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了却(2 / 2)

冯炀猛地抬高声音,嘴角又溢出一丝鲜血,却浑然不觉。

“本公子要做的是大事,些许人命算得了什么?若不是你这秃驴横插一脚,打乱了我的全盘计划,这江湖早已是我的囊中之物,到时候输赢还未可知!”

他眼神凶狠,死死盯着不敬,仿佛要将这口怨气尽数倾泻出来。

不敬目光平静,缓缓问道:“这么说来,海沙帮与漕帮的嫌隙、邙山的漫天大雾,都是施主一手策划的?”

冯炀仰头大笑,笑声凄厉,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

“不错!都是本公子做的!海沙帮贪图漕帮的航道,漕帮又咽不下被漕帮耍了的气,本公子不过是推波助澜,他们便狗咬狗一嘴毛,真是愚蠢至极!还有邙山的雾,那是我用密法引动的地脉之气,也不知道多少人困在里面,成了冤死鬼!”

说着,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身子晃了晃,险些栽倒。他咬牙稳住身形,右手艰难地探入怀中,摸索片刻,掏出一枚玉佩。那玉佩通体呈温润的羊脂白色,质地细腻如凝脂,在昏暗的光线下依旧泛着柔和的光泽,正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玉。玉佩正面雕刻着一只鸾鸟,鸟身线条流畅,羽翼层层叠叠,每一根羽毛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要振翅高飞;鸟首微抬,喙部尖锐,眼神灵动睥睨天下。玉佩边缘还雕刻着细密的云纹,与鸾鸟相得益彰,纹路深处因年代久远,还残留着淡淡的包浆,透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冯炀捏着玉佩,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神中闪过一丝贪婪与得意。

“这东西,也是本公子命霍刚从光武帝墓里挖出来的。你可知晓,本朝开国皇帝当年为何能在短短数年之内功力大进,一统天下?他以为将光武帝的佩剑留在墓外,就能掩人耳目,让人以为他只是得了宝剑的加持?呵呵,真是天真!”

他冷笑两声,语气中满是嘲讽,仿佛掌握了世间最大的秘密。

谈话已了,不敬双手合十,目光扫过殿中众人,最终落在玉簟秋与韩瑛身上,缓缓说道:“两位姑娘皆是朝廷命官,冯施主此番搅动洛阳风云,牵连无数百姓性命,血流成河,实乃罪过。小僧只是方外之人,管得了江湖纷争,却理不清朝堂规矩,这冯炀与他犯下的罪孽,便交由二位处置,才是正理。”

韩瑛闻言,先是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惋惜道:“说起来也是晦气,妾身不过是回祖籍省亲,本想偷几日清闲,却平白被这等人物缠上,搅了满心兴致。如今休沐剩下的时日已不多,妾身还想回府好好歇着,养养精神。这冯炀的案子,交给悬镜司打理便是,想来玉妹妹心思缜密,定能处置得妥妥当当,不会出半分差错。”

她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将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推出去,可眼神里的精明却藏不住 ,既避开了后续卷宗缠身的麻烦,又卖了玉簟秋一个人情。

玉簟秋闻言先是一怔,秀眉微挑,眼中闪过几分惊讶。她与韩瑛素来在官场有几分竞争,虽无深仇,却也常暗中较劲儿,此刻见韩瑛竟主动将这份能邀功的差事让出来,心中不免诧异。但她也是个玲珑心思,瞬间便想通了其中关节。

她敛去惊讶,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语气爽利道:“韩姐姐放心,此事妹妹定会办得周全。日后论功行赏,姐姐那份好处,妹妹绝不敢私吞,定替你一并记着。”

这两人前一刻还似乎在较着劲儿,此刻一让一应,不过三言两语,便将人情往来算得明明白白,变脸之快,竟比戏台上的角儿换脸谱还要迅速。一旁的不敬与刘惑对视一眼,脸上不由得挂上微笑。

不知是谁先忍不住,“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这一声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不敬嘴角也泛起浅淡笑意,玉簟秋与韩瑛对视一眼,也跟着笑了起来,连冯炀那僵硬的身影,都似在这笑声里淡了几分戾气。

欢快的笑声从聚义厅敞开的门扉中飘出去,乘着晚风,掠过院中沾着血渍的青石,飘向远处的邙山。此时夕阳正斜斜挂在山脊,将漫天云霞染得如烈火般绚烂,金色的余晖洒在山间林木上,连带着那笑声,都添了几分暖意,在苍茫山景中悠悠回荡,竟似将方才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都暂时揉进了这片刻的安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