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官渡之战期间,一篇《讨贼檄文》把曹操骂得连头风病都痊愈了,简直堪称奇效!

当时陈琳因何进身亡失去靠山,袁绍出任渤海太守后才投奔麾下。换句话说,此时的陈琳不过是个无人问津的文人,若王仲趁机招揽,大概率能将其收入囊中。

另一人选是祢衡。

此人在王仲眼中堪称三国第一狂士,上至名臣下至珷将,没有他不敢抨击的对象。孔融曾向曹操举荐他,结果这位狂士在曹营把群臣骂了个遍:

- 说荀彧只配操办丧事

- 讥荀攸适合看守陵墓

- 讽程昱该去当门房

- 嘲郭嘉就能念念诗文

- 贬许褚只配放牧牛马

- 损吕虔该当铁匠铺

- 批满宠不如去喂马

- 斥于禁只懂搬砖砌墙

- 称夏侯惇为全尸将军

- 骂曹洪是贪财太守

曹操何等人物,岂能容他?但把他打发去祸害别人倒不失为妙计——先是送给刘表,老迈的刘表受不了这般疯癫,又转送给江夏黄祖,结果这位暴脾气直接让祢衡身首异处。

若让这张毒舌去骂董卓,绝对够那奸贼喝一壶的!由于孔融与祢衡交好,王仲便委托孔融出面邀请。据说祢衡对王仲的《千字文》推崇备至,倒不必担心他反咬一口。

第三个人选是张松。

此人曾骂得曹操亲手撕毁兵书,足见其言辞犀利。加上他因相貌丑陋早年备受冷落,寻访起来容易,招揽想必更非难事。

若能集齐这三位,恐怕雒阳城里的董卓真要气得呕血三升!

好的,

王仲仿佛已预见那气势浩荡的命运之力如决堤黄河般汹涌灌入他的意识!

那种感受……

简直痛快至极!

紧接着——

王仲全身心投入到活字印刷的雕刻工作中,力求最快完成,随后将设备暗中送往洛阳。此后泰山只负责定稿,印刷直接在洛阳进行,大大节省时间!

此刻卢植在做什么?

他正全力搜集董卓的种种劣迹,从上溯十八代开始,无论虚实,全部整理成册。唯有如此,才能精准打击,骂出水平!

短短两日后——

王仲收到系统提示:成功招揽祢衡加入【军师盟】,获得伍零零点命运值,免费抽奖得到百炼钢技术!

又过数日——

诸葛瑾不负所托,成功说服陈琳加入【军师盟】,再获伍零零点命运值,抽奖得到高粱与棉花种子,收获惊人!

至于张松……

王仲等待多时,始终未见回音。

不过现有成员已足够对付董卓!

翰林院迅速成立。

首任院长由卢植担任,孔融出任副院长。

蔡邕则被王仲安排与郑玄一同前往泰山书院执教。

此刻翰林院内——

五岁的诸葛亮紧握纸张,气鼓鼓地跑到卢植面前:

卢爷爷,董卓当真罪大恶极,太可恨了!

您是要我写文章声讨他吗?

放心!我一定骂得他抬不起头!

卢植弯腰轻抚诸葛亮的小脑袋:没错!董卓恶贯满盈,我们必须伸张正义,首要之举就是口诛笔伐!

这时殿内一位狂放不羁的儒生提着酒壶,慵懒地斜靠在坐榻上,发出不屑的嗤笑:小娃娃,毛都没长齐就想学人骂战?

对面陈琳轻抚胡须,微笑道:正平有所不知,亮亮这娃娃可不一般。两岁认字,三岁能吟诗,四岁可作文,五岁已通晓五经,在泰山书院可是出了名的神童!

呵——

祢衡不屑地撇撇嘴,仰头灌了一口酒:神童?能有多神?依我看在座诸位,除了孔文举勉强入眼,其他都是些 ** 庸之辈,不值一提!

这狂徒!

简直狂得没谱!

连德高望重的翰林院长卢植都不放在眼里!

至于陈琳之流,更是连他眼角都入不了!

不过......

卢植这般刚正不阿的性子,偏偏就欣赏这种直来直去的作风。

在他这里,文章就是硬道理。你若才高八斗,骂破天也无妨;但若是滥竽充数之辈,抱歉,翰林院可不养闲人!

小诸葛悄悄打量了祢衡一眼,轻声道:云逸哥哥说过,祢正平是个狂士,只认诗文才学,其他一概不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祢衡挑眉,没料到王云逸竟如此懂我!

小诸葛气鼓鼓地哼道:亮亮要去写文章了,待会写好再请各位叔伯指教!

说完抱起一叠资料,迈着小短腿回到自己座位。

祢衡望着他的背影,喃喃道:倒是个有趣的小家伙。

约莫一个时辰后。

小诸葛搁下笔,长舒一口气,满意地点点头。

哒哒哒的脚步声响起,他小跑到卢植跟前,双手奉上文稿:卢爷爷,亮亮写完了,请您过目。

卢植接过稿纸,捻着山羊胡:亮亮稍等,爷爷这就看。

说罢便仔细阅读起来,眼中带着七分好奇三分期待。毕竟这是王仲都称赞的,他倒要看看究竟神在何处。

谁知这一看,竟是大吃一惊!

虽然文笔尚显稚嫩,但字里行间锋芒毕露,言辞犀利如刀,句句见血,令人心惊!卢植不禁暗自惊叹。

年仅五岁的诸葛亮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资,前途一片光明!

卢植仔细审阅文稿,在纸页边写下批注后交还给小童:亮亮,这是爷爷的一些建议。

小诸葛亮双手接过文稿,恭敬行礼:多谢爷爷指点!

请教完卢植,他又转向孔融求教。孔融指导过后,接着是陈琳。陈琳指点完毕,最后轮到祢衡。

祢衡眉头一挑,嗤笑出声:呦!有点意思!不过若是能把这几处......这里......还有这里再润色下会更出彩!

小诸葛亮认真记下建议:多谢赐教!

说完便回到座位继续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