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进入芬兰 再获一国(2 / 2)

史国栋心中一动。回到店里,他立刻召集团队:“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

李秘书长,联系社区委员会,我们免费举办芬兰文化讲座;市场部,策划‘火锅与北欧民谣之夜’,邀请本地乐队演出。”

一周后,“川渝味道”门口支起了免费茶饮摊,芬兰传统萨米鼓的节奏与重庆民谣《黄杨扁担》奇妙交融。

玛蒂娜戴着羊毛围巾坐在前排,看着瑞典分店的安德斯客串表演维京战舞,笑得前仰后合。市政官员也受邀到场,当他尝过用芬兰野莓调制的解辣特饮后,拍着史国栋的肩膀:“你们不仅带来了美食,更带来了文化的活力。”那封投诉信,就这样不了了之。

然而,更大的危机在供应链端悄然酝酿。原本合作的驯鹿牧场因冬季暴风雪,运输路线受阻,食材供应岌岌可危。

史国栋站在空空的冷库前,听着李秘书长汇报:“空运成本太高,铁路运输至少要延误两周。”

深夜,他独自驱车前往罗瓦涅米。在零下30度的雪原上,车灯照亮的雪雾中,他找到了艾琳娜孙子的牧场。

牧场主米科正和工人用雪橇转运驯鹿,见到史国栋,惊讶地说:“这么恶劣的天气,你居然敢来?”

史国栋搓着冻僵的手笑道:“在重庆,再大的雨也要去火锅店排队。这点风雪,不算什么。”

他和米科一起铲雪、喂驯鹿,终于在篝火旁聊出了转机——米科提议联合周边牧场成立合作社,用雪地摩托组成应急运输队。

解决了食材问题,史国栋又盯上了芬兰另一大特色——桑拿文化。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火锅搬进桑拿房?”这个大胆的想法遭到团队一致反对,李秘书长连连摇头:“高温环境下,火锅油汤飞溅太危险!”

但史国栋没有放弃。他请来芬兰顶尖的工业设计师,研发出带防溅隔板的迷你铜锅;定制能耐高温的火山石烤盘,推出桑拿特供的“石板烤肉火锅套餐”。

开业那天,芬兰电视台闻讯而来,镜头里,裹着浴巾的食客们在蒸汽缭绕中涮着驯鹿肉,喝着冰镇萨赫蛋糕酒,这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迅速刷爆社交网络。

圣诞前夕,“川渝味道”推出与艾琳娜家族牧场合作的限定套餐:驯鹿肉饺子配麻辣汤底,云莓果酱浇在红糖冰粉上。

更令人惊喜的是,妮娜·海基宁带着滑雪队队员现身,他们穿着印着“火锅战士”字样的队服,现场挑战“麻辣九宫格”。

当妮娜辣得直哈气却坚持吃完最后一口毛肚时,全场响起欢呼。她对着直播镜头笑道:“滑雪需要勇气,吃这个火锅更需要!”这场直播吸引了百万观众,订单像雪片般飞向罗瓦涅米分店。

新年钟声敲响时,史国栋站在赫尔辛基总店的露台上,看着远处港口的灯火。李秘书长举着香槟走来:“芬兰三家分店全部盈利,罗瓦涅米店还被评为‘最具创意餐厅’。”

史国栋望向北方,极光在天际流转成川渝火锅翻滚的红浪。他知道,征服芬兰只是起点。

在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上,“川渝味道”不仅扎下了根,更用美食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下一站,北极圈的火锅店,正等待着续写新的传奇。

终于,位于北极圈内的罗瓦涅米分店开业前,史国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零下40度的极寒气候让火锅底料在运输途中冻结成冰坨,刚出锅的汤底端上桌瞬间冷却。

李秘书长拿着反复测试的报告,愁眉苦脸:\"常规保温设备完全失效,除非给每个餐桌装个小锅炉。\"

这个玩笑般的提议却让史国栋灵光乍现。他连夜联系中国的科研团队,借鉴航天保温材料技术,研发出内嵌石墨烯加热层的特制火锅桌。当第一张样品运抵罗瓦涅米,在漫天极夜中保持着恒温沸腾时,芬兰工程师们围着设备惊叹:\"这简直是魔法!\"

开业当天,特邀嘉宾除了芬兰政要,还有从瑞典专程赶来的安德斯。这位维京后裔裹着驯鹿皮披风,手持战斧状开瓶器,在极光下高喊:\"为跨越国界的美味干杯!\"

而真正引爆全场的,是史国栋精心策划的\"极光火锅宴\"——食客们戴着AR眼镜,眼前的红汤随着极光变化投射出不同色彩,当虚拟的驯鹿群从锅底跃出时,现场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

然而,成功总是伴随着新的挑战。芬兰媒体突然爆出\"川渝味道使用非本土香料涉嫌破坏生态\"的报道,配图是仓库里堆积的中国花椒。

李秘书长愤怒地拍桌:\"我们所有香料都通过了海关检测!这是有人故意抹黑!\"

史国栋却冷静地调出芬兰农业局的档案,发现当地曾尝试种植花椒但因气候失败。他立即联系赫尔辛基大学农学院:\"能否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花椒品种?\"

一个月后,首批适应北极气候的\"极光花椒\"在试验田破土而出,嫩绿的新芽成为反击谣言的最好证据。

为了彻底扭转舆论,史国栋策划了\"中芬香料交换计划\"。他带着厨师团队深入芬兰森林,采集野生蓝莓、杜松;又将重庆的八角、桂皮赠送给当地厨师。

在一场盛大的跨国美食论坛上,芬兰名厨用花椒制作烟熏三文鱼,中国厨师则用杜松调味麻辣香锅,东西方风味的碰撞让在场媒体纷纷竖起大拇指。

随着品牌影响力扩大,史国栋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他与芬兰动画公司合作,将火锅拟人化为\"麻辣侠\",与芬兰童话角色姆明共同制作系列短片。

当动画片里的姆明举着铜锅高喊\"Kippis!(干杯)\"时,这个形象迅速成为芬兰儿童的新宠。周边产品如火锅造型的桑拿木勺、花椒味的甘草糖,更是让\"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渗透进芬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商业版图不断扩张的同时,史国栋始终没有忘记社会责任。他在罗瓦涅米设立\"火锅奖学金\",资助萨米族青年学习中餐烹饪;将部分分店收入投入北极环境保护项目,用回收的火锅油制作生物燃料。这些举措让\"川渝味道\"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成为中芬友好的象征。

大半后的圣诞夜,史国栋站在赫尔辛基总部的顶楼,看着城市被圣诞彩灯与极光交织照亮。李秘书长递来最新财报:芬兰五十八家分店年营业额突破数亿欧元,更收到了冰岛、爱沙尼亚的合作邀约。

\"还记得在川中市的第一家小店吗?\"史国栋望着窗外,仿佛又看到那个在山城巷子里支起火锅摊的自己。

李秘书长笑着点头:\"现在我们的火锅,连圣诞老人都要排队。\"

远处传来《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夹杂着芬兰语与重庆方言的谈笑声。

史国栋举起手中的蓝莓酒,向这座征服了的城市致敬。从重庆的麻辣鲜香到北极的冰雪极光,\"川渝味道\"用美食书写的传奇,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