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阿塞拜疆 火锅情长(2 / 2)

走出加盟店时,里海的风已经凉了,可史国栋和杨晓英的心里却暖烘烘的。阿凡堤笑着说:“我就说,咱们的火锅能征服里海畔的人!”杨晓英掏出手机,给国内的团队发了条消息:“巴库直营店,成了!”

史国栋看着远处的里海,夕阳正慢慢沉入海面,金色的波光映在他脸上。他想起三个月前,刚到巴库时,艾米拉还在犹豫要不要加盟,现在却能自信地给部长推荐自己做的粥;想起卡里姆他们,从一开始对火锅的陌生,到现在把这里当成“食堂”。他突然明白,所谓“拓展市场”,不只是把店开起来,更是把一种文化、一种温暖传递出去。

“老史,想什么呢?”杨晓英碰了碰他的胳膊。

史国栋回头笑了笑:“想咱们下次来,是不是该把重庆小面也带来?”

杨晓英噗嗤一声笑了:“你呀,野心真不小。不过,我觉得行。”

晚风拂过,带着火锅的香味,也带着里海的潮气。远处的巴库塔亮了灯,像一颗镶嵌在里海畔的宝石。史国栋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带着诚意,带着对美食的热爱,里海畔的火锅香,一定会飘得更远。

第二天签约时,拉希德部长还特意提到了艾米拉的粥:“史先生,你们不仅带来了美味,还带来了用心。阿塞拜疆人喜欢真诚的人,也喜欢真诚的美食。”史国栋握着他的手,真诚地说:“我们希望,川渝火锅能成为中阿友谊的桥梁,让更多人感受到不同文化碰撞的美好。”

签约仪式结束后,史国栋和杨晓英站在政府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巴库的街景。杨晓英拿出手机,给家里的孩子发了段视频,视频里,是“川渝味道”的招牌在阳光下闪耀的样子。孩子在视频里喊:“爸爸,妈妈,我也要去里海边吃火锅!”

史国栋笑着说:“等明年暑假,带你来。”

他知道,这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他已经看到,里海畔的火锅香,正在慢慢融入这座城市的烟火气里,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和杨晓英,也将带着这份初心,在这片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继续书写属于“川渝味道”的故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巴库的直营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吸引了当地人,还有不少周边国家的客商特意来尝鲜。艾米拉的加盟店还开了分店,她雇了几个当地的姑娘,还教她们做中国的家常菜。卡里姆他们每次来,都会跟史国栋聊起油田里的事,说“现在油田里的人都知道,里海边有家好吃的中国火锅”。

有一次,史国栋去甘贾市考察加盟店,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说:“我年轻的时候去过中国,那时候就觉得中国的饭菜好吃,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真好。”史国栋听了,心里满是感动——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决定,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能让老人想起年轻时的美好回忆。

杨晓英也没闲着,她开始研究阿塞拜疆的食材,把当地的核桃、石榴融入到火锅的蘸料里,推出了“里海特色蘸料”,深受客人喜欢。她还在店里办了“中国美食文化周”,教客人包饺子、做面条,不少当地人都来参加,还跟她成了朋友。

阿凡堤有时候会跟他们开玩笑:“当初我还担心你们打不开市场,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史国栋笑着说:“不是我们厉害,是美食无国界。只要你用心做,不管在哪里,都会有人喜欢。”

转眼到了冬天,里海的风更冷了,可“川渝味道”的店里却总是暖意融融。史国栋和杨晓英站在店里,看着客人们围着火锅说说笑笑,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这三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些曲折和困难,都成了他们前进路上最珍贵的财富。

“老史,你看,”杨晓英指着窗外,“下雪了。”

史国栋抬头看去,雪花慢悠悠地从天空飘落,落在“川渝味道”的招牌上,红白相映,格外好看。他握住杨晓英的手,轻声说:“明年春天,咱们去纳希切万看看,那边的油气资源也很丰富,说不定能再开几家店。”

杨晓英笑着点头:“好啊,我陪你去。”

雪花越下越大,里海畔的火锅香,在雪中弥漫得更远了。史国栋知道,只要他们带着这份对美食的热爱,带着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川渝味道”的故事,还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下去,温暖更多人的心房。

开春时,纳希切万的加盟店如期开业。剪彩那天,卡里姆特意带着油田的工友们赶来,还送来一面绣着“鱼羊鲜暖异乡心”的锦旗,红绸金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艾米拉也带着分店的姑娘们来了,手里拎着刚烤好的阿塞拜疆馕,非要让史国栋和杨晓英尝尝“配火锅的新吃法”。

拉希德部长亲自到场,握着史国栋的手感慨:“当初我没想到,一碗火锅能连起这么多人的心。现在巴库的孩子都知道,中国有个‘会暖肚子的鱼羊鲜’。”说话间,几个当地小孩围着店里的灯笼转,用生硬的中文喊着“火锅,好吃!”,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傍晚时分,史国栋和杨晓英站在纳希切万的分店外,看着里海的晚霞染红半边天。杨晓英掏出手机,翻出三个月前在巴库老城区拍的照片——那时招牌刚挂好,他们还在为签约焦虑,如今手机里存满了客人的笑脸、加盟店的热闹场景。

“老史,你说咱们当初要是没坚持下来,会怎么样?”杨晓英轻声问。

史国栋望着店里蒸腾的热气,笑着摇头:“哪有那么多‘要是’?你看这火锅,得慢慢熬才够鲜;做事也一样,熬过去了,香味自然就飘远了。”

晚风掠过,带着火锅的鲜香和里海的湿润,远处传来当地民乐的旋律。史国栋知道,这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00万颗向往美味与温暖的心,还会继续与“川渝味道”相遇。而他和杨晓英的故事,也会像锅里翻滚的鱼羊鲜,在岁月里熬出更浓的情谊,飘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