉稳,没有多余的修饰,指尖指向地面一块半埋在土里的石板。
我们连忙围了过去,只见那块石板比周围散落的碎石大上许多,约莫有桌面大小,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垢与风化的痕迹,但隐约能看到边缘有规整的切割纹路,棱角虽已磨损,却依旧能看出人工雕琢的痕迹,绝不像是自然坍塌的普通砖石。万小通立刻将仪器的探测头凑近石板,屏幕上的蓝光瞬间变得明亮而稳定,一道清晰的能量波形图在屏幕中央跳动着,起伏的频率与辰星石的能量频率高度契合,几乎没有偏差。
“就是这里!石板推眼镜的动作都比平时急促了些,指尖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
米瑞斯抬手,掌心泛起柔和的金光,光系能量如同温润的水流,缓缓包裹住石板的边缘,既没有用蛮力,也没有丝毫疏漏。他微微用力,那块沉重的石板便被平稳地托起,没有发出丝毫刺耳的摩擦声,露出枯草,而在土层中央,一块巴掌大小、青灰色的残碑赫然显露出来,静静躺在那里,像是在等待着被发现。
残碑的材质坚硬,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风化痕迹,还有几道清晰的划痕,边缘也有磕碰的缺口,显然是当年那场浩劫中,战斗留下的创伤。最让人惊喜的是,残碑的正面刻着断断续续的星纹——那些纹路纤细而规整,与我们在星露川古木上看到的星纹隐隐呼应,正是挽尘星守护者特有的能量引导印记,绝非普通建筑所能拥有。
“是守护者祭坛的残碑!”千花惊喜地低呼出声,连忙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拂去残碑上的尘土,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易碎的珍宝,“蜜雪儿姐姐说过,祭坛的石碑上都会刻着这种星纹,用来引导和汇聚守护能量的流转,是祭坛最核心的标识。”
残碑上的星纹虽然残缺不全,有多处被磨损或断裂,但能清晰看到几条主线纹路,像是被斩断的河流,隐约指向某个固定的方向。万小通立刻打开仪器的扫描功能,将残碑完整覆盖,屏幕上很快勾勒出星纹的完整轮廓模拟图,那些断裂的纹路被算法补齐,形成了一个规整的星形图案:“根据星纹的走向和能量流转轨迹分析,完整的祭坛应该是以这块残碑为西南角,向东北方向延伸,整体面积大概在二十平米左右。而辰星石碎片的能量信号,正好来自祭坛的中心位置。”
他指着模拟图上闪烁的红点,继续说道:“也就是我们昨天看到的那片石堆下方!石堆应该是当年祭坛坍塌后,砖石堆积形成的,辰星石碎片大概率就压在石堆底部的祭坛基座附近,被坍塌的砖石保护了起来。”
米瑞斯站起身,目光投向不远处的石堆。经过一夜的露水浸润,石堆表面的尘土变得湿润粘稠,减少了清理时扬尘和坍塌的风险。他转头对我们示意,语气依旧简洁:“清理石堆,从边缘开始,逐层剥离,避免破坏祭坛基座。”
我们立刻分工行动:米瑞斯站在石堆一侧,掌心持续释放柔和的光系能量,在石堆边缘形成一层无形的防护屏障,防止清理时松动的砖石滑落伤人,同时也能稳住整体结构;千花则将草系能量凝聚成细密的能量网,如同一张柔软的丝毯,将我们撬动的松动碎石轻轻兜住,再慢慢转移到一旁的空地上,避免砖石碰撞造成损坏;我和万小通则拿着随身携带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石堆缝隙中的尘土和枯草,同时留意着是否有其他祭坛残留的痕迹,确保每一步清理都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