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王仲爽快地说:一顿酒而已,大殿已经准备好,今晚我做东,请大家品尝一道特色美食——火锅!
众人惊讶道:火锅?这是什么东西,从没听说过。
可不是嘛!王郡守总能带来新鲜玩意儿。
走,去尝尝这火锅究竟什么滋味!
宴会结束后,王仲安排众人住宿。因公主身份尊贵,蔡琰亲自为其准备房间。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
蔡琰领着刘莹来到为她准备的卧房:公主殿下,这里虽比不上皇宫,但保证让您睡得舒适。
此时屋内已经暖和起来,刘莹脱掉外衣,满意地坐在床榻上:哇!这房间真舒服。回京后我要禀告父皇,让宫里也改成这样。
抬头时,她注意到梳妆台上摆放的一面镜子,竟然比宫里的铜镜还要明亮百倍。
刘莹的眸子骤然放光,不由自主地站起身,快步走到那面铜镜前。镜中人影清晰可鉴,少女望着自己的倒影,一时竟看入了神。
过了许久,她才轻声呢喃:这镜子......竟比湖水还要透亮。
蔡琰抿唇浅笑:公主若喜欢,这镜子便赠予您。只是此物极易碎裂,需小心保管,经不得车马颠簸,需特意叮嘱随从照看。
多谢琰姐姐!刘莹欢欣转身,眼角眉梢都染着喜色。
她突然扑向妆台,拉开檀木小屉——只见各色发饰琳琅满目:蝶形的,花状的,兽纹的,还有闪烁着华光的水晶饰品!
少女的目光瞬间被牢牢吸引,再难移开半分。
蔡琰俯身取出一支梅花簪,轻轻别在刘莹鬓间。铜镜中的少女顾盼生辉,那簪子仿佛天生就该属于她。
如何,可还合意?
刘莹目不转睛地望着镜中倩影,毫不掩饰满心欢喜。
蔡琰又为她添了支发钗:那......可喜欢?
少女不假思索:喜欢极了!
既如此,这些都赠予公主。
刘莹面泛红霞,局促道:这如何使得......不如就收下这两支簪子......
蔡琰以袖掩唇:不必推辞,我那儿还有好些类似的呢。
这般珍宝,姐姐竟有多余?刘莹难掩惊诧。
珍宝?蔡琰轻笑出声,不过是些小玩意儿罢了。你姐夫随手送的,公主尽管拿去无妨。
刘莹心头剧震。这般在皇宫都难得一见的珍品,在王仲府上竟只算寻常玩物?
蔡琰将闺房里的各种用品几乎搬了一半,精心打包赠予刘莹公主。
刘莹欢喜得手舞足蹈,连声喊着琰姐姐,亲热得不得了。
卢植见刘莹如此开心,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让刘莹满意,就是最重要的!
当然,随行的六人也各有一份厚礼——
全套御寒装备包括:
貂毛斗篷一件,
雪地靴两双,
保暖耳罩一对,
鎏金手炉一个。
送走这批贵客后,王仲本以为能过个清净年。谁知接踵而来的访客,差点把太守府的门槛都踩塌了。
司隶,洛阳皇城崇德殿上——
卢植上前禀报:陛下,这些便是王仲防治火灾的良策。微臣以为,这些法子不仅能预防地暖引发的火患,对其他火灾也大有裨益。
袁隗紧接着出列:老臣更看重王太守制定的应急方案。实地观看他们的救灾演练后,确实实用非常!若能推广全国,何愁今后再遇雪灾?
朱儁虽然不是文官,此次泰山之行也收获颇丰:陛下,王太守不愧是行伍出身,他发明的冰上演珷训练法,当真令人耳目一新!
张让不甘人后地凑上前:有样好东西,陛下定会龙颜大悦!
刘宏饶有兴趣地挑眉:哦?是何宝物?
张让神秘一笑:倒不是器物,是种吃法。寒冬时节这般用餐,既能驱寒暖身,又可联络感情,新奇得很!
刘宏愈发好奇:天下还有这等吃法?快与朕细细道来!
于是张让在殿上眉飞色舞地说起了火锅的妙处。
大殿之上,王仲详细描述着各种新奇体验,引得文珷百官听得入神,连皇帝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陛下,微臣已备好您要的材料,稍后便可品尝。王仲恭敬说道。
皇帝龙颜大悦:爱卿果然懂朕!
眼看时辰不早,皇帝强压着期待宣布:地暖系统既已验证可行,命各州郡官员尽快学习,明年务必全面推行。
众臣齐声应诺。
皇帝接着说道:王仲剿灭泰山贼寇有功,又献上抗灾良策,朕决定封其为奉高县侯,食邑五百户,另赏钱粮布匹若干。
朝堂顿时哗然。
二十出头就封县侯?
这赏赐也太丰厚了吧!
卢植暗自欣喜,这样的封赏远超预期。这般殊荣,寻常将领怕是要熬到年过半百才能获得。
临退朝时,皇帝突然道:蔡邕这些年修养得差不多了,明日起复职太学,继续整理典籍。
卢植惊喜万分,连忙谢恩。皇帝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要谢就谢他那位才女吧。说罢便匆匆赶往椒房殿。
此时刘莹正兴致勃勃地为皇后挑选首饰:母后戴这个最好看,这可是女儿特意为您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