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梦境前世 > 第213章 顾淮之

第213章 顾淮之(2 / 2)

苏瑶搅动咖啡的动作顿住。她能精准分析出他每个表情背后的心理防御机制:谈论家庭时的合理化,提及过去时的,还有此刻这种完美的情感隔离。可越分析,越觉得眼前的男人像个精密的谜题——他会记得她不吃香菜的小怪癖,却绝口不提自己的童年;他会在她加班时默默送来热汤,却对手机里的未接来电讳莫如深。

就像现在,他正低头用纸巾擦拭并不存在的污渍,左手无名指在桌下轻轻敲击着某种规律。苏瑶认出那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见的自我安抚动作,可他分明拥有稳定的情绪和社会功能。这种矛盾感像根细刺,扎在她作为心理学研究者的职业本能上。

你总是这样。苏瑶忽然开口,看着他擦桌子的手顿住。阳光在他侧脸投下的阴影里,她似乎看见一丝转瞬即逝的慌乱,快得像错觉。

怎样?他抬眼,笑容标准得像教科书里的范例。

用完美的细节构建亲密,再用模糊的边界保持距离。苏瑶前倾身体,捕捉到他瞳孔收缩的瞬间,顾淮之,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空气突然安静。窗外的车流声涌进来,衬得他喉结滚动的声音格外清晰。三秒后,他重新绽开笑容,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像在安抚一只炸毛的猫。

学心理的姑娘真可怕。他语气轻松,指尖却在她发间停留太久,下次带你去吃城南那家生煎,就当赔罪。

苏瑶看着他转移话题时自然的神情,忽然想起导师说过的话:当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出现细微偏差时,真相往往藏在那些未被修饰的本能反应里。就像此刻,他说时,右手小指无意识蜷缩了一下——那是他撒谎时的习惯性动作,她在他谈论普通朋友的前女友时见过同样的姿势。

咖啡已经凉透,拉花在杯底晕成模糊的图案,像极了他留给她的印象。亲密又疏离,坦诚又保留,像幅用无数细节堆砌却故意留白的画。苏瑶拿起包起身,决定下次见面时,要仔细观察他谈论那家生煎包时,会不会出现同样的小指蜷缩。毕竟对心理学研究者来说,最迷人的谜题,从来都是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未说出口的真相。

下一次见面,顾淮之果然提起了生煎包。苏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的右手,就在他描述生煎包的美味时,右手小指轻轻蜷缩了一下。苏瑶心中一凛,表面却不动声色。顾淮之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审视,笑容有一瞬间的僵硬。

之后的日子里,苏瑶暗中调查顾淮之的过往。她发现顾淮之的童年并不像他表现得那么平静,他的家庭曾遭遇过一场重大变故。

当苏瑶把这些调查结果摆在顾淮之面前时,他沉默良久。最终,他缓缓开口,讲述了那段他一直深埋心底的往事。原来那场变故让他害怕再次失去,所以才在感情里不断退缩。

苏瑶听完,轻轻握住他的手,说:“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会陪你一起面对未来。”顾淮之看着她,眼中泪光闪烁,紧紧回握住她的手。从那以后,两人的心真正贴近,一起书写属于他们的温暖故事。

窗外的雨下得缠绵,顾淮之坐在书房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本泛黄的旧相册。相册被藏在书柜最深处,上面落满了薄薄一层灰,显然是许久未曾触碰过的。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缓缓将相册抽出。

翻开第一页,一张略显模糊的黑白照片映入眼帘。照片上的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笑容灿烂得像夏日里最明媚的阳光。她的身旁站着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眉眼间依稀能看出顾淮之如今的轮廓,只是那时的他,眼神里还没有如今这般深沉复杂。

顾淮之的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女孩的脸,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柔与痛楚。他记得这个女孩,记得她清脆的笑声,记得她拉着自己的手在田野里奔跑的样子,记得她曾是自己灰暗童年里唯一的光。

可这束光,最终还是熄灭了。

他像是突然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似的,猛地合上相册,好像那里面装着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然后,他毫不犹豫地把相册重新塞回书柜的深处,仿佛这样就可以把那些回忆也一并埋葬掉。

窗外的雨还在不紧不慢地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棂,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故事。

顾淮之缓缓地走到窗边,静静地凝视着窗外那朦胧的雨景。雨丝如银线般从天空中垂落下来,交织成一幅模糊的画卷。远处的山峦和树木都被雨雾笼罩着,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

然而,这美丽的雨景却并没有让顾淮之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相反,他的眼神在雨中渐渐变得坚定起来,就像那被雨水冲刷过的石头,虽然表面光滑,但内心却依然坚硬。

有些事,有些人,就像这窗外的雨一样,虽然曾经在他的生命中留下过痕迹,但最终还是会被时光的洪流所淹没,永远地消失在他的世界里。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沉重。然后,他转身离开窗边,回到书桌前,继续沉浸在工作中。他的动作显得有些机械,仿佛只是为了让自己忙碌起来,从而忘却那些不愿想起的往事。

在这一刻,顾淮之将所有的情绪都深深地掩藏在平静的表象之下,就像那被深埋在地下的宝藏,永远不会被人发现。而那个女孩,也如同这雨中的幻影一般,渐渐地从他的生命中淡去,直至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