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奥地利国 成功推广(2 / 2)

手机响起,是国内总部传来的喜讯:\"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即将登上国际美食排行榜。史国栋望向远方,那里有维也纳森林的轮廓若隐若现。他知道,这场始于舌尖的文化之旅才刚刚开始,就像多瑙河的水,终将流向更广阔的海洋。

夜幕降临,各门店陆续亮起温暖的灯光。在格拉茨分店,一群年轻人正围着火锅谈笑风生;萨尔茨堡的露天餐厅里,游客们伴着莫扎特的音乐品尝麻辣鲜香;而在维也纳总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音乐家正对着镜头赞叹:\"这是我听过的最有激情的交响乐!品尝过的,世间最好美味。\"

史国栋打开笔记本,写下新的目标:让\"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成为连接东西方的美食桥梁,让每一个走进餐厅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温度与魅力。窗外,多瑙河的波光依旧闪烁,仿佛在为这场美食传奇谱写着永恒的乐章。

维也纳中央火车站的电子屏闪烁着列车时刻表,史国栋拖着行李箱在人流中穿行,六月的阳光透过穹顶洒在他肩头,行李箱拉杆与大理石地面碰撞出清脆声响。这是他半年内第五次往返奥地利,衬衫领口还残留着重庆老灶火锅的牛油香。手机震动,约瑟夫发来消息:格拉茨分店的装修验收通过,距离三十家门店的目标只剩最后两家。

一个月前那场商标诉讼的硝烟仿佛还未散尽。此刻站在新落成的维也纳研发中心,史国栋望着玻璃幕墙外的环城大道,桌上摊开的是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奥地利人对中式火锅的接受度从最初的18%跃升至47%,但区域差异显着——阿尔卑斯山区居民偏好厚重汤底,而多瑙河沿岸城市更青睐清淡口味。

\"史总,萨尔茨堡分店出事了。\"小王的声音带着焦虑。视频接通,画面里分店门口聚集着愤怒的人群,举着\"假羊肉\"的标语牌。史国栋立即订下最近一班火车,五个小时的车程里,他反复查看供应链监控系统。抵达时才发现,是竞争对手雇人散布谣言,用低价合成肉冒充店内食材。

深夜的萨尔茨堡街头,史国栋带着团队挨家拜访周边商户,用德语解释品牌的严苛品控标准。他联系到当地牧场主,邀请顾客代表参观肉羊养殖基地。当银发老人汉斯·施密特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我亲眼看到小羊在阿尔卑斯山坡吃草\"时,人群中的质疑声渐渐平息。第二天,分店门口重新排起长队,不同的是多了许多举着相机记录真相的本地人。

七月的因斯布鲁克正值滑雪淡季,史国栋却嗅到了商机。他带着研发团队钻进阿尔卑斯山深处,拜访隐居的草药师。当第27次试验将高山雪绒花与川渝花椒完美融合时,\"雪山养生锅\"横空出世。开业当天,滑雪冠军科勒裹着厚重的羽绒服大快朵颐:\"这比热红酒更能驱散寒气!\"

随着门店数量逼近三十家,供应链危机悄然降临。八月暴雨导致中欧铁路运输延误,重庆空运来的干辣椒库存告急。史国栋紧急召集团队,在维也纳郊区租下仓库,带领员工手工炒制辣椒。当第一锅混合着本地甜椒与四川二荆条的秘制酱料出锅时,前来参观的卫生局官员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九月的格拉茨文化节上,\"川渝味道\"旗舰店变身艺术展厅。墙上投影播放着重庆洪崖洞的夜景,食客们戴着VR眼镜体验长江索道,与此同时,奥地利厨师现场表演用火锅底料创作分子料理。这种东西方美食的碰撞,让《维也纳日报》美食专栏用整版篇幅赞叹:\"这不是简单的味觉移植,而是一场文化的即兴演奏。\"

最后两家门店选址在林茨和克拉根福。在林茨,史国栋别出心裁地将火锅店开进百年老厂房,裸露的砖墙与霓虹灯牌相映成趣;克拉根福分店则主打亲子主题,推出儿童专属迷你火锅,卡通熊猫造型的餐具让当地小朋友爱不释手。

平安夜前夕,第30家门店在维也纳美泉宫附近开业。史国栋站在挂满红灯笼的店门口,看着金发碧眼的家庭与黑头发的留学生共享火锅。手机弹出国内总部消息,奥地利市场年营业额突破千万欧元。远处传来圣斯蒂芬大教堂的钟声,与店内此起彼伏的\"干杯\"声交织成曲。

在维也纳总部顶楼的玻璃会议室里,史国栋站在巨大的奥地利地图前,指尖划过三十个闪烁着红光的门店标记。多瑙河在窗外蜿蜒,倒映着他眼中思索的光芒。半年前那个忐忑踏入异国的拓荒者,此刻终于能静下心来,拆解这场美食远征背后的深层逻辑。

\"自动夹菜筷,是我们打开欧洲市场的金钥匙。\"史国栋举起一支流线型的银色筷子,金属表面镌刻着青花瓷纹路,\"欧洲人对中式餐具既好奇又陌生,这款智能筷子能根据菜品重量自动调节力度,既保留东方韵味,又解决了使用难题。\"他记得在格拉茨开业时,白发苍苍的老绅士握着筷子惊叹:\"这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而中国文化的浸润,则如同火锅汤底中的秘制香料,无声却深远。在萨尔茨堡分店,他们将《梁祝》的旋律融入背景音乐,用皮影戏演绎火锅起源;因斯布鲁克的门店里,顾客可以亲手体验活字印刷制作专属菜单。\"我们不是在卖火锅,而是在传递一种生活美学。\"史国栋翻开顾客留言簿,密密麻麻的字迹中,有位音乐家写道:\"在这里,我尝到了音符在舌尖跳动的滋味。\"

技术与食材,则是支撑这场胜利的钢筋铁骨。研发团队在维也纳实验室里反复调试,将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的泉水与重庆老荫茶结合,创造出既能中和麻辣又保留茶香的独特汤底。\"每一味食材都有故事。\"史国栋展示着供应链溯源系统,屏幕上跳动的信息显示:羊肉来自格拉茨牧场,花椒采摘自四川汉源,就连一片香叶都经过三重检测。

最令史国栋骄傲的,是十三大菜系的深厚底蕴与推广,火锅和中国菜同时推广,让受众顾客更多也是自己成功的关键。在因斯布鲁克遭遇本地食客对麻辣的抵触时,他们借鉴淮扬菜的精致刀工和无麻辣味儿,推出\"文思豆腐鱼羊鲜\";面对维也纳贵族对仪式感的追求,又融入粤菜的摆盘艺术,打造出火锅宴套餐。\"我们不是单一的川渝味道,而是五千年饮食文明的集大成者。\"

窗外的夜幕渐深,会议室的灯光将史国栋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深知,这场胜利只是起点。收起笔记本时,扉页上的字迹清晰可见:\"真正的征服,不是让世界接受麻辣,而是让他们在每一口鲜香中,读懂中国。\"多瑙河的水波轻拍堤岸,仿佛在为这个东方美食传奇续写新的篇章。

多瑙河的雪水依然静静流淌,而河岸边的中国味道,早已成为奥地利美食地图上最独特的标记。史国栋翻开笔记本,写下新的目标:让阿尔卑斯山的晨雾,也染上重庆火锅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