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这画面就在我眼前!

简直神乎其技!

莫非诗句已化为实景?

蔡邕连忙示意噤声:诸位静心,莫要扰了云逸贤侄雅兴。

王仲举盏致意,继续吟诵:

龙肝凤炙玉脂泣,罗帷绣帐绕香风。

这两句一出,众人脑海中顿时浮现珍馐美味的场景——听得见油脂炙烤的滋滋声,闻得到锦绣帷幕间弥漫的馥郁芬芳。

神乎其神!

竟如身临其境!

那罗帐里究竟藏着什么?

快接着吟啊!

王仲心中暗喜,这身临其境的天赋技能,果然妙用无穷!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他朗声续道:

龙笛咽,鼍鼓震;皓齿歌,细腰舞。

一百二十度

众人脑海中霎时铺开一幅歌舞升平的画卷。

罗帐内飘荡着珍馐美酒的芬芳,皓齿歌姬的婉转吟唱与柳腰舞姬的翩跹身影交织,龙笛清越,鼍鼓铿锵。

妙极!

当真是妙极!

此乃琼筵之真谛!

诸儒醺然欲醉。

彻底沉溺于王仲勾勒的幻境中,如坠云端。

恰值春光将尽时,乱红纷坠似血雨。

暮色漫染天际,万点桃花簌簌飘零,鼓声惊碎胭脂雪,水袖翻搅绛云烟。

众儒阖目微颤。

恍若神游太虚。

这般景象平生仅见,疑是瑶台仙宴。

且尽樽前酩酊饮,酹酒难至郦卿坟。

余音歇。

满座吐息绵长。

灵台中锦绣图景随声渐隐。

白发鸿儒们睁目,灼灼眸光尽投阶下白衣郎。

神乎其技!当真神乎其技!

若非诗道臻至化境,安能唤出此等异象。

天下果然卧虎藏龙,奇人辈出。

......

溢美之词似雪片纷飞。

王仲敛衽含笑,照单全收。

卢植捻须朗笑,眉宇间尽是此乃卢某关门高足的傲色。

老朽首度亲历诗境成真。

蔡邕广袖轻振向王仲执礼:云逸贤侄所述,可是琉璃盏溢琥珀光,槽床珍珠红欲燃?

煮得龙肝凝脂雪,煨出凤髓玉浆翻?

画堂锦幕春风驻,龙笛鼍鼓动九霄?

“吴娃楚女,轻歌曼舞,其乐融融,何况春色将暮,桃花纷落,满地嫣红。”

“劝君莫如终日醉,一朝入黄土,纵是酒豪如郦君,望一杯,终是空谈。”

王仲瞬间怔住!

蔡邕不愧为当世大儒!

竟能将译文雕琢得如此诗意盎然,意境深远,实在令人惊叹。

“仲深感钦佩,蔡公果然非同凡响。”

王仲躬身行礼,由衷赞叹。

“过奖了,全赖云逸贤侄诗作精妙,令老朽心生此景,否则岂能述诸文字?”

蔡邕郑重回礼,言辞恳切。

众人见蔡邕对王仲如此推崇,更是纷纷赞叹不已。

“云逸贤侄诗才绝佳,蔡公译笔亦妙!”

“若无云逸之诗,何来蔡公之译?”

“此诗当真冠绝一时。”

“卢公得此高徒,可喜可贺。”

……

“叮!蔡邕好感度+一零零。”

“叮!……”

“叮!宿主赢得众儒认可,获气运三零零零点。”

王仲暗自欣喜。

是否有人猜到会是李白的《将进酒》?

此番结果,可曾意外?

**在王仲诗作的助兴下,众儒推杯换盏,畅谈古今。

酒酣耳热之际,话题终转向朝局大势。

太尉袁隗举杯痛饮:“子干北破黄巾,为士人雪耻,党锢既解,吾辈当时机廓清朝堂,还天下清明。”

中郎王允出声道:提起此事,倒让我想起昨日云逸贤侄杖毙张熊一事。若在黄巾之乱前,只怕无人敢这般行事。如今情势不同,阉党势力大减,正是咱们一展拳脚之时。

蔡邕颔首道:昨日张让那厮竟能隐忍不发,足见阉党势微。如此良机千载难逢,我等切不可错失。

众人纷纷附议,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王仲静听众人议论,心下却暗自哂笑。若非知晓日后董卓祸乱京师,外戚与阉党争斗不休,只怕也会如他们一般振奋。

这便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无论何时都能保持清醒。

张让此时的隐忍,不过是为日后大动干戈积蓄力量。说到底,决定阉党生死的并非士人,而是圣意。偏偏天子对宦官信任有加,这份经年累月的信任,岂会因刚刚解禁的党人而动摇?

待阉党东山再起,其势必将更为可怖。他们不仅要与士人争权,更要同外戚夺兵。鸿都门学与西园八校尉便是明证。

上座的卢植捻着胡须,侧身问道:云逸以为如何?

王仲微怔,他本打算做个安静的看客,不料卢植竟会征询他的意见。

抬眼看了看系统提示。

这不是左右为难么?附和士人则失卢植好感,反对士人则得罪所有士大夫。

稍作思忖。

王仲郑重问道:老师要听真话还是场面话?

卢植毫不犹豫:自然是真话!

王仲长舒一口气:那学生就直言了。

当初解除 ** ,对陛下而言实属无奈之举。虽然老师在北疆战功赫赫,但这并不意味着陛下就会重士轻宦。

[处理完毕,已按要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