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足下的石阶每一级都宽大厚重,透着力与岁月的沉淀。不敬一边攀登,一边凝神默数:“一、二、三……三十六!” 一组三十六阶,此为第一组。
他步履不停,继续向上。
“……三十五、三十六!” 第二组。
“……三十六!” 第三组……
雾气愈发浓重,几乎要贴着石阶流淌。当他终于数到第十组台阶的最后一级——第三百六十阶时,身形已攀至一个相当的高度。他停步回望,脚下是深不见底、被浓雾彻底吞没的来路,前方则依旧是迷蒙一片。
一股强烈的违和感骤然攫住了不敬的心!
“不对!” 他心中警铃大作,环顾四周翻腾的雾气,又低头看向脚下这仿佛无穷无尽的石阶,“方才在门外,观此陵园格局,虽显宏伟,却也不过是在山麓平地。如今才走完一半神道,便已攀上三百六十级石阶?这高度,分明已至半山腰了!”
他抬头仰望浓雾深处,仿佛要穿透那重重阻隔,看清陵墓全貌,心中疑窦丛生:“依山为陵,凿壁为穴,古来帝王虽不乏此例。然则,此陵工程之浩大,竟将整个墓室主体深嵌于半山之中?且观其规制,四时祭祀不绝,香火不断……这邙山之上,究竟是何等显赫尊贵的帝王,方能享有如此的陵寝规制?
越往上行,周遭雾气愈发湿重黏稠,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那一股沉闷的,越来越响的轰隆之声,自浓雾深处,确切地说,是从那帝陵围墙的背面隐隐传来。
那声音初时如闷雷滚地,低沉压抑,随着他攀登越高,竟渐渐化作万马齐喑般的咆哮。水汽弥漫,甚至盖过了原本的土腥朽气,扑在脸上,冰凉刺骨。
“这水声如此磅礴汹涌,这帝陵的背面,竟是一条大河?”
不敬心头剧震,他一开始听见水声还以为是最近雨水天气,山间难免有积水流淌,此刻水声如此之大全然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脚下不由得一顿。不敬虽非风水堪舆大家,却也精通术数之道,深知历代帝王择选陵寝的千古铁律背山面河。
背靠山峦,取其稳固如屏,象征社稷永固、龙脉绵长;面朝流水,取其开阔通变、生生不息,寓意襟怀天下、驾驭万物之志。此乃阴阳交泰、藏风聚气的上吉格局,为帝王陵寝之不二法门。
可眼下这陵墓竟是背河而建,这简直是逆天而行,悖逆了千年风水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