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闯进韩国 抢先注册(1 / 2)

首尔明洞的三月,寒风裹着雪粒子砸在史国栋脸上,他攥着刚打印好的商标注册证,指节因为用力泛白。

身后跟着的李秘书长裹紧了羽绒服,声音里带着颤:“史总,真要现在去找金社长谈加盟?听说他上周刚把三家中餐加盟店逼得关了门。”

史国栋回头,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得飞快:“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啃。咱们在朝鲜开店时,连零下三十度的配送难题都解决了,还怕他个金社长?”

话虽硬气,他却悄悄把注册证往公文包深处塞了塞——那是三年前熬夜整理的13大菜系配方专利,如今是闯韩国市场的唯一底气。

未雨绸缪的准备是对的,不久史国栋就遇到了人造困难,初遇的刁难,正是商标局里的“文字游戏”。

两人刚走进韩国知识产权局,穿西装的朴科长就把一叠文件推到桌上,眉头拧成疙瘩:“史先生,你们申请的‘鱼羊鲜’商标有问题。‘鲜’字在韩语里和‘陷阱’发音相近,不符合食品类商标的积极导向。”

史国栋心里一沉,早知道韩国对商标审查严苛,却没想到卡在字眼上。他掏出提前准备的中韩对照词典,指着“鲜”字的注释:“朴科长,‘鱼羊为鲜’是中国千年饮食文化的体现,我们还有128道菜品的制作工艺专利,能证明这个字代表的是食材新鲜,不是什么陷阱。”

朴科长翻了翻专利文件,又抬眼打量史国栋:“专利是三年前申请的?当时你们还没进入韩国市场,为什么要提前注册?”

“预防抢注。”史国栋声音掷地有声,“去年有韩国企业想抢注‘四川火锅’商标,最后因为我们提前注册的底料配方专利,才放弃诉讼。现在我们要在韩国开101家店,必须守住知识产权。”

李秘书长在一旁补充:“朴科长,我们在东北有生产基地,所有预制菜品和底料都有追溯码,要是商标通不过,不仅101家店开不了,连东三省给韩国的食材配送都要受影响。”

朴科长沉默了十分钟,突然笑了:“史先生的前瞻性让人佩服。明天带一份‘鲜’字文化说明过来,我帮你们提交复审。”

史国栋刚松了口气,就听见朴科长又说:“不过金社长那边,你们可能还要多费点心。他手里握着明洞三个黄金地段的商铺,想开店绕不开他。”

几天后史国栋就参加了,这个金社长所组织的的“鸿门宴”。

那晚,金社长的烤肉店包厢里,炭火噼啪作响。

金社长把烤得焦黑的五花肉推到史国栋面前,语气带着嘲讽:“史总,听说你们在朝鲜开了五十家店?可韩国不是朝鲜,我的加盟店要抽营业额的30%,还得用我指定的食材供应商。”

史国栋夹起五花肉放进生菜里,不急不慢地说:“金社长,我们的预制底料和菜品都有注册商标,用别人的食材就是侵权。至于加盟费,行业标准是15%,30%太高了。”

“侵权?”金社长拍了桌子,烤肉盘里的油溅了出来,“在韩国,我说了算!去年有家中餐店不听我的,结果被举报卫生不达标,关了半个月门。你们要是不,这101家店就别想开了。”

李秘书长刚要开口,史国栋按住他的手,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金社长,这是我们在东北生产基地的检测报告,所有食材都符合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的标准。另外,我们已经和明洞另外两家商铺谈好了,要是您这边谈不拢,我们可以换地方。”

金社长盯着文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史国栋早有后手,沉默了半晌才说:“加盟费降到25%,食材必须从我的供应商那里进七成。”

“20%,而且只能用我们的预制底料,菜品可以从您的供应商里选三种。”史国栋寸步不让,“我们要保证‘川渝味道’的口感,不能砸了招牌。”

包厢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只有炭火的声音在响。最终金社长咬了咬牙:“成交!但要是第一个月营业额达不到5000万韩元,我就终止合同。”

解决了这些困难,配送上又出了问题。配送危机主要是维系暴风雪里的供货生命线。

四月的东北,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把高速公路封了。

史国栋接到生产基地的电话时,正在首尔江南区考察店面,电话里的声音带着哭腔:“史总,往韩国配送的30吨底料和预制菜品卡在高速上了,要是明天送不到仁川港,首批五家加盟店就得断货。”

史国栋立刻赶回东北,站在漫天风雪里,看着被堵成长龙的货车,心里像被火烧一样。

李秘书长打来电话:“史总,金社长刚才发消息,说要是明天断货,就要按合同扣我们50万违约金。还有三家旅游团已经预定了下周的火锅宴,要是开不了门,咱们的口碑就毁了。”

史国栋深吸一口气,对电话那头说:“你先跟金社长说,我们肯定能按时送到。再联系铁路局,看看能不能用货运火车走边境线,从丹东到新义州,再转车去仁川。”

挂了电话,他钻进货车驾驶室,和司机一起铲雪。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汗水很快浸湿了衣服,又结成了冰。

直到凌晨三点,铁路部门终于回复,可以安排临时货运车厢。史国栋盯着货车把食材装上火车,才瘫坐在雪地里,掏出手机给李秘书长发消息:“食材有着落了,让加盟店准备开业。”

可刚松了口气,又接到韩国海关的通知:“你们的预制菜品没有韩文营养成分表,需要重新检测,至少要三天。”

史国栋眼前一黑,他知道三天后,首批加盟店的开业就得推迟,金社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立刻联系翻译,连夜赶制营养成分表,又带着文件去韩国海关总署。

接待他的郑关员看着黑眼圈浓重的史国栋,皱着眉说:“史先生,没有提前报备,临时检测是不可能的。”

“郑关员,这些菜品我们在朝鲜已经通过了检测,而且东北生产基地有韩国食药处认证的实验室。”

史国栋把认证文件递过去,“首批五家加盟店有两百多个员工等着开业,要是断货,他们就得失业。您就通融一下,我们愿意支付加急检测费。”

郑关员翻了翻文件,又看了看史国栋疲惫的样子,终于松了口:“我帮你申请紧急通道,但只能检测一部分样品,明天早上给你结果。”

第二天清晨,当史国栋拿到合格报告时,李秘书长已经在仁川港等着了。看着货车把食材运往加盟店,史国栋笑着说:“这下可以跟金社长交差了。”

六月的首尔,阳光正好,川渝味道计划的101家加盟店已经开了70家,生意火爆。可史国栋却接到了律师的电话:“史总,有家韩国公司抢注了‘川渝火锅’的商标,还起诉我们侵权,要求赔偿10亿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