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晨练提前半小时,强化体能和基础。放学后加练一小时投篮和突破。研究比赛录像,提升战术意识和阅读能力。周末找更强的队伍打对抗赛!
笔尖在“全国高中生篮球联赛”却成了他必须攀爬的高峰。他仿佛看到了聚光灯下更广阔的球场,听到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只有站在那样的高度,才能拥有足够的分量,才能让那些流言蜚语显得苍白可笑。
至于团委会副书记?学生会的那些头衔?他目光扫过,毫不犹豫地翻过这一页。这些虚名,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轻如鸿毛。他需要的是实打实的、能让人闭嘴的资本!
笔尖停顿。一个新的念头跃入脑海。
三、文学社社长?
夏语微微蹙眉。这个位置……似乎有些不同。它不像篮球场上的荣耀那样直接耀眼,却……离她更近。
陈婷学姐那近乎托付的话语——“文学社需要你撑下去”——言犹在耳。刘素溪在广播站,文学社与广播站常有稿件往来、活动合作。如果他成为文学社社长……是不是就有了更多名正言顺与她并肩而立、共同奋斗的理由?是不是就能在另一个领域,建立起与她匹配的话语权?
这个念头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竞选,就在眼前了!
夏语立刻停下关于篮球的规划,翻回空白页,郑重地写下:
文学社社长竞选稿构思:
核心:责任与传承
重点:
1. 立足根本,提升刊物质量(务实)。
2. 打破壁垒,加强社团联动(广播站、学生会等,创造与她共事的契机)。
3. 发掘新人,搭建展示平台(长远)。
4. 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活力的文学社(情怀)。
思路渐渐清晰。他需要更多经验。陈婷学姐……那个雷厉风行的社长。对!他猛地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主动去请教她了。不能再被动等待!明天就去文学社找她!取经!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能“撑下去”的社长!
笔尖在纸页上飞快地移动,沙沙作响,如同春蚕啃食桑叶,也像战士磨砺刀锋。台灯的光晕里,少年伏案的侧影被拉长,投射在墙壁上,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和孤注一掷的决绝。
窗外的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深沉得化不开。万籁俱寂,只有风偶尔穿过巷弄,带来远处几声模糊的犬吠,以及窗边风铃偶尔被惊扰的、细碎如叹息般的叮铃声。
夏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停笔凝思,眉头紧锁又缓缓舒展。一个又一个计划在笔下成型,一个又一个目标被清晰勾勒。困意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和使命感彻底驱散。疲惫的身体里,仿佛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在奔涌。
这一切的源头,都清晰地指向那个名字——刘素溪。
是她依赖的泪水,点燃了他守护的欲望。
是她受的委屈,刺痛了他想要变强的神经。
是她站在高处的位置,激发了他追赶的雄心。
更是她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成为了他此刻在黑暗中奋力划桨、劈波斩浪的唯一灯塔。
他不能让她失望。
他不能让她再因他而受到伤害。
他必须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足以撑开一片天空,为她挡下所有风雨,强大到足以与她并肩,坦然面对任何审视的目光。
“为了你……”夏语停下笔,望向窗外沉沉的夜幕,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那个清丽的身影。他的眼神在昏黄的灯光下,亮得惊人,带着少年人破茧成蝶般的锐利和坚定。
天边,那浓得化不开的墨色边缘,不知何时,悄然泛起了一丝极淡、极微弱的瓷青色。漫长的黑夜,终于走到了尽头。风铃安静地悬在窗边,等待着新一天第一缕真正清风的唤醒。而书桌前,那个为爱而战的少年,依旧在灯下,用笔尖,一笔一划地雕刻着属于他们的、充满挑战却也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