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这支原本气势汹汹的北伐雄师,此刻仿佛一头落入陷阱的巨兽,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内部饥馑,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与吴军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军方面的沉着与精准算计。
姑苏的废墟之上,初步建立了越军的临时大营。焦糊味尚未散尽,但秩序已然恢复。勾践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决定最终胜负的时刻尚未到来。
范蠡站在一幅简陋的地图前,对勾践和文种分析局势:
“大王,夫差得知消息,必全力回救。然其军远征疲惫,粮草不继,归心似箭,此其‘疲’也;国都失陷,太子战死,士气低迷,此其‘衰’也;前有我越军阻截,后有齐国威胁,侧翼楚国虎视,此其‘困’也。夫差虽勇,然此‘疲、衰、困’三势加身,已失其七分锋芒。”
“然,困兽犹斗,其势仍不可小觑。”文种补充道,“吴军主力犹在,夫差必做拼死一搏。我军新胜,亦需防备其狗急跳墙。”
范蠡点头:“少伯(文种)所言极是。故我军策略,当以‘疲敌、扰敌、困敌’为主,不必急于寻求主力决战。可令‘习流’之士,沿邗沟及陆路要道,昼夜不停袭扰吴军,断其粮,毁其道,耗其力。主力则依托姑苏残城及周边水网地利,深沟高垒,以逸待劳。待其师老兵疲,粮尽援绝,士气崩溃之时,再以雷霆之势击之,方可一举定乾坤!”
他手指点向地图上一点:“此处,乃吴军回救姑苏之必经之路,水陆交汇,地势低洼,名曰‘笠泽’。可预设战场于此。”
勾践眼中寒光闪烁,舔了舔似乎依旧残留着苦味的嘴唇:“便依少伯之计!传令诸将,按范大夫部署行事!孤,要在这笠泽之畔,亲手斩下夫差的头颅,以告慰我越国死难将士的在天之灵!”
吴越局势的惊天逆转,让整个天下为之侧目。
齐国临淄,齐景公闻吴国后院起火,夫差仓皇南顾,不禁抚掌大笑:“天助齐国!夫差小儿,狂妄自大,合该有此一劫!” 他立刻下令前线齐军,“礼送”吴军出境,但紧随其后,保持压力,却不主动进攻,乐得坐山观虎斗,甚至希望吴越两国拼个两败俱伤。
晋国绛都,赵朔与诸卿议论。
“勾践竟能一举破姑苏,实出意料。”荀林父感叹,“吴国经此一劫,纵使夫差能挽回败局,也必元气大伤,再难与我晋国争雄中原矣。”
赵朔沉吟道:“然越国若就此坐大,亦非晋国之福。可派使者,秘密接触夫差,示以‘关切’,若其愿付出代价,我晋国或可在外交上予以一定声援,掣肘楚国。”他试图在吴越之间维持一种平衡,不让任何一方过分强大。
楚国鄀都,楚庄王熊侣的反应最为迅速和直接。
“好!好一个勾践!果然没让寡人失望!”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传令水师主将,立刻前出至长江口,做出威胁吴国后方姿态!命申、息之师向淮河流域移动,抢占吴国因北伐而空虚的城邑!记住,以夺取土地、削弱吴国实力为主,暂不与越军冲突!”
他要在吴国这头受伤的猛虎身上,狠狠撕下最大的一块肉。至于越国,待收拾了吴国,再来慢慢计较。
夫差和他的吴国,已然成为天下棋局中,被群狼环伺的猎物。归途,注定是一条用鲜血和绝望铺就的荆棘之路。笠泽的水面,倒映着即将到来的、更加惨烈的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