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替嫁入门,冷面毒妃 > 第14章 香囊密信,楚楚之心

第14章 香囊密信,楚楚之心(1 / 2)

指尖下的香囊,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苏叶的心脏在胸腔里急促地跳动,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用微微发颤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抽出了那卷被折得极细的纸条。

赵小丫吓得大气不敢出,紧张地看着她。

纸条是某种韧性很好的桑皮纸,展开后不过巴掌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极小的字迹,墨色尚新,显然是不久前才写就。

字迹清秀工整,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仓促和紧张。这绝非林楚楚平日里那雍容华贵的笔迹,更像是……身边贴身侍女的手笔?

苏叶迅速浏览纸上的内容,越看,眉头蹙得越紧。

纸条上的内容并非她预想中的陷阱或挑衅,而更像是一封……隐晦的示警信和求助信?

信中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内容也写得极为隐晦曲折,但核心意思大致是:

· 首先,表达了送信人身不由己的处境和歉意(“昔日种种,非吾所愿,身陷囹圄,言不由衷”)。

· 其次,隐晦提醒王府近日恐有“外邪”入侵,需严加防范饮食及熏香之物,尤其提防“南来之客”(这分明指向南疆使团!)。

· 再次,暗示王爷所中之毒极其复杂,寻常药石难解,但“解铃还须系铃人”,或许“源头之处”另有线索(这似乎在指向北境?)。

· 最后,恳求收信人若有可能,在“太后盛宴”之上,对“旧人”稍加回护,日后必有重谢。

这封信信息量巨大,且充满了矛盾和谜团。

送信人显然是林楚楚身边的人,甚至可能就是那个碧珠。她是在替林楚楚传话?还是背弃林楚楚在向自己投诚?

信中的提醒是真是假?是善意还是为了取信于她而设下的更高明的圈套?

“解铃还须系铃人”、“源头之处”……这像是在暗示北境伏击之地或许留有解毒的关键线索?这与萧煜保存的那些证据不谋而合。

而最后那句“对旧人稍加回护”……“旧人”指的是谁?林楚楚自己?还是另有所指?

苏叶感觉自已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眼前迷雾重重。

“小姐……上面写了什么?是不是侧妃她……”赵小丫怯生生地问。

苏叶迅速将纸条重新折好,紧紧攥在手心,脸色凝重:“没什么。小丫,今天这件事,对任何人都不能提起,包括王爷和风侍卫长,明白吗?”

赵小丫虽然不解,但还是用力点头:“奴婢明白!死也不说!”

苏叶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在没弄清楚真相之前,绝不能轻易让第三人知道。尤其是萧煜,他对林楚楚的心结极深,若得知此事,不知会作何反应,很可能打草惊蛇。

她需要独自消化和分析这些信息。

整整一天,苏叶都有些心神不宁。

她一边配合着萧煜继续“康复”的戏码,一边在脑中反复推敲那封信的含义。

傍晚时分,她伺候萧煜用完药,正准备告退回西厢,一直闭目养神的萧煜却忽然开口:“你今日似乎有心事?”

他的观察力敏锐得可怕。

苏叶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敷衍道:“只是在想太后寿宴之事,有些紧张罢了。”

萧煜深邃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似乎并不完全相信,但并未深究,只是淡淡道:“不必紧张,届时跟紧本王即可。倒是有一事,需提前与你商议。”

“王爷请讲。”

“寿宴之上,各方势力汇聚,是打探消息的绝佳时机。除了南疆‘赤炎蛟血’,关于本王所中之毒,或许也能从某些人口中套出些线索。”萧煜的声音低沉而冷静,“据风逐调查,当年在北境,与敌方军医有过接触的,除了我军士卒,还有一队恰好途经那里的西域商队。事后那支商队神秘失踪,但有迹象表明,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来了京城,甚至……可能与某些权贵有所牵连。”

西域商队?权贵?

苏叶的神经立刻绷紧了。这又是一个新的方向!

“王爷怀疑,下毒之事,可能与京城中的某些人有关?”苏叶试探着问。

萧煜眼中寒光一闪:“不是怀疑,是确定。只是尚未找到确凿证据。寿宴之上,西域使臣也会前来贺寿。你或许可以留意一下,是否有与西域商队或某些权贵过从甚密之人。”

任务又加重了。不仅要搞定南疆使团,还要留意西域使臣和京城权贵。

苏叶感到压力倍增,但同时,那封密信中的一句话再次浮现在脑海——“解铃还须系铃人”、“源头之处”。

难道送信人也知道西域商队的事?还是在暗示别的?

她强压下心中的波澜,点头应下:“妾身记下了。”

回到西厢,苏叶再次拿出那封密信,对着烛光仔细查看。

忽然,她发现纸条的背面,似乎有一些极淡的、用某种特殊液体书写的痕迹,只有在特定角度下才能隐约看见!

她立刻取来一杯清水,用棉签蘸湿,极其小心地涂抹在纸条背面。

淡淡的字迹逐渐显现出来!

只有三个字,却让苏叶浑身血液几乎凝固!

那三个字是——

“小心风。”

小心风?!

哪个“风”?是“风雨”的风?还是……“风逐”的风?!

一股寒意瞬间从苏叶的尾椎骨窜上头顶,让她手脚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