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退兵与暗潮(2 / 2)

晋襄公看着争执的双方,心中权衡。他理解赵衰的谨慎,也明白先蔑的求战之心。最终,他做出了决断:“二位爱卿皆为国分忧,其心可嘉。然西线军情紧急,不容耽搁。先蔑将军忠勇可恃,寡人便命你为西征主将,尽起国中可用之兵五万,即日启程,西向破秦!栾枝将军继续坐镇南线,安抚将士,重建防务,监视楚人动向!”

他选择支持了主动请缨的先蔑,既是出于对将领斗志的鼓励,也是考虑到南线确实需要栾枝这样的定海神针稳定局面。

“末将领命!”先蔑大声应诺,意气风发。

赵衰见状,也不再坚持,只是暗中嘱咐先蔑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冒进。

与此同时,南撤的楚军大营内,气氛同样压抑。伤亡统计出来,数字触目惊心,尤其是斗椒直属的先锋部队,损失最为惨重。斗椒本人因攻城时过于靠前,被流矢所伤,虽无大碍,但心情恶劣到了极点。

中军大帐内,斗椒裹着肩伤,怒气冲冲地对令尹子文抱怨:“令尹!为何要退兵?再给我三日,必能攻破晋营!如今功亏一篑,岂不可惜!”

子文面色平静,慢条斯理地品着茶,淡淡道:“司马英勇,老夫深知。然我军伤亡已重,士卒疲惫。晋营虽残,但栾枝守御有方,士气未溃。强攻下去,即便破营,亦是我楚军元气大伤。届时,若周边宋、卫等国趁机来袭,或晋国西线腾出手来支援,我军如何应对?”

“哼!宋卫鼠辈,安敢犯我虎威?晋国西线自顾不暇!”斗椒不服。

子文放下茶盏,目光变得锐利:“司马!为将者,岂能只图一时之快?此次北征,已彰显我大楚兵威,迫使晋国主力不敢他顾,其霸业已现裂痕。目的已达,见好即收,方为智者。若一味恋战,折损过巨,回国之后,如何向大王和国人交代?其他封君、部族,又会作何想法?”

子文的话,点出了楚国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此次北征,消耗的是国力和他斗椒、子文直属的兵力,若损失过大,必然会影响他们在国内的地位。

斗椒虽桀骜,但也非全然不懂政治,被子文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只是愤懑难平。他明白,子文退兵,既有战略考量,也未尝没有借此打压他军功和声望的意图。将相不和的裂痕,在这次退兵决策中,进一步加深了。

子文不再理会斗椒,转而吩咐道:“传令下去,大军缓缓南撤,沿途多布疑兵,防止晋军追击。派人先行回国,向大王禀报战况,就言……我军大破晋军于伊洛,斩获无算,因粮草不继,且晋人乞和,故全师而还。”他轻描淡写地将一场未达目标的攻坚战,粉饰为一场胜利的武装巡游。

楚军的撤退,带着内部的算计与不甘。而晋国,在暂时击退南方巨兽后,不得不立刻将目光投向西方,迎接来自老对手秦国的又一次挑战。战争的焦点,即将转移。先蔑的西征,能否像胥臣那样创造奇迹?晋国的霸业,能否经受住这接连不断的考验?新的悬念,随着楚军南撤的烟尘和晋国西征大军的启程,再次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