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总,这道酸菜白肉锅太地道了!”台湾食品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夹起一片晶莹的五花肉,“没想到在台北能吃到东北酸菜的酸脆!”话音未落,玻璃门突然被撞开,光头李叼着一根黑雪茄,带着十几个举着标语牌的人闯了进来,“台独”旗帜上的刺目光芒刺得人眯起眼睛。
“陆资滚出台湾!”“别让火锅变成统战工具!”刺耳的口号声瞬间盖过了店内的音乐。用餐的客人纷纷皱眉,几位年长的企业家更是直接放下筷子。
史国栋快步上前,挡在机器人与闹事者之间:“这位先生,我们是合法经营的餐饮企业,有什么问题可以去相关部门反映。”
光头李嗤笑一声,将标语牌重重砸在桌上:“装什么糊涂?你们大陆人来开店,就是想控制台湾经济!”他一脚踢翻旁边的凳子,金属摩擦地面的声响让在场女性发出惊呼。
“李老板,说话讲点道理!”台湾电子商会副会长拍案而起,“史先生投资开店创造就业机会,菜品融合两岸特色,这是好事!”
“就是!我们全家都盼着这家店开业呢!”带着孩子来用餐的年轻妈妈护着女儿站出来,“你们搞破坏,才是在伤害台湾老百姓!”
光头李脸色涨红,伸手去推阻拦的企业家:“少管闲事!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他话音未落,两台上菜机器人突然启动,播放起欢快的《爱拼才会赢》,灵活地在人群中穿梭,托盘上的辣椒红油火锅汤底随着震动泛起涟漪。围观群众被机器人的举动逗笑,气氛瞬间缓和。
史国栋趁机提高声调:“各位朋友,我们店里的食材80%来自台湾本地,连机器人都是两岸工程师共同研发。火锅不分蓝绿,美食能解乡愁。”他掀开展示台上的保温盖,当归药膳锅的香气顿时弥漫全场,“这锅汤,用的是阿里山的香菇、澎湖的海蛎,炖出的是两岸一家亲的味道。”
在工商界人士的齐声谴责与围观群众的嘘声中,光头李的叫嚣显得愈发单薄。当警察接到报警赶到时,他只能带着同伙灰溜溜地离开,临走前还不忘放狠话:“你们等着!”
玻璃门重新关上的瞬间,掌声从店内各个角落响起。史国栋望着满座的食客和正在为客人讲解菜品的机器人,轻轻擦拭着额头的冷汗。他知道,这场风波只是开始,但当看到邻桌的阿公教孙子用筷子夹毛肚,听到此起彼伏的“安对味(闽南语:很对味)”赞叹,他坚信——滚烫的火锅汤,终能融化偏见的坚冰。
这天,″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台北直营总店氤氲的热气中,两台上菜机器人\"小川\"和\"小渝\"正穿梭往来,它们胸前的显示屏播放着各地美食文化视频,遇到带小孩的顾客还会俏皮地说:\"小心烫烫,美味要慢慢尝哦!\"身着改良版蓝染布围裙的服务员们穿梭席间,随时为客人调节智能控温火锅的火候。
\"阿公,这是您点的北京羊蝎子锅。\"服务员将锅底缓缓放下,乳白色的汤汁里炖着大块羊骨,\"咱们的汤底用牛骨、羊骨熬了八个小时,还加了同仁堂的秘制香料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颤抖着双手,望着锅中熟悉的家乡食材,眼眶瞬间湿润:\"七十年了...七十年没闻到这味儿了...\"九十多岁高龄的李思北转头握住史国栋的手,声音哽咽,\"谢谢你,让我在有生之年还能尝到咱北平家乡正宗的火锅味道。\"
邻桌来自台南的林家,正围着一锅广西酸笋鸭脚煲惊叹。\"爸,这个酸笋的臭味好正宗!\"林家女儿夹起吸满汤汁的鸭脚,\"跟我们去桂林旅游时吃的一模一样!\"林父舀起一勺酸辣汤,笑着对史国栋说:\"以前总觉得火锅只有麻辣和清汤,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花样!你们把大陆的美食宝藏都搬来了。\"
旋转的油纸伞下,不同口音的赞叹声此起彼伏。有人举着手机拍摄会表演川剧变脸的机器人,有人对着装满宁夏枸杞的养生汤锅拍照发社交平台。一位高雄来的游客对着机器人喊道:\"小渝小渝,推荐个适合小朋友的锅底!\"机器人立刻切换成卡通音:\"推荐云南菌汤锅哦,选用香格里拉的松茸和牛肝菌,营养又鲜美~\"
深夜,正当店内热闹非凡时,后厨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史国栋冲进后厨,只见满地狼藉,刚到货的宁夏枸杞散落在油污中,智能控温设备的线路被恶意剪断。监控画面显示,三个蒙着面的人趁着凌晨后厨无人,翻墙而入搞破坏。
警方迅速介入调查,通过店内的AI安防系统和周边监控追踪,很快锁定了光头李团伙。原来他们不甘心上次的失败,企图通过破坏后厨设备、污染食材来抹黑火锅店。当警察冲进光头李的据点时,现场还搜出写有\"继续搞垮陆资店\"的标语,光头李一干人等全部被抓获,人赃俱获。
\"史总,我们一定加强安保。\"店长拿着新的安防方案汇报,\"除了加装红外线报警系统,我们还会在夜间安排巡逻机器人。\"史国栋望着重新忙碌起来的后厨,坚定地说:\"加派人手培训,让服务员和机器人都学会基础的安全检查。
第二天,火锅店照常营业,门口新增的智能安检门自动识别可疑物品,巡逻机器人\"小卫\"睁着警惕的电子眼在店内外巡查。当又一位老兵带着全家来吃家乡火锅时,史国栋站在融合了两岸元素的店堂里,望着其乐融融的场景,更加确信:再多破坏也阻挡不了美食传递温情的力量,就像锅里沸腾的汤底,永远不会被恶意冷却。
经历风波后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非但没有黯淡,反而在台北掀起了新的热潮。史国栋望着络绎不绝的食客,心中涌起新的计划——半年内再开五家直营店,让这份跨越海峡的美味触达更多台湾民众。
招聘启事一经发布,前来应聘的台湾青年挤满了临时面试点。\"我从小就爱吃火锅,特别想学习正宗的川渝火锅经营模式。\"来自桃园的陈婉瑜眼中满是期待。史国栋亲自参与面试,他更看重应聘者对美食的热爱与包容开放的态度。最终,五名有餐饮经验的台湾本地人被选为新店店长,近百名服务人员也完成招募。
专业培训随即展开。总部特意从重庆、成都和福建请来资深火锅师傅,手把手传授炒料技艺;管理团队将大陆成熟的餐饮运营体系与台湾本地消费习惯结合,制定出详细的标准化手册。两台上菜机器人也加入培训行列,通过模拟服务场景,帮助新员工熟悉点餐、传菜流程。\"小川,这位客人需要加麻加辣!\"新员工在机器人的配合下反复演练,很快掌握了服务要点。
新店选址分散在台北不同商圈,装修延续\"两岸融合\"风格的同时,又各具特色。信义店以台北101大楼元素搭配川剧脸谱;西门町店融入复古霓虹与重庆洪崖洞吊脚楼造型。每一家新店开业,都有不少老顾客专程赶来捧场,\"就爱你们家既能吃到地道的麻辣鲜香,又有适合老人孩子的清淡口味。\"一位常客笑着说。
尽管台湾当局仍不时出台限制陆资的政策,但史国栋早已摸索出应对之道。他主动与当地农会合作,扩大台湾本地食材采购比例;定期举办美食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两岸厨师共同研发新菜品。在一次两岸火锅文化论坛上,史国栋真诚地说:\"餐饮没有边界,美食最能拉近人心。\"
看着五家新店陆续步入正轨,看着台湾籍店长们熟练地管理店铺,史国栋更加坚信:只要秉持初心,用美食搭建桥梁,再多的阻碍也无法阻挡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夜晚,他站在新店落地窗前,望着台北璀璨的夜景,心中已然勾勒出下一轮拓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