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拓展冰岛 神奇世界(2 / 2)

“我们不仅要证明自身的安全性,还要让冰岛人参与到火锅文化的创造中来。”史国栋在发布会上充满激情地说道。他强调,火锅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是一种文化,一种能够连接不同人群和地域的桥梁。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不仅向冰岛人民展示了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承诺,还邀请他们成为这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部分。我们相信,通过消费者的参与和体验,火锅文化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冰岛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冰岛美食协会举办的年度颁奖礼上,史国栋被授予“文化融合特别奖”。颁奖词中写道:“川渝味道不仅带来了美食,更让冰岛人重新认识了自己的食材。麻辣与鲜甜的碰撞,就像火山与冰川的共生,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味觉奇迹。”

领奖时,史国栋的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望向远方的极光。

当第四十六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门店在阿克雷里亮起暖黄色的招牌时,史国栋站在北极圈边缘的寒风里,望着被晚霞染红的海面,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出的是冰岛北部最大城市阿库雷里的市长邀约——对方希望能将火锅纳入城市旅游推广的特色项目。

这通意料之外的电话,让他意识到,川渝味道在冰岛的征程,才刚刚进入高潮。

“史总,本地供应商主动提出合作!”李秘书长裹着厚重的羊毛围巾,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却难掩眼中的兴奋,“雷克雅未克的有机农场想专供我们散养羊肉,还有个冰川水品牌想联名推出‘冰火’饮料!”

会议室里,地图上密密麻麻贴着新店选址的标签,从南部黑沙滩旁的维克小镇,到东部峡湾深处的埃伊尔斯塔济,每个标记都像是等待点燃的火种。

然而,扩张的速度远超预期,新的难题也随之而来。在埃伊尔斯塔济筹备分店时,当地居民聚集在市政厅抗议。

“我们不想让小镇变成游客的食堂!”白发苍苍的老渔民古德伦拄着拐杖,声音颤抖却坚定,“这些火锅店抢走了我们鳕鱼的配额!”原来,随着门店数量激增,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对冰岛鳕鱼的采购量已占当地捕捞量的15%,触动了传统渔业的敏感神经。

史国栋连夜驱车四小时赶到埃伊尔斯塔济,在渔港的旧仓库里,他推开弥漫着咸腥气的木门,看见十几个渔民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摆着刚切开的发酵鲨鱼肉——那是冰岛最具争议的传统食物。

“我知道你们觉得我们在掠夺资源。”史国栋脱掉大衣,露出里面印有维京战船图案的川渝味道围裙,“但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方式合作。”

他掏出平板电脑,展示出一组数据:川渝味道在全球的供应链网络,可以帮助冰岛海产品打开中国市场;同时,餐厅愿意出资改造渔港冷库,提升本地鱼类的保鲜技术。

最让渔民们心动的,是史国栋提出的“渔民体验日”计划——让游客跟着渔民出海捕鱼,再将新鲜渔获直接送上火锅餐桌。“这不是掠夺,而是让全世界看见冰岛渔业的价值。”

他的话让会议室陷入长久的沉默,最终,古德伦咬开一块鲨鱼肉,咧嘴笑道:“那你们得教我怎么把这玩意儿涮进麻辣锅!”

解决了供应链危机,团队开始在文化融合上大胆创新。在雷克雅未克的旗舰店,每周三都会举办“维京火锅夜”。

服务员们穿着仿制的维京铠甲,用古法锻造的铁锅煮火锅;食客们可以戴上牛角头盔,跟着本地诗人朗诵《埃达》史诗片段,答对问题就能获得特制的“雷神之锤”造型调料勺。

这个活动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连冰岛重金属乐队Solstafir都来拍摄音乐视频,主唱在沸腾的火锅前嘶吼:“麻辣是新时代的战歌!”

但真正让川渝味道在冰岛扎下根的,是对细节的极致打磨。在北部小镇伊萨菲厄泽,团队发现当地居民习惯用鲸鱼肉做菜,便研发出“极地鲸肉锅”,搭配冰岛独有的桦树汁解腻。

在首都的素食主义者聚集区,推出用冰岛苔藓和地衣熬制的素汤底,连最挑剔的环保主义者都不得不承认:“原来麻辣也可以如此清新。”

随着门店网络的完善,史国栋开始着手搭建冰岛本地的管理团队。从渔村长大的索尔被任命为供应链总监,这个曾经的鳕鱼捕捞队长如今能精准计算出每艘渔船的最佳交货时间。

艺术学院毕业的英格博格负责品牌设计,她将冰岛传统的鲁纳文字融入火锅logo,让每个门店的招牌都像是从冰川中生长出来的艺术品。

“我们不再是外来者。”史国栋在年度员工大会上举起装满冰岛黑啤的牛角杯,“上个月,有个冰岛小孩在作文里写‘火锅是冰岛的新传统’,这比任何商业成功都让我骄傲。”

台下,来自冰岛全国各地的员工们欢呼着碰杯,火锅的香气与冰岛特有的泥炭火气息交织在一起,氤氲成一幅前所未有的文化交融图景。

当极光再次笼罩冰岛夜空时,川渝味道的门店已遍布这个岛国的每个角落。在最偏远的西峡湾,牧羊人会在暴风雪后走进温暖的火锅店,用沾满羊毛的手抓起筷子;在雷克雅未克的金融区,西装革履的白领们争论着麻辣汤底的最佳蘸料配方。

而史国栋的目光,早已投向了还未拓展完的南方——那里,波黑的绿色森林在浓雾中若隐若现,等待着麻辣鲜香书写下一段冰与火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