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殿外突然传来急报。
刘表眼前一亮: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侍从疾步入内:启禀陛下,蔡将军在殿外求见。
快宣!
刘琦等人不约而同望向殿门,都想知道蔡瑁到底能否兑现承诺。
只见蔡瑁戎装佩剑,手捧鎏金木匣大步进殿:臣甲胄在身,恕不能行全礼。
刘表的目光完全被那方木匣吸引,迫不及待道:爱卿快快免礼!
匣盖开启的瞬间,整座大殿仿佛被金光笼罩。待看清匣中之物,刘表猛然起身,连退两步撞翻了案几。那方雕琢精美的传国玉玺静静躺在丝绒上,其上的五龙纽扣在烛火中栩栩如生。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刘琦呆若木鸡,他虽然从未见过这件至宝,但此刻分明感受到血脉中传来的战栗——这是刻在骨子里的 ** 威仪!
这怎么可能是......
众人异口同声惊呼:传国玉玺?!
蔡瑁斩钉截铁:正是传国玉玺!
他打开木匣,将玉玺正面展示在众人面前——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熠熠生辉,仿佛蕴含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刘表霍然起身,双手颤抖:没错!这正是象征汉室正统的传国玉玺!
蔡瑁快步上前,亲自将玉玺呈给刘表:恭贺陛下!从今往后,您便是大汉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
群臣纷纷跪拜:恭贺陛下!
** ! ** !万 ** !
当刘表捧起玉玺时,恍惚间看见自己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站在洛阳皇宫的龙阶之上。满朝文珷躬身行礼,山呼 ** 之声回荡在殿宇之间。
父王!父王!
刘琦的呼唤将他拉回现实。刘表定了定神,朗声道:蔡爱卿立此大功,想要什么封赏尽管开口!
蔡瑁恭敬行礼:此次能迅速平定南阳,全仗一位能人相助。若无此人,袁术恐怕还能盘踞多年。
刘表诧异,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在三日内助爱卿剿灭袁贼,夺回玉玺?
蔡瑁毫不犹豫答道:此人乃微臣故交,曾任后汉丞相,实乃当世奇才!
蒯越闻言色变:蔡将军所指,莫非是弑父弑君的曹阿瞒?
韩嵩满脸疑惑:曹阿瞒不是早已葬身平舆火海?怎会现身南阳助将军讨伐袁术?
刘琦倒吸一口冷气:若真是那个大逆不道的奸贼,蔡将军莫非想要父王重用这等不忠不孝之徒?
**一零二一**
蔡瑁急忙进言:“陛下!曹操从未弑父,更无弑君之举,这些污蔑全是逆贼王仲操控‘朝闻天下’散布的谣言!他借此操纵民心,觊觎玉玺,野心昭然若揭!”
**“朝闻天下”的恐怖影响力,已是公认的舆论利器。
有此物在手,莫说玉玺,即便天子亲临,也难以与之抗衡。毕竟皇权再盛,终有“山高皇帝远”的局限。而“朝闻天下”却能在数日之内席卷大汉十三州,刊行必被抢购一空!
刘表眉头紧锁——蔡瑁的话,正刺中他的隐忧。
蔡瑁继续道:“陛下明鉴!王仲扩张之势何其迅猛?诛刘岱、灭刘泽、吞刘容,继而横扫徐豫,战无不胜!如今与袁绍对峙,袁氏虽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却仅得幽州一隅。两者相较,高下立判!”
“曹操曾率十二死士助臣诛杀袁术,其勇略、胆识、谋略皆为顶尖。即便如此,仍败于王仲之手。若王仲日后吞并袁绍,举兵南下,我等能有几分胜算?”
“我军从未与王贼交锋,对其兵力、战术一无所知。如此境况,恐凶多吉少!”
“这……”
刘表沉默,面色愈发凝重。
刘琦、蒯越、韩嵩等人亦无言以对。蔡瑁言之凿凿,强行反驳反显愚钝。
蔡瑁振袖朗声道:“陛下!若得曹操屯兵南阳,既可抵御王仲、牵制吕布,又能窥其战法,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刘表沉吟道:“曹操曾据徐豫二州,实力与王仲不相上下,却遭其横扫溃败……王仲之强,确令人心惊。”
他忽而目光一闪,问道:“朕听闻……平舆一场大火焚尽曹操七万大军,莫非是曹操的脱身之计?”
此时曹操现身南阳,刘表自然心知肚明,立刻联想到当初那场大火,必是曹操精心设计的脱身之策。
“陛下圣明!这正是曹操的金蝉脱壳之计!”
蔡瑁朗声禀道:“平舆大火,曹操破釜沉舟,借机逃脱;如今在南阳剿灭袁氏,更显其才智超群。若得此人相助,陛下实力必将大增!”
刘表默然思索,其中利害关系,他岂会不明。
蔡瑁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况且南阳本就是曹操协助我军攻取,如今令他镇守此地作为屏障,于我荆州而言,毫无损失,岂非一举两得?”
“异度意下如何?”
刘表已然心动,但仍需他人推波助澜。
蒯越躬身行礼:“臣以为蔡将军所言极是。如今王仲势大,孙坚曾强攻广陵,却连长江都未能渡过便被击退,可见其实力可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