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玉琮山区域,楚天佑四人马不停蹄,直奔邻县淞水县境内的黑水渡。
正如丁五味所言,黑水渡只是一个极其偏僻的小渡口。浑浊的淞水河在此处拐了一个急弯,形成一片水流相对平缓的河湾,岸边零星停靠着几条破旧的小渔船,一座简陋的木制码头伸入河中,看上去年久失修,一派荒凉景象,完全不像一个繁忙的运输节点。
时近正午,河面上除了一个戴着斗笠、昏昏欲睡的老渔翁在慢悠悠地收着粘网,再无他人。
“这鬼地方……能运什么东西?”丁五味看着眼前的景象,大失所望,“连条像样的货船都没有。”
赵羽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码头和沿岸:“越是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越容易隐藏秘密。”他蹲下身,仔细查看码头木桩上的磨损痕迹和岸边泥地上的车辙印。
“小羽,有何发现?”楚天佑问道。
“公子,您看。”赵羽指着几处不起眼的痕迹,“这些木桩上,有近期被粗缆绳反复摩擦的新痕,绝非这些小渔船所用。还有这泥地上的车辙,虽然被雨水冲刷过,但依稀能看出是载重不小的板车轮印,而且不止一次。”
白珊珊也注意到:“那边草丛里,好像掉了什么东西。”她走过去,从草丛中拾起一小块黑色的、质地坚硬的碎渣,递给楚天佑,“天佑哥,你看这个。”
楚天佑接过碎渣,指尖稍一用力,竟难以捏碎,表面还带着一丝熟悉的金属光泽和微弱寒意。“这是……提纯后的玉髓心在运输过程中磕碰掉的碎屑!”他目光一凛,“他们果然是在这里进行转运!”
丁五味凑过来一看,也认了出来:“没错!就是那玩意!好家伙,搞得这么隐蔽,在这小破码头偷偷摸摸!”
既然确定了地点,接下来便是要找出他们是如何运作的。四人分散开来,在渡口周围仔细搜寻更多线索。
楚天佑走向那位老渔翁,温和地拱手道:“老丈,打扰了。请问近来这渡口,可曾见过什么大船或者生面孔来装卸货物?”
老渔翁抬起浑浊的眼睛,打量了楚天佑一番,慢吞吞地道:“大船?俺在这打了大半辈子鱼,就没见几条大船肯来这浅水湾……生面孔嘛……倒是偶尔有,神神秘秘的,半夜来,天不亮就走,卸些黑乎乎的箱子,也不知道装的啥……”
“半夜?”楚天佑心中一动,“通常多久来一次?船是什么样的?”
“说不准……有时十来天,有时个把月。”老渔翁摇摇头,“船嘛……黑灯瞎火的,看不真切,像是普通的乌篷货船,但吃水挺深,劲儿也大,来的路上几乎听不见摇橹声,怪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