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毒发与惊雷(1 / 2)

士谷的手,最终还是握住了那个沉甸甸的锦盒。冰凉的玉璧与璀璨的珠宝,此刻在他手中却觉得滚烫,灼烧着他的良知,也点燃了他心中对赵盾、对现状的怨恨之火。背叛的种子一旦落下,便在心魔的滋养下迅速生根发芽。

他并未立刻提供什么惊天动地的情报,起初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朝堂议论,某些大夫对赵盾新政的抱怨之词。这些信息通过隐秘渠道传回郢都,令尹子文仔细分析着,如同品味着毒药初发作时的微醺。他知道,士谷正在试探,也在逐渐沉沦。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份关于晋国西线部分城邑驻军换防日期和路线的密报上。这份情报并非绝密,但也绝非可以轻易外泄的军情。士谷在提供它时,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挣扎,但想到赵盾限期追缴军赋的严令,想到楚使承诺的后续“厚礼”以及在楚国支持下可能获得的更大权柄,那丝微弱的忠君爱国之心,最终被贪欲与愤懑彻底吞噬。

这份情报被快马送至秦国前线孟明视的手中。孟明视正苦于晋军坚守不出,得到这份详细的行军路线图,如获至宝。他精心挑选了一支精锐,于预定换防之日,在晋军必经的一处险要山谷设下埋伏。

是日,负责换防的晋军一部两千余人,毫无防备地进入了山谷。刹那间,滚木礌石从天而降,箭矢如雨,秦军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动地。晋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完全打懵,指挥系统瞬间瘫痪,队伍被截成数段,各自为战。山谷地形狭窄,晋军兵力无法展开,突围无望。

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两个时辰后,山谷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渠。两千晋军,除少数拼死杀出重围外,大部战死,少数被俘。秦军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一场久违的、干净利落的胜利。

消息传回晋国西线大营,阳处父惊得几乎站立不稳。他并非没有防备秦军偷袭,但对方选择的时机和地点如此精准,绝非偶然!他立刻意识到——军中有奸细,或者,情报泄露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这场惨败的战报也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绛都朝堂之上。

“两千将士!两千将士啊!”一位老将军捶胸顿足,老泪纵横,“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葬身山谷!阳处父是干什么吃的!”

朝堂之上,群情激愤。追究败军责任的声浪瞬间淹没了其他声音。而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聚焦到了主持军政、大力推行清查军赋的赵盾身上。

“赵司寇!”一位素来与士谷交好、也曾被赵盾追缴军赋的大夫,率先发难,他虽未直接指责赵盾通敌,但言辞犀利,直指核心,“西线新败,损兵折将!而就在此前,司寇大力推行清查军赋,闹得朝野不宁,人心惶惶!如今便出了这等军机泄露、遭敌伏击之事!敢问司寇,这两者之间,是否有所关联?!若非新政逼得太过,岂会……岂会生出如此内鬼?!”

这诛心之论,如同毒箭,射向了赵盾。立刻有数人出声附和,将败军之责与赵盾的激进政策联系起来。潜台词便是:是你赵盾的酷政,逼反了人,导致了情报泄露和这场惨败!

赵盾面色铁青,立于殿中,承受着四面八方或质疑、或愤怒、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他年轻的脸庞上肌肉紧绷,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刀。他深知,此刻任何辩解都可能被视为推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