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小院里的阳光一样,温温柔柔地滑过,转眼又是数日。
鹿深时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先前短短胖胖、站不稳脚的小腿,不知不觉间拔长了些,虽然依旧算不上修长,却足够支撑着他灵活地跑跳。
只是那圆滚滚的身子没怎么见瘦,一身乌黑的绒毛愈发浓密顺滑,跑起来时肚子上的软肉轻轻晃动,配上长长的腿,倒像是一颗长腿的黑绒球在滚动,憨态可掬。
棕子的变化也不小,深棕色的毛发亮得能反光,额头上那块白玉似的印记愈发鲜明。
他比鹿深时还要壮实些,肚子圆滚滚地挺着,跑起来时一颠一颠的,活脱脱一个移动的小肉墩子。
兄弟俩如今不再是当初只会在院子里探头探脑的小奶狗,精力旺盛得不像话。
每天从睁眼开始,就围着院子疯跑嬉闹,要么追逐着飞舞的蝴蝶,要么争抢着滚到脚边的小石子,小院里总能听到他们软糯的汪汪声,添了不少热闹。
狗妈妈小花的身体早已完全康复。
老夫妻心疼她刚生完孩子耗了元气,这几日特意杀了自家养的母鸡,炖了浓浓的鸡汤,连肉带汤都给她端来。
小花喝了鸡汤,毛色愈发鲜亮,原本就修长有力的身形更显矫健,黄色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眼睛里也多了几分神采奕奕。
她不再像之前那样时刻守在小房子旁,偶尔会带着鹿深时和棕子在院子里散步,教他们分辨哪些草能吃,哪些东西有危险,俨然一位严谨又耐心的母亲。
这天清晨,天刚亮没多久,老夫妻就收拾好了农具,老奶奶还特意拿了两个干净的粗布口袋,挂在扁担上。
老爷爷蹲下身,揉了揉鹿深时的脑袋,又拍了拍棕子圆滚滚的肚子,笑着说:“今天带你们去地里见见世面,看看咱们家的玉米地。”
鹿深时耳朵一动,眼里闪过一丝好奇。
这些天他在小院里逛遍了,却还从没出过院子的大门,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棕子似乎没听懂老爷爷的话,只是傻乎乎地蹭了蹭他的手心,小尾巴摇得欢。
小花跟在老夫妻身边,似乎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出行,脚步轻快地走着。
老爷爷推开院子的木门,“吱呀”一声,门外的世界豁然展开。
不再是小院里有限的天地,而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清新的泥土气息夹杂着农作物的清香,扑面而来,让鹿深时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小尾巴摇得更欢了。
跟着老夫妻走了约莫一刻钟,一片茂密的玉米地出现在眼前。
那玉米长得比老爷爷还要高,绿油油的玉米叶层层叠叠,挨挨挤挤地凑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粗壮的玉米杆笔直地挺立着,顶部的玉米穗已经长成,长长的流苏垂下来,风一吹,玉米叶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咱们家这几亩玉米,今年长得可真好。”老奶奶走到一株玉米前,伸手摸了摸饱满的玉米棒,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再过些日子就能彻底成熟了,到时候晒成玉米棒子,够吃一整年。”
鹿深时这才知道,原来这对看起来朴实无华的老夫妻,竟然是这片玉米地的主人,算起来也是当地的地主。
只是他们没有一点地主的架子,反而和普通农民一样,亲自下地劳作,把田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老爷爷放下扁担,从口袋里掏出镰刀,对老奶奶说:“今天先摘些成熟的嫩玉米回去煮着吃,让孩子们也尝尝鲜。”
他转头看了看鹿深时和棕子,笑着补充道,“也让这两个小家伙开开眼界。”
话音刚落,鹿深时就感觉到身边的棕子动了动。
棕子显然被这片高大的玉米地吸引住了,眼睛亮晶晶的,试探性地往前迈了两步,然后像是找到了新的乐园,“汪”了一声,就一头扎进了玉米地里。
“这小家伙,跑得还真快。”老爷爷笑着摇了摇头,又叮嘱道,“小花,看着点他们,别让他们跑太远了。”
小花“汪呜”一声应下,迈开长腿跟了上去。
鹿深时也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紧随其后钻进了玉米地。
一进入玉米地,眼前的景象就变了样。
高大的玉米杆像一个个挺拔的战士,把他和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只能看到头顶狭窄的一片天空。
身边全是绿油油的玉米叶,叶片边缘有些粗糙,蹭在身上微微发痒。
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迷宫,看不到尽头。
鹿深时只能通过耳朵来判断方向,老夫妻的交谈声、镰刀割玉米杆的“咔嚓”声、还有其他玉米叶晃动的声音,都成了他辨别位置的标志。
他跟着小花的身影,在玉米地里穿梭着,脚下的泥土松软湿润,踩上去很舒服。
棕子跑得最快,一会儿钻进左边的玉米丛里,一会儿又从右边冒出来,嘴里还时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
鹿深时也不甘示弱,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他的腿比之前长了些,跑起来也稳当了不少,虽然身体还是圆滚滚的,但灵活度一点也不差。
他跟着棕子在玉米杆之间绕来绕去,有时候不小心撞到玉米杆上,玉米杆轻轻晃动,几颗熟透的玉米粒掉下来,砸在他的背上,痒痒的。
小花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防止有什么危险靠近。
她偶尔会停下来,对着兄弟俩叫两声,像是在提醒他们不要跑太远。
鹿深时和棕子哪里听得进去,只顾着在玉米地里疯跑嬉闹,享受着这份自由与快乐。
鹿深时觉得,在这里奔跑和在小院里完全不同。
小院里的空间有限,跑两步就到了头,而这片玉米地广阔无垠,仿佛永远也跑不到尽头。
他能感受到风从玉米叶的缝隙里钻进来,拂过他的毛发,带着清凉的气息。
能闻到玉米杆和玉米叶的清香,还有泥土里淡淡的腥气,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让人觉得格外舒心。
跑了一会儿,鹿深时渐渐觉得有些累了。
他停下来,趴在地上喘着气,舌头伸出来,呼哧呼哧地吐着热气。
棕子也跑了回来,趴在他身边,脑袋靠在他的身上,同样喘着粗气,小尾巴却还在轻轻晃动着。
小花走过来,用鼻子蹭了蹭他们的脑袋,像是在安抚他们。
鹿深时抬起头,看着头顶透过玉米叶缝隙洒下来的阳光,那些阳光像是碎金一样,落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
他闭上眼睛,享受着这份片刻的宁静,耳边是风吹过玉米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老夫妻偶尔传来的交谈声,一切都那么美好。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了老奶奶的呼唤声:“小黑,棕子,该回家了!”
鹿深时耳朵一动,睁开眼睛。
他还没玩够,有些舍不得离开这片有趣的玉米地,但听到老奶奶的声音,还是站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
棕子也立刻跟了上来,兄弟俩一前一后,在玉米地里穿梭着,朝着出口的方向跑去。
跑出玉米地,鹿深时看到老夫妻已经摘了满满两口袋嫩玉米,正站在路边等着他们。
老奶奶看到他们跑出来,笑着递过来一个刚掰下来的嫩玉米,玉米皮还带着新鲜的绿色,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来,给你们尝尝鲜。”老奶奶把玉米递到鹿深时嘴边。
鹿深时好奇地舔了舔,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让他忍不住又舔了两口。
棕子也凑了过来,对着玉米直哼哼,老奶奶又掰了一小块,喂到他嘴里。
兄弟俩吃得津津有味,小花也在一旁吃着老奶奶递过来的玉米。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老夫妻看着他们吃东西的模样,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这样的画面,温馨而美好。
接下来的几天,老夫妻每天都会带着鹿深时、棕子和小花去玉米地里。
随着玉米渐渐成熟,老夫妻请了村里的不少村民来帮忙收割玉米。
田地里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们一边收割玉米,一边聊着家常,欢声笑语不断。
鹿深时和棕子成了田地里的小调皮蛋,他们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有时候会跑到村民脚边蹭一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时候会追逐着田地里的小虫子,跑得不亦乐乎。
村民们都很喜欢这两个圆滚滚的小家伙,时不时会递过来一些零食,鹿深时和棕子来者不拒,吃得小肚子鼓鼓的。
小花始终守在他们身边,警惕地看着周围的环境,一旦有陌生人靠近,她就会竖起耳朵,发出低沉的呜咽声,提醒对方不要伤害她的孩子。
村民们都知道小花护崽,也都远远地看着,不敢轻易招惹这两个小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