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翻了一下资料:
“六年了。”
祁同伟立刻问:
“那塔寨被评为禁毒先进村,是几年?”
林奇答道:
“五年了!咦?”
严良惊讶地说道:
“第一年垃圾场迁来,第二年就评上了禁毒先进村,这是巧合?”
林奇反问:
“你信这种巧合?”
严良摇头:
“我不信。”
林奇冷笑:
“我也不信。”
世上最不相信巧合的,一个是警察,一个是嫌疑人。
哪怕真是巧合,他们也会反复确认。
祁同伟提醒一句:
“别忘了,林耀东可是十八年前就在香江闯过的人。”
严良和林奇又是一愣。
林奇沉思着说:
“十八年前,东山市在警方记录中,既没有毒枭,也不是毒品源头。”
“但十八年前,是一个转折点。”
“从那以后,这里开始不一样了。”
祁同伟淡淡地说:
“想想我们之前的分析,林耀东几乎完全吻合。”
他接着交代任务:
“严队,你去统计组,我要塔寨的专项资料。”
“林队,你跑一趟海关,我要查林耀东的出入境记录。”
严良和林奇没有多问,各自出发。
祁同伟拿起电话拨通李维民:
“李局,让赵嘉良动用渠道,查一下林耀东和刘浩宇之间有没有关联。”
李维民愣了一下:
“你说塔寨?林耀东?”
祁同伟接着说:
“塔寨是东山市连续五年的禁毒模范村,有很大的疑点。”
李维民还在疑惑中,就听见祁同伟继续说:
“林耀东早年在香江打拼,十八年前回到东山市。”
“十八年前?”李维民嘴巴微微张开。
“好,我立刻安排调查。”
禁毒局局长脑海里浮现出十八年前牺牲的老战友钟素娟,再结合赵嘉良的线索,心头一震,隐隐感到有什么东西正在浮出水面。
接下来的时间里,特别案件调查处有序推进各项任务。
很快,各项信息陆续汇总上来。
严良开口说:
“我请禁毒局的同事优先整理了塔寨的经济情况。”
“十八年前,塔寨是东山最穷的村之一。”
“从林耀东十七年前当选村主任开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建筑公司交给村集体。”
“公司名义上归村,但实际控制权还是在他手里。”
“但从那年开始,塔寨的经济逐年变好。”
“十五年前,村里建起了工厂,鱼塘也统一管理,实行科学养殖。”
“十二年前,建了敬老院和幼儿园。”
“十一年前,小学也建了起来。”
“十年前,中学也落地了。”
“而且,塔寨的经济从那时候起,一直是东山乡村里最强的。”
“六年前,林耀东响应东山市号召,主动承担起垃圾场建设,放在村子西南方向。”
“这个位置很关键。”
“刚好卡在塔寨和隔壁二甲头村交界的山头。”
“五年前,塔寨被评为禁毒先进村,一直保留到现在。”
祁同伟皱着眉:
“全是问题点。”
严良点头表示认同:
“领导说得对。”
“这份材料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塔寨好像从来不差钱。”
他语气有些惊讶:
“林耀东的建筑公司真有这么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