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雾直至次日清晨方才渐渐散去。楚天佑一行告别茶棚老丈,继续前行,午时前后,终于抵达了玉山县城。
县城规模不大,依山而建,青石板路蜿蜒起伏,两侧店铺多以经营药材、玉器为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虽地处偏远,却也显得熙攘热闹。
一行人并未急于打听矿坑之事,而是先寻了一间干净的客栈落脚,牌匾上书百草居,倒也应景。
安顿好后,丁五味便有些坐不住,搓着手道:“徒弟,既然到了这药材之乡,我可得去市集上逛逛,说不定能淘到些好宝贝!顺便……嘿嘿,尝尝那玉髓糕和百草鸡!”
楚天佑知他性子,笑道:“去吧,五味。不过切记,莫要轻易与人起争执,也暂莫提及后山矿坑之事,以免打草惊蛇。”
“放心吧!我丁五味走南闯北,最有分寸了!”丁五味拍着胸脯保证,一溜烟便出了门。
待丁五味离开,楚天佑对赵羽和白珊珊道:“矿坑闹鬼之事,民间传闻虽众,但若要查明真相,还需从官府卷宗入手,看看衙门之前调查,究竟发现了什么,又为何不了了之。”
赵羽点头:“公子所言极是。末将这便去县衙投帖,以游历士子关心地方异事为由,请求查阅相关卷宗。”
“嗯,谨慎些。”楚天佑叮嘱。
赵羽办事利落,不多时便返回,身后还跟着一名身着官服、面带愁容的中年文士。
“公子,”赵羽引见道,“这位是玉山县的主簿,文主簿。文主簿,这位是我家公子。”
文主簿连忙拱手,语气带着几分恭敬与无奈:“不知楚公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赵护卫已说明来意,唉,不瞒公子,后山矿坑之事,确乃我县近来一桩悬案,搅得民心不安,县尊大人亦是忧心忡忡。几位既有心探查,下官自当配合。”
楚天佑还礼:“有劳文主簿了。我等游历至此,听闻奇事,心生好奇,若能略尽绵力,自是最好。”
来到县衙卷宗房,文主簿很快找出了关于后山矿坑闹鬼一案的卷宗,厚厚一叠,但记录的内容却大多语焉不详。
卷宗内多是衙役走访附近村民的笔录,内容与茶棚老丈所言大同小异,皆是声称见到鬼火、听到哭声,甚至有人信誓旦旦说看到白衣女影,描述得活灵活现,却无任何实质证据。后续派去查探的衙役回报,也只说夜间矿坑附近确有磷火闪烁(疑为动物骨骸所致),风声过隙有时如呜咽,并未发现人为痕迹或异常物品。至于那两名病倒的衙役,医案记录仅为感染风寒、受惊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