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风起荆南 > 第103章 品茗之邀

第103章 品茗之邀(2 / 2)

林铤也知道刘巴是好意便回道:“我知子初之好意,虽然…………………………………那就依子初之言,我稍作休息吧。只是有劳子初让人帮我准备方才所吩咐之物,务必尽可能的准备齐全。”

刘巴忙回道:“主公还请先去休息,所交代之物属下稍后立刻亲自督办。”

林铤见此也是点了点头,告别刘巴返回内院,期间是让鲍曼去打扫一间偏房,要去务必要从里到外一尘不染,并且用烈酒里里外外都擦拭一遍。

交代完林铤便返回房间,稍微擦拭了身体和脸便匆匆躺至床榻之上。

林铤躺在床榻之上辗转反侧,明明身体很疲惫但却始终无法入眠,心里一直在想着青霉素的事情。

林铤此刻脑海里还在思索:“需要寻找发霉的物品,比如腐烂的水果、蔬菜、谷物等,这些地方有可能滋生青霉菌。比如,在一些潮湿的角落、废弃的食物堆或者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食物上可能会发现青霉。找到含有青霉菌的物质后,需将其小心地收集起来;至于培养液则是选用富含营养物质的材料来制作培养液,以支持青霉菌的生长。依照现在的条件可以参考的现成材料就有有米糊、芋头汤、淘米水等。收集完后需将这些材料煮熟后,制成较为浓稠的液体,作为青霉菌的培养基础;调制好培养液后再将收集到的青霉菌接种到培养液中。需得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现在这条件也就只有消毒过后的小木棍、羽毛等,将青霉菌轻轻涂抹或搅拌到培养液中,使青霉菌能够在培养液中生长繁殖。还要提前准备好合适的容器,如陶罐、瓷碗等,将接种了青霉菌的培养液倒入容器中。容器需要有一定的密封性,但又不能完全密封,以保证有适量的空气进入,青霉菌的生长是需要氧气。还要将容器放置在温暖、潮湿且阴暗的环境中,温度最好保持在20c-30c之间,这样有利于青霉菌的生长。尚需日日观察青霉菌的生长情况,确保其正常繁殖。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有其他杂菌混入,需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之后在青霉菌在培养液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开始提取青霉素。将培养好的青霉菌连同培养液一起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使青霉素溶解在水中。 然后用过滤布或其他过滤工具将青霉菌和其他固体杂质过滤掉,得到含有青霉素的溶液。此时的溶液中青霉素的浓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浓缩。可以将溶液放在小火上慢慢加热,使水分蒸发,从而提高青霉素的浓度。”

林铤一直在脑海中思考着这些培养制作青霉素的步骤,竟然思考着思考着睡着了。

待林铤醒来已然是第二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林铤见此也是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来回的“疯狂”赶路也让自己身旁达到了一个异常疲惫的状态,此时肚子竟然“不争气”的叫了起来,林铤便匆匆起身,随后唤人前去准备早餐。

等待了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早餐便已被家中仆从端了上了,林铤也是真的饿了,毕竟光顾着赶路,期间都没时间吃饭。在一顿“风卷残云”的将早餐全部“消灭”后,天色也已大亮,林铤立刻遣人前去潘濬家中邀请其与蒋琬、刘敏二人。

林铤则是自顾自的坐于院中,并开始用自制的土炉子煮水,拿出自己先前命人“重金”打造的茶具,摆开“阵势”等着三人到来。

一会儿功夫一旁土炉子上水便已烧开,林铤拿起水壶,打开茶壶上的盖子将桂阳郡自制的茶叶放入茶壶,随后倒入滚水重开,倒出第一遍洗茶之水。随后又再次倒入滚水,将自制的茶漏(由于东汉末年技术有限,便用五层纱布以捆绑等方式固定)放在茶海之上,随后将茶水倒在茶漏之上,茶水顺着纱布制成隔离网流入下方的茶海之中。林铤为自己倒上一杯茶,浅浅的饮了一口,闭目感受着茶叶冲泡所散发出来的香气。而此时思绪也不禁飘过穿越之前,自己经常就是这么一个人坐在海边独自泡着“功夫茶”,然后静静的看着海上的潮起潮落。

“属下携二位兄长参加主公!”

林铤飘向远方的思绪被这一声给拉了回来,随后林铤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亲自走上前迎相三人道:“方才想起一些往事,不想却因此怠慢三位,还请海涵!”

说完林铤便对着三人拱手一礼,三人连忙回礼并口称不会。

随后林铤也侧身邀请三人至院中的石桌前品茗。

潘濬、蒋琬、刘敏三人便随着林铤身后一同走至石桌前,并在林铤的热情邀请下纷纷坐下。

三人此刻也是看着眼前林铤所摆开的“阵势”顿时傻了眼了,心中既是好奇又是疑惑。三人也是对于林铤所邀请的品茗不太明白,如今更是看到石桌上摆着的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心中则更是疑惑。

潘濬见自己的两位表兄此刻的想法应当与自己所思无二,便大胆的开口询问道:“主公,石桌之上的乃是何物?”

林铤见此也是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这个时代的人基本都是煮茶而饮,更别说是对于“功夫茶”的这个“新奇”的饮茶方式有概念了。于是笑着道:“石桌之上皆为茶具,乃是我命人所制,今日正好邀请三位品茗,便想以此茶具辅以冲泡之法冲泡茶水。”

【陈芥菜卤汁是由明代常州天宁寺僧人所创制的中药方剂,以盐腌芥菜的陈年卤汁为原料,具有清热化痰、定嗽排脓的功效,主治肺痈吐脓血(对应现代肺炎、肺脓肿)、肺痨等呼吸系统疾病。其传统制作需将雪里蕻等芥菜封坛盐腌,经霉变后埋入泥土陈化十年以上形成卤汁,《本草汇言》记载该药方通过寺院医疗救济流传,临床多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及呼吸道化脓性疾病。现代仍被《中华本草》等典籍收录,服用方式包括原液温服或兑汤药冲服。明代常州天宁寺,用许多极大的缸,缸中放着的是芥菜,先日晒夜露,使芥菜霉变,长出绿色的霉毛来,长达三四寸,即“青霉”。僧人将缸密封,埋入泥土之中,要等到十年之后方能开缸应用。这个缸内的芥菜,经过这样长的时日,已完全化为水,连长长的霉毛也不见了,名为“陈芥菜卤”。这种陈芥菜卤,专治高热病症,如小儿“肺风痰喘”,即近时所谓的肺炎。大人的肺病,吐血吐脓,即肺痨病、脓胸症及化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都能医得好。现代研究证实陈芥菜卤汁并非青霉素,而是通过有机酸、多肽等成分缓解症状,无法定向杀菌,且高盐分和未提纯物质可能加重炎症??】

【芋头(locasia esta)原产于热带沼泽地区,包括中国、印度、马来半岛等区域,在中国南方(如珠江流域和台湾省)是自然分布区之一,而非外来传入作物。这一结论基于以下证据,?考古发现?:中国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约公元前3000年)出土了芋头遗存,表明芋头在远古时期已作为本土作物被广泛利用。???气候适应性?:芋头喜高温多湿环境,中国南方的自然条件与其原产地高度契合,支持其本土起源而非后期传入。??考古遗存证明芋头在长江和珠江流域的早期存在。??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篇》首次记载芋头,称其为“蹲鸱”,表明其栽培技术已成熟。秦代四川地区以芋头为主食,《史记》记载卓氏迁蜀因“沃野有蹲鸱,至死不饥”。??唐代芋头种植范围扩大至南北各地,杜甫诗云“园收芋粟不全贫”,反映其作为主食的地位】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因乌龙茶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也常用不锈钢的过滤器,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汤由滤器流入茶海,以滤去茶渣。因不锈钢本身多少有些异味。至少用于闻香的二泡茶,不可用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