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梦幻启航 血脉蓝图(1 / 2)

波斯湾的夜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拂过自己的“川渝号”私人游艇的甲板。

史国栋凭栏而立,指尖夹着的雪茄燃着点点星火,目光却牢牢锁在远处那片隐约的黑影上——那是阿伯汗岛,此刻已被他重新命名为“梦幻岛”。

身后传来脚步声,约瑟夫提着两瓶红酒走近,瓶身上的标签还沾着细密的水珠。

“史,我表姑婆刚才还打电话来,说卖岛前想亲自来岛上看看。”他将其中一瓶递过去,开瓶时“啵”的轻响在夜风中格外清晰,“

她这辈子守着这座岛,总说它像块被遗忘的宝石,现在终于在我们手里要发光了。”

史国栋接过酒杯,猩红的酒液在杯中晃出涟漪,映着他眼底的笑意。“告诉玛丽洁姑婆,等码头的基础工程完工,我亲自去意大利接她。”

他抿了口酒,目光重新落回岛屿方向,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期待,“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视频里看岛的全貌吗?近百公里的礁盘,要是填海造陆完成,这里能成为连接亚非欧的航运枢纽,咱们川渝味道的火锅,以后能顺着这里的航线,送到更多人桌上。”

约瑟夫靠在栏杆上,想起几天前和表姑婆见面的场景,眼眶忍不住发热。“我奶奶要是还在,肯定会哭。”

他声音有些发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二战时她和表姑婆失散,我小时候总听她讲,说有个妹妹在海外,手里攥着一座能看得到星星的岛。现在好了,不仅亲人找到了,连岛都要变成咱们的家了。”

史国栋拍了拍他的肩膀,雪茄的烟雾缓缓散开。“亲人团聚,事业启航,这才是最好的缘分。”他话锋一转,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图纸,展开后借着甲板灯的光,能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

“你看,这是我让设计院做的初步规划,北边建深水码头,能停万吨货轮;中间留一片生活区,可以打造成一条商业街,员工和家属都能住;南边专门划一块做火锅文化园,以后游客来不仅能吃火锅,还能学底料制作,了解咱们川渝的饮食文化。”

约瑟夫凑过去看,手指点在图纸上标着“中央厨房”的位置,眼睛亮了起来。“这里要是建成,以后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加盟店,原材料就能从这里统一配送,再也不用担心之前巡视时发现的回收油、假底料问题了。”

他想起史国栋前阵子在西亚抽查酒楼时的严肃模样,又补充道,“上次在阿联酋发现的那家假加盟店,咱们已经和当地工商部门联手查封了,现在那边的直营店都在重新培训,卫生和食材标准比之前严了三倍。”

“严是应该的。”史国栋的语气沉了沉,雪茄在指尖捻了捻,烟灰落在甲板上,“咱们川渝味道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真’——真食材、真底料、真服务。之前巡视发现的问题,我已经让阿凡提牵头整改,等梦幻岛的总部建好,所有海外门店的管理标准都要从这里输出,绝不能再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正说着,对讲机里传来阿凡提的声音,带着些许兴奋:“史总,约瑟夫先生,挖泥船已经到锚地了!天津港务局的张海洋工程师说,明天一早就能开始作业,按中国的填海技术,最多三个月,就能看到岛的初步轮廓!”

史国栋立刻拿起对讲机,声音里满是干劲:“阿凡提,让工程师们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我去船上和他们碰面。另外,岛上的临时宿舍一定要安排好,食材和饮用水不够就从科威特调,千万别委屈了兄弟们。”

“放心吧史总!”对讲机里的声音透着底气,“我下午已经带人把宿舍打扫好了,还从附近镇上买了新鲜的羊肉,今晚给大家炖一锅羊肉汤,让他们尝尝咱们川渝味道的暖身子菜!”

挂了对讲机,史国栋和约瑟夫相视一笑。约瑟夫举起酒杯,语气郑重:“史,为了梦幻岛,为了川渝味道,干杯!”

“干杯!”两只酒杯轻轻碰撞,清脆的声响在波斯湾的夜空中回荡。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史国栋就带着工程师登上了那艘退役不久即将变成废铁的填海挖泥船。

船身虽有些斑驳,却依旧透着工业时代的厚重感,驾驶室里的仪表盘擦得锃亮,老船长马海岛握着舵轮,脸上满是自豪。

这艘船是史国栋以2000万人民币。以废钢铁的价格,从旧船拆解厂收回来的。

船长马海岛已退休,是史国栋挖过来的人才。船员大多也是退休船员,又招聘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现在可谓是兵强马壮。船的维修上面,石国栋又投入了500万人民币,现在可以维持正常运行。

“史总,这船跟着我在天津港干了二十年,填过的海比这岛都大!”老船长拍着舵轮,声音洪亮,“您放心,咱们中国的挖泥船,那是‘点石成金’的本事,保证把这礁盘填得平平整整,比陆地还结实!”

史国栋看着船舷边伸出的巨大挖斗和吸送喷射管道,指尖划过操作台上的按钮,眼里满是信任。“马船长,辛苦您了。”

他指着远处的岛屿,“这座岛不仅是我的心血,更是几百号员工的希望,以后咱们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的海外事业,甚至是咱们中国的在中东的海外码头,就靠它扎根了。”

老船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晨光中,梦幻岛的礁盘泛着淡淡的金光。“放心,我一定把活儿干好!”

他拉动操纵杆,巨大的挖斗缓缓沉入海中,溅起的水花在晨光里划出一道弧线,“等填好了,我也来尝尝您的火锅,听说比咱北方的涮羊肉还够味!”

中午时分,约瑟夫带着玛丽洁女士的视频电话赶来。屏幕里,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穿着精致的碎花裙,身后是摆满鲜花的阳台。

老太太在卖岛时,留了1%的产权,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给史国栋和约瑟夫站台和帮扶,避免某些国家借口给填海造陆找事。

“孩子们,我看到挖泥船了!”老太太的声音有些激动,手不自觉地攥着胸前的项链,“这项链是我丈夫当年给我买的,说等战争结束,就带着我在岛上种满花。现在好了,你们不仅要建码头,还要建家园甚至成为一个小国家,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高兴的。”

史国栋凑到屏幕前,笑容温和:“玛丽洁女士,等岛上的花园建好,我就按您的喜好种满玫瑰,再给您建一座能看到海的小房子。”

“不用不用。”老太太摆了摆手,眼里却闪着泪光,“我只要能看到你们把岛建好,看到约瑟夫有正经事做,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