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民认真地问:
“祁总监,那具体是什么样的机会?”
祁同伟语气肯定:
“交通枢纽带来的机会。”
“中江就是中西部的门户,就像当年的香江。”
“香江过去是大汉对外的主要窗口,汇聚资源,飞速成长。”
“但随着开放程度提升,门户多了,香江的地位就慢慢下降了。”
“我可以断言,将来它可能还不如隔壁的小城市。”
几人再次一愣。
祁同伟缓缓说道:
“每个省都有这样的门户,华亭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王为民和刘鲁豫越听越觉得这话有分量。
祁同伟淡淡一笑,说道:
“那中江省为何不能成为西部几个省的门户呢?”
两人眼神一亮,看向祁同伟的目光也变了。
难怪他能自由出入海棠小院。
这种眼界,他们作为一省的头号和二号人物,竟还比不上。
这是在为一个省打根基。
比起从祁同伟这里拿到一个集团的资源,这份战略价值更高。
王为民咬了咬牙,开口道:
“祁总监,能不能请您写一份报告?”
祁同伟爽快答应:
“没问题!”
“不过我到底还是特殊案件调查处的处长,我可以帮忙写,但署名就算了。”
王为民态度坚决:
“不行!”
“我们组织讲的是实事求是,这种战略,我们不敢冒领。”
“只能请您多费心了。”
祁同伟笑了笑:
“那好,为了配合这个战略,我们再成立一家公司吧。”
王为民一愣:
“成立公司?”
他原本只想着能拿到一份战略就足够了。
有了政策还发展不起来,那是中江省自己的问题。
可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他立刻表态:
“祁总监,您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刘鲁豫也在一旁频频点头。
两位中江省的大人物隐约觉得,这可能是中江近年来最重要的机会了。
祁同伟语气平稳:
“中江省优势不少,但短板也不少。”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人才的培养。”
王为民、刘鲁豫神色一黯。
这话直击要害。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我们从教育入手如何?”
在场几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不是说要配合战略开家公司吗?
怎么突然谈到教育去了?
祁同伟继续说道:
“不只是中江省,整个西部几个省,学生上大学的负担都不小。”
“我有个想法……”
王为民和刘鲁豫对视一眼,心里都在犹豫,要不要提醒祁同伟几句。
大汉有各种传统。
但从来没有把上学当成生意来做这一条。
在他们那个年代,甚至在祁同伟读书的那个年代,大学几乎都是免费的。
学生还能拿到补助。
现在听祁同伟的意思,他是要把教育做成一门生意?
这,有些出格了。
可他们刚从祁同伟这里接下这么重的一份战略,实在不好当面反驳。
两人修养深厚,自然不会当场说出来。
祁总监如果说了什么与大汉传统不合的话,他们会私下提醒他。
祁同伟前途光明。
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