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川渝味道 亚洲开局(2 / 2)

老黄记的灯笼在雨雾里摇晃,红绸子裹着的门柱上还贴着去年的春联。黄老板正蹲在灶台前炒回锅肉,见林薇进来,手里的锅铲\"哐当\"扔在铁锅里。

\"林小姐倒是比我想象中年轻。\"黄老板转过身,油乎乎的围裙上沾着片蒜苗叶,\"史国栋派了个女将过来,是觉得我这老头子好欺负?\"

林薇没接话,从铁皮盒里掏出包底料拆开,一股醇厚的牛油香瞬间盖过了厨房里的油烟味。\"黄老板尝尝,这是我们四川老师傅用二十三种香料炒的,比您现在用的多了两味山奈和草果。\"

黄老板的喉结动了动,却把脸扭向窗外:\"别跟我来这套,你们在素坤逸路开那么大的店,明摆着是抢旅行社的生意。\"

\"您的宫保鸡丁用的是本地鸡胸肉吧?\"林薇忽然指着灶台边的瓷盆,\"其实加两勺鱼露会更嫩,泰国的鸡适合这种做法。\"

她拿起锅铲舀了勺红油,手腕一转,锅里的肉片立刻裹上均匀的酱汁,\"您看,稍微改改火候,既保留川菜的魂,又合泰国人的口味。\"

黄老板的眼睛亮了,伸手从调料罐里捏了撮花椒扔进锅:\"你们真愿意教本地厨子?\"

\"明天试营业,\"林薇把铁皮盒往灶台上一放,\"我让岳师傅过来给您的人演示炒料,条件是您帮我们联系三个泰国本地旅行社。\"

雨停的时候,天边裂开道金缝。林薇站在老黄记门口,看着黄老板的侄子骑着摩托去送底料,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林部长,史总视频会议。\"小周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里史国栋正坐在纽约的办公室里,背景是落地窗外的中央公园。

\"泰国那边准备得怎么样?\"史国栋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岳师傅的羊排处理好了?\"

\"都妥当了,\"林薇侧身避开檐角滴落的雨水,\"刚才黄老板说,泰国人吃火锅不爱蘸麻酱,我们准备了鱼露和青柠汁的蘸料。\"

屏幕里忽然插进个金发碧眼的脑袋,是负责欧美市场的岳师傅。\"丫头别忘了,欧美游客要番茄锅底,上次在巴黎,有个法国佬把九宫格当艺术品拍了半小时。\"

林薇忍不住笑了:\"知道了岳师傅,我让后厨备了二十种锅底,保证比埃菲尔铁塔还多样。\"

试营业当天的阳光格外烈,把\"川渝味道\"的招牌照得金灿灿的。第一个进门的是个穿花衬衫的导游,身后跟着二十多个扛着相机的中国游客。

\"林部长,这是黄老板介绍的云南团,\"导游把草帽往服务台上一扔,\"他们刚从清迈过来,就想尝尝家乡味。\"

林薇刚要吩咐上菜,忽然看见门口冲进几个穿制服的人,领头的举着个蓝色文件夹,泰语说得又快又急。阿明脸色煞白地跑过来:\"是卫生部的,说有人举报我们用野生动物做食材。\"

岳师傅面带微笑地从后厨走出来,手中拎着一个小巧的笼子。笼子里,一只可爱的竹鼠正津津有味地啃着一根胡萝卜,它那圆滚滚的身体和呆萌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喜爱。

岳师傅将笼子轻轻放在桌上,然后不紧不慢地介绍道:“这只竹鼠可是我们在清莱租的农场里自己饲养的哦,绝对纯天然、无污染!”

接着,他又指了指旁边摆放着的鹿肉、野猪肉和野兔肉,继续说道:“这些肉类也都不是普通的食材,它们可是来自我们公司在中国贵州的野生动物基地呢!”

说罢,岳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文件,“啪”的一声拍在桌上,自信满满地说:“这是检疫证明和入境证明等相关材料,每一只动物都有详细的编号记录,绝对真实可靠!如果有人不信的话,可以随时去查证。”

穿制服的人翻着文件,忽然指着菜单上的\"菌味汤锅\"叽叽喳喳。林薇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储藏室抱出个玻璃罐,里面泡着晒干的竹荪和羊肚菌。

\"这些都是云南产的食用菌,\"她打开翻译软件,\"在中国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这是中国农业部的检测报告。\"

正僵持着,门口响起阵爽朗的笑声。黄老板拎着个保温桶走进来:\"萨瓦迪卡,这是我亲手做的冬阴功汤,给各位长官尝尝。\"他打开桶盖时,酸辣的香气漫了满屋,\"这家店的老板是我的老朋友,他们的食材比我店里的还干净。\"

制服们交换着眼神,为首的接过林薇递来的火锅底料:\"明天我们会派专人来做食品安全培训,希望贵店能成为中泰餐饮合作的典范。\"

傍晚时分,旅行团的人渐渐散去。林薇正清点账单,忽然看见个穿校服的泰国女孩趴在窗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翻滚的毛肚。

\"小妹妹,要不要进来尝尝?\"林薇招手让她进来,示意服务员上份小份鸳鸯锅。女孩怯生生地坐下,夹起片肥牛在清汤锅里涮了涮,忽然眼睛瞪得溜圆。

\"辣的更好吃哦。\"林薇往她碗里舀了勺红油,\"试试这个香油蒜泥,是四川人吃火锅的标配。\"

女孩犹豫着尝了口,忽然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她掏出手机叽里呱啦地打了通电话,半小时后,一对泰国夫妇急匆匆地赶来,手里还提着个果篮。

\"我女儿说这是她吃过最好吃的东西,\"男人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我们能加盟吗?我在普吉岛有间临街的店面。\"

林薇刚要回答,手机忽然响了。史国栋的声音带着难掩的兴奋:\"丫头,纽约分店的营业额破纪录了!泰国这边怎么样?\"

\"刚收了第一份加盟申请,\"林薇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霓虹灯,湄南河上的游船正播放着中国民歌,\"史总,您说咱们要不要把四川的辣椒种子引进来,在清迈种一片基地?\"

电话那头传来岳师傅的大嗓门:\"让他们种!明年我来教他们做豆瓣酱,保证比郫县的还香!\"

三个月后的开业庆典上,236家店同步鸣放鞭炮。林薇站在曼谷旗舰店的露台上,看着楼下排队的人群里既有戴斗笠的泰国农民,也有穿西装的欧美游客,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林部长,这是泰国商务部发的杰出贡献奖。\"阿明递过来个烫金证书,\"他们说要把咱们的火锅写进泰国旅游攻略里。\"

远处的湄南河上,游船的大屏幕正播放着火锅制作的纪录片。林薇忽然想起史总在视频会议上说的话:\"餐饮是最好的外交官,一锅沸腾的红油,能比任何演讲稿都让人记住中国。\"

她转身走进厨房,岳师傅正带着十几个泰国厨师炒底料,牛油在铁锅里翻出金黄的浪,花椒和辣椒的香气乘着风,飘向遥远的湄南河入海口。那里,装载着火锅底料的货轮正鸣笛启航,要去把这股中国味道,撒向更广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