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牙买加国 再次飘香(2 / 2)

有一次,在曼德维尔的加盟店,装修队突然说找不到符合要求的排烟管。史国栋跟着约瑟夫跑了三家建材店,最后在一家华人开的店里找到合适的型号。等排烟管安装好,已经是晚上十点,两人坐在店门口的台阶上,吃着冷掉的盒饭,看着远处的星空。

“史总,您说我们这20家店开起来,会不会成为牙买加最火的餐厅?”约瑟夫咬了口鸡腿,笑着问。

史国栋望着远处的灯火,点点头:“会的。你看,这里的人喜欢热闹,喜欢辛辣的味道,火锅正好符合他们的口味。等我们把店开起来,再搞点重庆火锅节,让更多人知道川渝文化。”

迈克尔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报表:“史总,好消息!我们跟本地的旅游公司签了合作协议,他们会把我们的火锅店推荐给游客。另外,露西的报道昨天登报了,今天有三家加盟店的咨询电话,都是想加盟的。”

“太好了!”史国栋接过报表,上面的数据比他预期的还要好,“再坚持一下,等16家加盟店都开业,我们就完成目标了。”

两个月后的一天,史国栋站在金斯敦市中心的“川渝红”旗舰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心里满是成就感。这两个月,他们不仅开了16家加盟店,还在本地培养了200多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牙买加人。

约瑟夫拿着一份统计报表跑过来,兴奋地说:“史总!现在我们在牙买加一共有22家火锅店了!比计划多了2家,其中有一家是在金斯敦的华人区,老板说下个月要开分店。”

迈克尔也笑着说:“刚才接到冷链公司的电话,他们想跟我们签独家合作协议,以后我们的食材能优先配送。另外,本地的超市也想进我们的牛油底料,说很多客人吃完火锅,都问在哪里能买到底料。”

史国栋接过报表,看着上面的数字,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刚下飞机时的场景。那时候,他还在担心川渝火锅能不能在牙买加立足,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走,我们去吃火锅!”史国栋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今天我请客,庆祝我们完成目标。对了,让后厨准备点菠萝,我们试试菠萝煮火锅。”

三人走进店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务员端上牛油锅底,史国栋往锅里加了几块菠萝,看着菠萝在锅里慢慢煮软,香味混合着牛油的浓郁,飘散在空气中。

“史总,接下来我们要不要拓展到其他加勒比国家?比如古巴、海地?”约瑟夫一边涮牛肉,一边问。

史国栋点点头,喝了一口啤酒:“当然要!不过现在先把牙买加的市场做好,等稳定了,再往周边国家拓展。我们要让川渝火锅的香味,飘遍整个加勒比海。”

迈克尔笑着说:“那以后我们是不是要在整个美洲开分店,让美洲人也尝尝中国重庆辣?”

“必须的!”史国栋夹起一块煮好的菠萝,放进嘴里,酸甜中带着牛油的香味,“你看,只要我们愿意尝试,愿意结合本地口味,川渝火锅就能在任何地方扎根。就像这菠萝,加在火锅里,不仅不奇怪,还很好吃。”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欢声笑语和火锅的香味交织在一起,成了金斯敦夜晚最热闹的风景。史国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清楚,这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但他相信,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川渝火锅一定能在加勒比海闯出一片天。

吃完火锅,史国栋走到店外,拨通了国内总部的电话。电话那头,总部的同事问他牙买加的情况,他笑着说:“一切顺利,22家店都开起来了,下一步,我们要让川渝火锅的香味,飘得更远。”

挂了电话,史国栋抬头望着星空,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条拓展之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目标。毕竟,美食是没有国界的,川渝火锅的香味,终会被更多人记住。

挂完总部的电话,史国栋手机又响了,是李伟打来的。电话里他声音透着雀跃:“史总,您猜怎么着?我店里今天来了个牙买加歌手,吃完火锅当场拍了段视频发社交平台,现在评论区都在问地址,今晚直接坐满了!”

史国栋笑着应道:“好样的!你记得让服务员多跟客人聊聊口味,有什么反馈及时跟我们说。”挂了电话,他转头看见约瑟夫和迈克尔正围着一个刚进店的老妇人说话——是马库斯的母亲,手里还提着一篮自己种的芒果。

“史先生,上次你教我做的冰粉,我加了芒果进去,邻居都说好吃!”老妇人把芒果递给史国栋,眼神里满是真诚,“你们的火锅让我想起小时候在牙买加乡下,一家人围着火炉做饭的热闹劲儿。”

史国栋接过芒果,心里暖烘烘的。他忽然明白,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火锅,更是一种热闹的生活方式,一种跨越文化的联结。正说着,露西也来了,手里拿着一份新报纸,头版赫然是“川渝火锅:牙买加餐饮新潮流”的标题,配着食客们围坐火锅旁的笑脸照片。

“史总,这篇报道发出去后,连牙买加旅游局都联系我了,想跟你们合作搞‘火锅+旅游’的体验活动!”露西指着报纸上的文字,语气激动,“他们说这是第一次有亚洲美食能在短时间内这么受欢迎。”

史国栋接过报纸,指尖划过照片里食客们的笑容,忽然想起刚到牙买加时,担心牛油锅底没人接受的忐忑。如今再看,火锅店的灯光映着不同肤色的笑脸,克里奥尔语、中文、英语混着火锅沸腾的“咕嘟”声,成了最特别的旋律。

“走,我们去后厨看看。”史国栋带头往厨房走,刚进门就看见几个本地员工正跟着重庆师傅学炒底料,红亮的牛油裹着花椒、辣椒,香味满溢。一个年轻的牙买加小伙儿擦了擦汗,笑着说:“史总,我现在炒的底料,我爸爸吃了都说比重庆师傅做的还香!”

夜色渐深,史国栋站在店门口,看着街上三三两两往店里走的客人,忽然觉得,这片加勒比海的土地,已经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约瑟夫递过来一瓶冰镇的本地朗姆酒,笑着说:“史总,我们现在有22家店了,下一步是不是该把‘川渝红’的招牌挂到古巴去?”

史国栋接过酒,和两人碰了碰瓶,望着远处海面的星光,轻声说:“会的。但现在,我们要先把这里的每一家店做好,让牙买加人提起火锅,就想起‘川渝红’,想起这份热辣的情谊。”

海风拂过,带着火锅的香味和朗姆酒的清甜。史国栋知道,这趟加勒比海的拓展之路,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川渝火锅的香味会飘得更远,而这份跨越山海的美味联结,也会在更多人的心里,扎下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