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巴基斯坦 清真为主(1 / 2)

飞机降落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时,午后的阳光裹着热浪扑面而来,史国栋捏着西装口袋里皱巴巴的清真食品认证文件,额角的汗还是把浅灰色衬衫洇出了一小片印子。

接机的当地翻译阿卜杜勒举着“川渝味道”的纸牌,见他出来立刻快步迎上前,开口却是带着乌尔都语腔调的四川话:“史总,巴希尔酋长在‘新月清真餐厅’等您,他特意交代,要先尝哈你们的火锅‘辣’够不够劲,要是不辣,这合作的事儿就先搁一搁。”

史国栋愣了愣,随即扯了扯衣领笑出声:“要得!让酋长晓得,咱川渝人的辣,不是纸上谈兵吹出来的。”

他转头让马助理把装着预制菜样品的保温箱抱紧,自己则把认证文件仔细叠好,塞进内侧口袋——这文件是团队在巴基斯坦跑了半个月才拿到的,要是因为“辣度”卡了壳,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车队穿过卡拉奇喧闹的街道,路边的小吃摊飘着浓郁的咖喱香,穿长袍的商贩推着小车叫卖,偶尔能看见裹着头巾的妇女提着藤编菜篮匆匆走过。

阿卜杜勒突然压低声音,用手肘碰了碰史国栋:“史总,您可别小看巴希尔酋长,他管着卡拉奇东部的商户许可,前阵子有家土耳其餐厅没跟他打招呼就开店,结果开业三天就被举报‘清真流程不合格’,直接关了门,到现在都没开起来。”

史国栋指尖轻轻敲了敲膝盖,没接话,只是示意司机开慢些,目光扫过路边挂着“清真认证”标识的店铺——他心里清楚,在巴基斯坦,“清真”不只是饮食标准,更是打开市场的钥匙,而巴希尔酋长,就是那把钥匙的掌管者。

到了新月清真餐厅,巴希尔酋长已经坐在包厢里,一身雪白的传统长袍,袖口和领口绣着暗金色花纹,手指上的蓝宝石戒指在灯光下晃得人眼晕。

他没起身,只是抬了抬下巴,指了指桌上的空瓷碗:“史先生,我在拉合尔吃过印度火锅,那辣度跟糖水似的。今天我要特辣——比我们本地的‘那伽辣椒’还辣,你敢拿出来,我们再谈开店的事。”

史国栋心里松了口气——出发前团队特意调研过,巴基斯坦人嗜辣,尤其是南部地区,那伽辣椒的辣度虽高,却比不上四川的七星椒。

他示意马助理打开保温箱,拿出提前在巴基斯坦研制的清真麻辣底料,又取出封装好的预制羊肉卷:“酋长,您放心,这底料用的是本地红辣椒和四川七星椒按3:1配的,加了十三香、草果这些清真香料,没放一点猪油。这羊肉卷是旁遮普牧场直供的,冻鲜技术能锁鲜三个月,下锅涮十秒,跟现切的没差。”

旁边的厨师立刻支起小火锅,倒上底料加水煮沸,红油翻滚时,一股辛辣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巴希尔酋长的眉头皱了皱,伸手拿起筷子:“预制菜?我听说中国餐厅都讲究现做,你这预制菜,是不是怕我们这边食材不够好?”

“不是怕,是为了省成本、保味道,”史国栋递过一双竹筷,“巴基斯坦很多城市物流不方便,现做的话,蔬菜和肉容易坏,价格也得往上提。预制菜能把成本降三成,到时候普通老百姓也吃得起。您先尝尝,要是觉得味道差,我今天就订机票回中国。”

巴希尔酋长夹起一筷子羊肉,放进红油锅里涮了几秒,塞进嘴里。

起初他表情平静,嚼了两口后,额头的汗珠突然冒了出来,他拿起旁边的冰水猛灌了两口,却又拍着桌子笑了:“好辣!够味!比我去年在德黑兰吃的波斯辣菜还够劲!”

他顿了顿,突然收起笑容,“但我有个问题——卡拉奇东部偶尔有‘那些人’(指叛乱分子)闹事,前阵子有家超市被抢了,你在这儿开店,要是他们来砸场子,你怎么办?”

史国栋早有准备,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合作方案:“酋长,我想跟您合作。您帮我们协调当地警局和部落关系,我们的预制菜供应链可以优先给您旗下的二十家清真超市供货,而且餐厅每月的利润,我们分您两成。您看怎么样?”

巴希尔酋长的手指在方案上敲了敲,突然抬头盯着史国栋:“史先生,你知道上个月印度的餐厅在拉合尔被砸了吗?他们也是说要做清真食品,结果被人查出用了非清真的油。你们中国人,能保证永远不出错?”

“我用中国人的信誉保证,”史国栋身子前倾,“我们在巴基斯坦专门请了三位清真牧师,每天盯着食材采购和加工,每一批预制菜都要盖清真章才能出厂。要是出了一点问题,您随时可以封我的店,我一分钱都不带走。”

包厢里沉默了半分钟,巴希尔酋长突然拿起笔,在方案上签了字:“明天我让秘书给你送商户许可。但是史先生,你记住——在巴基斯坦,‘清真’这两个字比生命还重要,要是出了岔子,我第一个找你。”

卡拉奇的第一家店开业后,生意火得超出预期,每天都要排队到晚上十点。开店的消息传出去没几天,伊斯兰堡的军方后勤官卡里姆少校就找上了门。

那天史国栋正在餐厅检查预制菜的包装,卡里姆少校穿着笔挺的军装,肩上扛着两星肩章,径直走到他面前:“史总,我们听说你们的预制菜安全又好吃,想采购一批给边境的士兵封山期当主菜。”

史国栋心里一喜——军供订单不仅能赚钱,还能打响品牌名声。

可他刚要答应,旁边的阿卜杜勒突然拉了拉他的衣角。

等卡里姆少校走后,阿卜杜勒才急得直跺脚:“史总,您怎么敢随便应啊!军方采购要过三道检测,而且之前有家埃及公司用过期鸡肉充数,现在军方对外国供应商特别严,只要出一点错,就会被列入黑名单!”

果然,第二天军方就派了检测团队来,从底料到预制菜,每一样都取样带走。

三天后,卡里姆少校再次上门,手里拿着检测报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史总,你们的牛肉预制菜里,检测出了微量酒精成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清真食品绝对不能有酒精,要是传出去,你们的餐厅会被民众砸掉的!”

史国栋心里咯噔一下,立刻让人把研发团队的小张叫过来。小张拿着检测报告,脸都白了:“史总,是我们的错!之前在国内做牛肉酱时加了料酒去腥,来巴基斯坦后换了配方,用柠檬汁代替料酒,但有一批原料没清干净,混进去了……”

卡里姆少校皱着眉,手指在桌上敲得咚咚响:“史先生,我知道中巴是朋友,我也想跟你们合作。但士兵们都是穆斯林,要是吃了不清真的东西,会影响士气的。”

史国栋深吸一口气,走到卡里姆少校面前:“少校,我保证,今天之内把所有有问题的预制菜全部销毁,明天重新送一批样品来检测。而且,我们愿意免费给军方提供一个月的试吃,每天送两百份,直到你们满意为止。”他顿了顿,“要是这次还不合格,我亲自去边境给士兵们道歉。”

卡里姆少校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沉默了一会儿:“好,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但史先生,这是最后一次。”

那三天,史国栋几乎没合眼,盯着研发团队重新调配底料,又亲自去旁遮普牧场挑选牛肉,每一步都让清真牧师在场监督。等重新送样检测时,卡里姆少校看着合格的报告,终于露出了笑容:“史总,你们中国人的认真,我服了。这批军供订单,就给你们了,先订五千份!”

消息传到巴希尔酋长耳朵里,他特意从卡拉奇开车来伊斯兰堡,拍着史国栋的肩膀笑:“史先生,你可真行!连军方都信你,以后卡拉奇的店,我帮你盯着,谁要是敢闹事,我让部落的人收拾他!”

开店第六个月,史国栋的“川渝味道”已经在巴基斯坦开了67家店,成了当地最高档的火锅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