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潘濬开口刘巴却率先开口问道:“主公言承明之前所言为何读书之因皆为小道耳,敢问主公何谓读书之大道?”
林铤心中冷笑道:“既然你要我装,台子都打好了,我又怎么能不好好的装一把呢。”
于是林铤看了看在场的二人,用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林铤说完就见刘巴和潘濬二人睁大了眼睛,用一种不可思议的震惊的眼神看着林铤。
林铤所说的话振聋发聩。
此时潘濬和刘巴二人在听完林铤的话后保持着惊讶的表情在原地久久没有动作,林铤也不急着就坐在那儿静静的看着二人的反应。
良久,刘巴率先从震惊之中恢复过来,对着林铤躬身下拜行礼道:“刘巴空读诗书二十余载,今日方知读书为何,多谢主公!刘巴今日受教了。”
见刘巴开口了,潘濬也回过神来道:“潘濬亦是受教了,之前空读书,却不知为何读书,可笑,可笑矣。”
林铤见此便知不可再用力过猛,避免打击到二人的自信心,于是道:“子初自不必说,只是承明你如今可知晓为何读书了吧?既然已经知晓那便加入我麾下,随我去看看天地之广大如何?”
说实话林铤的一番言论给潘濬带来的震撼让其早已倾心林铤这边,只是文士面上的矜持还是要的,于是回道:“之前子初兄曾言府君大人是天下间少有的奇才,而今后的天下相争必有府君大人一席之地。今日见过府君大人方知子初兄诚不欺我也!不过,府君大人若是要我有效只怕…………………………”
潘濬的言下之意就是想让林铤再邀请自己一次,这样显得林铤重视自己。林铤见此虽没有太会意但也有些猜测,便道:“我诚心诚意邀请承明加入,去留全凭承明心意。承明若来,我扫塌相迎;承明若去,我则亲自相送。”
潘濬此时心中却是有些焦急,心里急道:“这林府君如此聪慧之人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我这不等着你来个三请三拒以成就一段佳话嘛,你现在这样叫我如何是好?”
林铤见潘濬在那儿杵着颇为不解于是又问道:“承明可是有什么疑虑?”
潘濬见林铤开口也是无奈的心中一叹,也决定不再坚持自己那个“三请三拒”的想法。于是便自行脑补的借驴下坡的说道:“既然府君大人再次诚意相请,潘濬要是再不答应岂不是不识好歹。潘濬拜见主公!”
林铤被潘濬这个“再次相请”个搞得一头雾水,随后一思索便想通了其中关键,也是不禁在心中暗暗的对潘濬这个文“酸”的想法摇了摇头。
“得承明加入,我如再添一臂膀!”林铤喜悦的说道。
刘巴也在一旁心中暗暗腹诽道:“幸好主公没再说’如鱼之得水也’不然我们这个池子鱼也是有点多。”
潘濬则是被林铤的话说的心情瞬间大好,于是便道:“我尚有两位表兄蒋公琰与刘敏,此二人皆是大才,我欲相邀二人前来投奔主公。”
林铤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承明这是一加入我麾下便要送上两份“大礼”,我对人才可是求贤若渴啊!既然如此承明可立刻书信二人否?我遣人快马送予二人。”
潘濬见此也不客气道:“故所愿也,不敢请耳!”
说完便在林铤的示意下坐到了案首奋笔疾书,莫约一会儿时间潘濬便完成书信两封。一封是写给蒋琬的;另一封则是写给刘敏的。潘濬写好书信后,林铤立刻唤人前来,在潘濬与前来之人交代一番后,前来之人便快步告退前去送信。
这个插曲结束后,林铤、刘巴和潘濬又一起畅聊一番。每每聊到天下大势林铤的见解和一些判断都会让潘濬眼前一亮,潘濬心中更是坚定了选择林铤麾下效力的正确之感。
三人畅聊而忽略了时间,林铤眼见天色渐晚便留二人一同用饭。
……………………………………………………………
而此时的长沙郡治所临湘县城之中,此时魏延正看着魏苞传递来的消息。心中也是惊讶不已:“林廷钰竟真的做到了!这才过了多久,他就真有了立身之地,还是取赵范而代之。现在整个桂阳郡只怕都是要姓林了,关键是林廷钰还得到荆州州牧府的认可,这样就等于承认其为新任的桂阳郡守,不用顶着叛将乱军的名头。”
后面又看了魏苞附带的另一份书信,魏延直接震惊的站起来道:“什么!兵不血刃拿下郴县?!”
看完传回的消息,魏延此时在房中来回踱步。嘴里也在自言自语道:“这个林廷钰好生厉害,竟然是这样兵不血刃拿下郴县!”林铤拿下郴县没有阵亡任何将士,唯一受伤的两名士卒还是因为争着想要立功而跑得太急把脚给崴了。魏延作为沙场宿将自然知道获得这样的战果有多难,而且魏苞能把这些消息事无巨细的传递回来一定是经过林铤默许的。魏延和林铤打过交道,甚至两人之间还有一份赌约(赌约就是:三年内林铤取得立身之地,魏延投效林铤麾下)。最是让魏延意外的是锦帆军和甘宁竟然都有林铤的人,而且还是埋在赵范身边的暗子。
想到此处魏延不禁开口自言自语道:“难怪他敢跟我打这个赌,原来是在就开始布局,早有把握了。”
想到此处魏延对林铤心中升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敬佩之情,也有畏惧之意。
不过自信想来能够效力这样一位主公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林铤可是从一开始是很看重并认可自己的。
思及此处,魏延脑中不禁回想起那日二人阵前的对话“黄汉升老将军在长沙郡之处境想必虽比文长兄好一些,但荆州黄家排挤他,所以其并无靠山,加之韩玄此人气量狭小且生性多疑如平日无事则罢,若遇事黄老将军与韩玄意见不一时,以黄老将军的性格恐有性命之忧。黄汉升老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一手百步穿杨之射术更是无人能及,如此人才万一给韩玄宰了岂不可惜。”
要说长沙郡唯一一个让魏延服气的人便是黄忠了,想到之前林铤对自己说的话,经过再三思考魏延终究还是下定决心前去与黄忠聊一聊试探一下黄忠的想法。
于是便道:“来人!速速予我备马!”
侍从备好马匹,魏延旋即翻身上马,策马想向着攸县而去。心中亦是思考道:“就为我投效林廷钰麾下时送上一份大礼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横渠四句。横渠四句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张载所着《横渠语录》,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着名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其言简意宏,传诵不绝,成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横渠四句中的“为天地立心”是张载探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哲学根基,具有统领甚至本源的地位和作用;“为生民立命”是为“天地立心”这一主题的延续,是指儒家为天下百姓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确立道德秩序和人生方向以及共同的社会价值准则;“为往圣继绝学”是指儒家知识分子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通过“道统”的传承和发扬,完成文化传承以及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士风再造;“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一生最大的理想追求,其核心是每个人都要充分挺立个体在宇宙大化中的主体性,成就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横渠四句”是相互贯通的体系,民族英雄文天祥、清代名臣曾国藩等都曾借用这四句话,表明立志情怀,鼓励国人为社会多作贡献】
【黄忠效力刘表时期主要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省攸县),与刘表侄子刘磐共同防御东吴势力;曹操占领荆州后,仍驻守该地并归属长沙太守韩玄管辖】