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良彻底懵了:
“不是祁总监,我还真想不出来我认识谁。”
戴天笑着说:
“你不认识这位。”
赵嘉良一脸困惑:
“戴董,别因为我让您出岔子。”
“要不,还是让董秘来吧。”
戴天依旧从容:
“你别担心,我和对方是熟人。”
“她的名字你也听过。”
“东风集团的钟董。”
赵嘉良一下子明白了:
“祁总监的夫人,钟董?”
戴天缓缓点头:
“对。”
他回答,
“钟董目前手上握着两个重要项目,因为双方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她第一时间联系了我。”
“所以,我才能过来。”
戴天笑了笑,说:
“在钟董那边,不管你出身多高,背景多硬,这些都不重要。”
“能打动她的,永远是关系。”
赵嘉良半开玩笑地问:
“那公司实力呢?”
戴天沉默了一阵,才笑着回应:
“能和钟董合作的公司,实力都差不多。”
“关键还是谁能获得她的信任。”
“你真以为实力就代表一切?”
“这种想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站不住脚。”
“最终还是靠人情。”
赵嘉良笑了笑,说:
“但我看到口岸有些媒体在推崇西方那一套做法。”
“他们说那边不讲人情。”
戴天冷冷一笑,说:
“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坏就是蠢。”
“如果不讲人情,他们自己又怎么上位?”
“人家校友关系遍布各行各业,早就形成了公开的圈子。”
“他们的确不需要私下讲人情,因为已经摆在桌面上了。”
“就一个关系网,就把门槛拉得老高。”
他语气里透着不屑,
“你去查查那些知名企业家或者大公司高管,哪一个不是名校出身?”
赵嘉良笑着说:
“那些中途退学的也算?”
戴天也笑了,说:
“你以为他们不是那所学校的知名校友?”
赵嘉良表示明白。
戴天指着自己,又指了指赵嘉良,
“就像你我,如果没有和祁总监结识,如果之前没和钟董合作过,你觉得我们有机会见到钟董?”
“说到底,还是人情在起作用。”
赵嘉良听后,有些惊讶:
“戴董,您可是全球前三的天使投资公司负责人。”
“钟董真的不见?”
戴天哈哈一笑,
“全球前三的天使公司之一,这头衔听着唬人。”
“但五年前,我们华龙集团连香江前十都排不上。”
赵嘉良愣了一下。
戴天语气平静地说:
“知道我们是怎么做起来的吗?”
“就是因为和祁同伟总监的合作。”
“之后就像滚雪球一样,一路扩张,其实背后都是祁总监在主导。”
“你可能没概念。”
“我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一个是彩虹集团,另一个是东风集团。”
赵嘉良陷入沉思。
戴天语气认真地说:
“你可能不了解我们华龙,但这两个集团你应该清楚。”
“它们有个共同点——改革前,都是濒临破产的大型国企。”
“换个人来接手,大概率就是破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